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天津海關獲悉,天津海關著眼穩外貿穩外資,結合天津港實際,全面實施進口“船邊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裝”,並同步啟動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天津海關和天津港集團逐步建立起了“船邊直提”天津模式,通過推行海關嵌入監管,將海關申報、關稅、查驗、艙單、運輸工具等監管政策與港口裝卸安排、車輛調度、機力調配、閘口管理等作業標準的精準對接和深度融合,搭建起與“船邊直提”相適配的海關監管和港口作業模式。

目前,天津港口岸率先在全國口岸實現“船邊直提”作業規模化實施,促進了口岸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的提升,在疫情防控和穩外貿穩外資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據天津海關口岸監管處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8月,天津關區開展“船邊直提”作業集裝箱9.54萬個,同比增長82%,直提數量已從改革初期的每月大約300箱增長至1.2萬箱左右,每月平均參與企業約1300余家;企業進口提箱用時由原先的1-2天,最短壓縮至1.5小時。

同時,為暢通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天津海關依託“船邊直提”模式,面向海鐵聯運過境貨物實施了“港場直通”作業改革,進一步提升了班列發運效率。目前,天津港至蒙古國的國際班列保持日均發運1列。據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堆場經理徐榮介紹:“‘港場直通’作業改革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有關過境貨物從運抵天津港到等待裝車發運的時間從原來的2-3天作業壓縮至3小時以內。”

今年,天津海關在前期試點開展“抵港直裝”的基礎上,已將全部出口集裝箱貨物納入“抵港直裝”作業,在做好推廣推介工作的同時,始終將保證監管效率和堅定企業信心作為工作重點,推廣“廠港聯動”物流模式。

目前,“廠港聯動”物流模式得到了企業的廣泛關注,天津港66%的出口集裝箱貨物選擇將貨物直接送達碼頭;更多企業正在改變提前5天將貨物送達港口傳統習慣,不再將貨物在碼頭外堆場臨時倉儲後再送入碼頭,而是選擇在船舶截關前24小時內直接碼頭集港,生産企業與港口碼頭的點對點直通,降低了企業出口物流成本和時間。據天津海關口岸監管處負責人介紹,出口“抵港直裝”實施以來,天津海關海運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至今年6月的1.0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