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突發疾病,處置不當可直接危及生命。如果身邊突然出現急性心梗的病人怎麼辦,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為大家詳解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要如何應對,並“現場”教你心臟驟停的急救方法。

陳志表示,急性心梗多發生在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基礎上,由於勞累、激動、寒冷、暴飲暴食、便秘、大量飲酒或抽煙等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塊(血栓),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陳志提醒,現場急救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早期識別。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心絞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會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一般來説,普通的心絞痛不會超過5-10分鐘,胸痛持續20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另外,有時心梗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表現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視。出現上述症狀時,患者本人及家屬要格外警惕,最好馬上送醫,決不能硬著頭皮忍耐。

第二,安靜休息。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原地休息,並及時平息激動的情緒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切忌不要自行走動,更不要自行走到路邊等候急救車。因為這樣會加重心臟負擔,直接導致患者猝死。

第三,呼叫120。據調查,1/4的患者不會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而是給自己的家人打電話,等家人趕來後才打120,從而延誤搶救時機。統計發現,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醫院,認為這樣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過呼叫急救車到達醫院。但實際上,很多病人由於處置不當,死在了自行去醫院的路途中。

第四,一般處理。讓病人平躺或半臥位,保持安靜,減少受刺激。冬季要注意保暖。如果患者出現缺氧症狀如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可給予吸氧。但是吸氧不是常規,過多吸氧反而有害。讓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懷疑急性心肌梗死時,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藥物,但如果沒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況,最好不要隨便給病人服藥。如果在突發心臟病時發生便秘一定不要強行排便,應到醫院聽從專業處理。否則可直接導致病情惡化。

第五、防止猝死。發生心梗後,最壞的一種心律失常就是室顫。室顫是指心臟處於不能泵血的亂顫狀態,形同於心臟停搏。如果不立即救治就會發展為猝死。此時,此時應立即將患者置於平臥位,呼叫患者,如果沒有意識並判斷呼吸,如果在5-10秒鐘內發現患者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呼吸,應立刻在現場做有效的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按照其指示操作。直到專業人員到達現場。

第六,挽救心肌。挽救心肌的核心是配合醫生,做好醫患溝通。

醫院的急救能力有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專門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醫院。一定要聽從急救醫生安排,送到有能力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醫院就醫。病人如確診心梗就應馬上進行溶栓、導管等特殊治療,但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屬往往不太配合,醫生非常著急,家屬卻遲遲不在手術協議上簽字。還有的家庭,要把所有親戚都叫過來一起商量,説好每家出多少錢後才做手術,或者是為了免除決策者的責任,導致寶貴的搶救時機白白被浪費。因此,為了病人的安危,家屬一定要信任醫生,並配合醫生工作,儘快簽字,儘快進行特殊治療。

專家簡介

陳志

急診醫學主任醫師,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主任,同時任中國醫院協會急救中心(站)分會秘書長,中國腦卒中學會急救分會秘書長,中華急診醫學教育學院常務委員、創傷醫學部創傷救治學組組長,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急救與復蘇分會候任主委兼秘書長、心肺復蘇全國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腦與血管分會常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