對網際網路電視盒子的整頓,廣電總局這次動了真格。業內人士表示,在三個月內,廣電總局“連下重手”,下架了主要視頻網站開發的電視端APP。
6月23日,廣電總局發函地方廣電局,點名要求網際網路電視牌照商華數傳媒和百視通進行整改,關閉其所有網際網路電視終端産品中各類視頻APP及視頻聚合軟體、網際網路瀏覽器軟體的下載通道。
此後,廣電總局針對網際網路電視最大技術賣點下手:下令要求所有網際網路電視機頂盒必須停止提供電視節目時移和回看功能。
不久,廣電總局又約見七家牌照商,稱每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違規,後續哪家不按總局要求做就收回牌照,如果七家都違規,就暫停網際網路電視業務。同時,廣電總局還下達了一項盒子最嚴整改令:要求境外引進的影視劇、微電影必須在一週內下線,未經批准的終端産品不允許推向市場。
即使是被認為廣電“嫡系”的也難逃整改。8月20日,廣電總局批評CNTV旗下未來電視整改不力時,指出與之合作的小米、樂視的機頂盒UI違規。
9月18日,是最近一次“約談”,廣電總局對各家網際網路視頻企業提出要求,當周內所有視頻網站開發的電視端APP下架,下周還未整改的,將取消其網際網路視聽牌照,並停止伺服器。
據了解,9月18日中午的會剛一開完,包括優酷、樂視、愛奇藝等在內的電視端視頻APP緊急下架,應用商店內也完全找不到這類軟體。更為徹底的是,部分視頻企業剛剛上線的,企圖換個名字打天下的新版視頻APP也慘遭截殺,愛奇藝的銀河版APP,優酷視頻XL版、馬鈴薯視頻XL版、搜狐視頻MAX版、百度電視雲等都不能下載了。
大約十年前,盛大網路的CEO陳天橋第一個看中這塊市場,提出“盛大盒子”概念,在業內首次喊出“把電視變電腦”。當時媒體對“盛大盒子”的描述是,連接在電視機上,接入寬頻和有線電視網路,就可以把電視機升級為網路終端、電腦終端,採用簡便的遙控器操作方式,實現以“娛樂、生活、求知”為核心的眾多功能和應用。
2005年,盛大推出“盛大盒子”,次年即被廣電總局叫停。廣電總局函件稱,凡是未獲得許可證而把網際網路內容搬上電視機的行為,均在被叫停之列。
2009年,再次萌芽的網際網路電視被廣電總局發函叫停,遭到TCL、創維、康佳等國産六大彩電商的聯合抵制,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還曾代表六大彩電廠商,聯名上書廣電總局,力挺網際網路電視。
2011年,廣電總局頒布181號文(《持有網際網路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文件規定,對於網際網路機頂盒上所播放的全部視頻節目,都需要通過廣電總局認可的播控平臺落地。廣電總局下發了兩種牌照:網際網路盒子上播出的內容必須由內容服務牌照擁有方提供,同時要經過整合業務牌照擁有方審核和管理後才能播出。
2012年,因為有七大牌照商護航,有彩電商和網際網路企業新舊兩股勢力共同參戰,網際網路電視熱潮再度興起。但在技術與政策的博弈中,還是技術敗下陣來。
有家電企業內部人士認為,網際網路電視未來可能會向兩個方向發展,要麼它就是接入廣電機頂盒的顯示終端,要麼它就變成一個單純的螢幕,所有的網際網路內容都來自於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將內容投射到大螢幕上。
一、“抱大腿”
目前所有視頻廠都在“抱大腿”,希望跟牌照方緊密融合,以達到廣電總局要求。為此,優酷馬鈴薯砸了5000萬元給華聞傳媒旗下控股公司國廣東方,換來其16.6667%的股權和未來雙方聯合開展網際網路電視相關業務的保障。樂視網也緊急牽手了重慶廣電,要聯合申請內容牌照,希望以此擴大內容運營上的自主權。
二、多屏互動
多屏互動指的是,基於DLNA、閃聯、Miracast等協議,通過WIFI網路連接不同終端進行多媒體內容傳輸、播放等操作。
簡單説,用戶可以通過多屏互動技術來把手機、PAD、PC上播放的視頻內容通過WIFI網路投射到電視上。目前,搜狐視頻、樂視視頻等主流視頻客戶端都有相關按鈕。
有了多屏互動,WIFI變成了網際網路視頻到達電視螢幕的新通道。由於廣電總局規定,在電視上播放的影視內容必須具備電視版權。而早年視頻網站購買內容時往往只購買了網路版權,結果就是:很多只具備網路版權的影視內容並不能放到電視上去播放。而多屏互動技術打破了這一層版權障礙,用戶甚至可以通過迅雷等下載工具獲取來源於其他網站的更多內容。
三、投影電視
投影電視,即智慧微型投影機,是指利用WIFI通信、搭載智慧作業系統(主要為安卓)的投影機。
跟電視相比,投影電視的優點在於畫面縮放比例比較自由,適闔家用,更適合多人的會議教學,體積小,佔用空間小,初次購買成本比較低。缺點是使用成本高,應用缺乏,體驗較差。
四、大尺寸平板
除了多屏互動和投影電視之外,把平板電腦、PC螢幕當做網際網路電視來使用,都是規避政策的可能方式。一家國內電視廠商透露,他們已經在準備推55英寸的平板,凡是消費者的手機、PAD終端可以看的視頻內容全部可以投射到這個大平板上觀看。
雙方的博弈還在繼續。但可以肯定的是,網際網路電視的趨勢不可逆,只要市場需求存在,就會有技術手段去進行滿足。而落後的管理方式,並不能為廣電體系自身的創新發展帶來多少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