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特殊的手術讓放射治療技術引發媒體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團隊聯合相關專家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為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實施了釔[90Y]樹脂微球治療。這是國內首次引入釔[90Y]放射性微球治療,意味著我國實現了首個放射性微球藥械組合的資質審批和特許準入。

“近30年,中國的放射治療快速發展,但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而且用於放射治療的加速器配置嚴重短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用於放射治療的加速器配置是2—4台/百萬人口。而中國的現狀是,2019年只有1.5台/百萬人口。”10月23日,在第四屆華夏腫瘤高峰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李曄雄談及我國放射治療發展現狀時如是説。

放射治療技術分為體外和體內兩種

談及放射治療,大眾並不陌生,它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放射治療技術是近二三十年的産物。”李曄雄稱。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馮曉彬介紹,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放射治療技術可分為遠距離照射和近距離照射,或者説體外放射和體內放射兩種類型。

現階段,體外放射技術包括質子治療、中子治療、光子治療等。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上還出現了調強適形、斷層治療、TOMO、弧形照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伽馬刀、陀螺刀、射波刀等。體內放射技術包括腔內放療、術中置管放療以及組織間插植放療、粒子植入照射、血管內介入放療、放射性核素敷貼等。

體內放射治療與體外放射治療有何區別?馮曉彬表示,相比于體外放療,體內放療的放射劑量更高,放射源與靶區的距離更短使得放射精度更高。此外,體內放療在實現以最大的照射劑量殺傷腫瘤組織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周圍組織及器官的損傷。進行體內放療時,放射源釋放的能量大部分由靶區組織吸收,而進行體外放療時放射源釋放的能量大部分都被準直器和限束器吸收;進行體內放療時,放射源通過物理手段或生物方式識別靶區,無需像傳統體外放療那樣穿越體表正常組織,可以減少正常組織的暴露。

上述釔[90Y]樹脂微球治療就屬於體內放射治療手段。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稱:“釔[90Y]是一種特殊的放射源,放射能量較高,最高能量可達2.27兆電子伏,但放射距離較短,平均僅約2.5毫米,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周圍正常細胞或組織的損傷極小。釔[90Y]樹脂微球治療技術更加精準,屬於更高層次的放射治療,是晚期肝癌治療的重要手段。”

新放射治療技術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體內放療和體外放療在臨床上的應用前景都很廣闊,在疾病治療中該如何選擇取決於患者的病情、腫瘤的大小和範圍等因素。”馮曉彬稱。

目前,體外放療可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如宮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

體內放療在臨床上同樣具有豐富的應用。“例如,以177Lu為首的RDC類靶向放射性藥品可用於神經內分泌瘤、前列腺癌和腎癌的治療;166Ho和90Y放射栓塞可用於治療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131I可用於甲狀腺癌或甲亢等甲狀腺疾病的治療;223Ra可抑制前列腺癌骨轉移,減少腫瘤復發;125I粒子植入可對多種實體瘤發揮作用,如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等。”馮曉彬介紹。

“不過,傳統的體外照射技術由於照射野形狀與腫瘤在三維方向的形狀上不完全相符,因此也會照射到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對正常組織造成損害。”馮曉彬坦言。

為了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新的體外放療技術不斷出現。例如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圖像引導放射治療技術等。

李曄雄也表示,新的放射治療技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腫瘤照射劑量,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正常組織照射劑量,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擴大放射治療技術的應用範圍。”

“比如,調強適形放射治療可以提高頭頸部腫瘤患者的生存率,減少正常組織畸形和長期副反應,改善患者生存品質,提高患者長期生存率;應用螺旋斷層與徑照放射治療系統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質子放射治療技術可以顯著降低第二原發性腫瘤風險;在前列腺癌治療中,重離子治療可以顯著降低第二原發腫瘤風險。”李曄雄説。

新技術普及還需爬坡過坎

近30年,中國放射治療快速發展。李曄雄介紹,中國放射治療中心已經從1986年的364家增長到2019年的1463家,放射治療相關從業人員數量也在快速增長。此外,在電腦技術和影像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放射治療技術快速發展,重離子治療、MRI模擬定位、MRI加速器等逐漸得到應用。

“整體上來説,我國放射治療技術無論是設備還是技術都與國際水準接軌。”馮曉彬表示。

專家介紹,從放射治療的設備方面來看,我國放射治療設備快速普及,不少縣級醫院都已具備較為先進的放射治療設備。“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發達城市部分醫院放射治療科的相關設備甚至比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放射治療設備更先進。”馮曉彬表示。

從技術層面來講,國內很多大型醫院的放射治療水準也已與國際水準接軌甚至領先國際水準,比如,我國鼻咽癌放射治療技術就在國際上遙遙領先。

從理念方面來看,我國放射治療領域也已經形成精準放療的理念。

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放射治療水準在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醫院的放射治療水準參差不齊。

另外,我國用於放射治療的加速器配置嚴重短缺,尤其是自主研發的加速器不足。蔡建強表示:“我國放射治療水準在整體上與國際沒有太大區別。但目前我國80%—90%的放射治療加速器還是來自國外,這限制了我國先進放射治療手段的使用。雖然我國自主研發的加速器設備已逐漸投入應用中,但還沒有達到市場推廣的程度,所以要加大醫用加速器的自主研發力度。”

李曄雄認為,放射治療新技術的應用也面臨著很大挑戰。“使用新的放射治療技術需要有合格的醫生能夠精確掌握靶區的界定和劑量,還要有合格的物理師來保障治療計劃順利進行並做好放射治療的品質控制,然而醫院放射治療科的人才比較缺乏。”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腫瘤患者對放射治療存在一定認知偏差。”馮曉彬表示,口耳相傳中,公眾對放射治療的印象偏負面。

馮曉彬認為,推動我國放射治療技術的發展,需要將基礎人才培養及醫院分科模式改革相結合。“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從學校教育開始,增設介入放療專業,招收更多醫學物理和腫瘤學專業的學生,同時鼓勵學生去海外學習先進設備的使用等。”馮曉彬説。(代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