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府谷縣切實發揮扶貧資産應有作用,立足縣情實際,按照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的“三有體系”標準,不斷強化扶貧資産後續管護,初步構建起“三級聯動、協同推進、各負其責”的綜合管護運作機制,確保扶貧項目資産持續發揮效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建立起一套制度,做到盤清家底三級聯動。按照“資産確權、經營管理、收益分配、監督問效、審批處置”五個方面管理流程,全縣各級各部門共建立202個扶貧資産管理和197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管護長效機制,對扶貧資産實行全過程服務管理,確保扶貧資産長期穩定發揮扶貧效益。核查分類建好臺賬,對2013年以來使用各級各類扶貧資金投入形成的扶貧資産全面清查摸排,編號入庫,做好資産登記,共確權移交公益性和經營性扶貧資産1097項,資金總額8.35億元,形成資産價值5.94億元,建立起經營性、公益性和到戶類“三大類”扶貧資産管理臺賬。做好資産規範管理。同時還出臺了《府谷縣扶貧資産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等指導性文件,對村級經營性資産,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自主管理經營,確保資産不流失、能增值;針對水、電、路、文化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公益性資産,及時辦理了移交手續,按照行業相關要求進行確權和管理;對到戶類資産,由脫貧戶自主經營和運營,依法維護財産權益。

把握好一個標準,做到厘清思路協同推進。強化管理長效長治,將扶貧資産管理工作列為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日常監督檢查、年度目標任務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與重點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建立起責任明確、分工協作、保障有力的長效機制,確保扶貧資産安全運作、保值增值。分類施策解難題,針對公益性資産,按照“所有權與管護權相結合”“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落實管護主體、責任單位和管護人責任,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引進第三方等方式解決管護力量及管護資金不足的問題;針對經營性資産,根據資金來源、受益範圍、管理需要等,參考管理現狀進行分類確權;行業主管部門立足部門職能優勢,落實一名人員做好項目的跟蹤指導,實行清單式、臺賬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積極化解,確保扶貧資産不漏項、不流失。持續發揮資産作用,堅持扶貧資産收益優先用於村級産業發展,持續提升財政注入村集體經濟資金管理水準。通過加快土地流轉培育壯大農業産業,加大産業獎補力度,新增高標準農田1.5萬畝,新流轉土地2.85萬畝;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收入,新增萬元以上村48個;12個光伏扶貧電站累計收益268萬元,安置村級公益性崗位1995人次。

組建起一支隊伍,做到夯實責任各負其責。該縣成立縣級扶貧項目資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將責任壓實到部門、到鎮、到村、到人,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建立起上下聯動工作機制,行業部門按職責橫向統籌抓推進,縣鎮村三級按責任縱向協作抓落實,實現了扶貧資産規範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為切實做好扶貧項目資産後續管理工作,府谷縣堅持把扶貧項目資産管理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全局中安排部署,制定出項目資産清單,明確了全縣各級的工作責任,共梳理出物化扶貧資産5.94億元。同時加強公示、抓好監督,實行縣鎮村三級公示制,全縣18個鎮政府作為扶貧資産的管理主體,做到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實現“村財鎮管”,確保扶貧資金管住不流失、管活提實效。(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