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史上,搶抓機遇一直是“關鍵詞”。在日職人看來,高校的發展,錯過一次機遇就會失去一個時代,抓住一次機遇就會贏得一次跨越。2019年年底,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院校(30強),水産養殖和建築工程專業群入選中國特色高水準專業群,拿到了“雙高計劃”的“入場券,用一以貫之的堅持與拼搏,再一次印證了學校成于精勤的辦學實力和追求卓越的文化品格。

作為一所地方性綜合類高職院校,在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援下,建校33年來,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先後歷經學校初創、升格,規模擴張,示範院校建設、內涵攻堅,優質校提檔升級等發展變革,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的每一次發展都是對中國高職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也是對學校始終追求卓越的最好例證與褒獎。近年來,學校入選首屆省級文明校園,連續獲得教學資源、服務貢獻、國際影響力、實習管理、學生管理等全國50強榮譽,入圍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準高職學校,走在了全國高職的前列,創造了高職院校發展的“日職速度“。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當前,中國、山東的高等職業教育都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雙高校”建設新征程全面開啟,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超常規謀劃,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地方大學的使命與擔當驅動日照城市發展,以追求卓越的姿態與創新培養高技能技術人才,高起點、高標準、高目標,全力推進國家“雙高校”建設。

高品質硬核發展,熔鑄“雙高”品格使命

“品質”是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底氣,也是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等關鍵環節的“法寶”。7月20日,在學校暑期理論中心組學習班《銳意進取、砥礪前行、開創“雙高”建設新征程》的報告中,“品質”一詞被提到28次之多,足以表明學校對高品質發展的重視和決心。突出品質標準,將關鍵環節的標準化建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和“突破口”,是學校進一步提檔升級的關鍵所在。

專業如金,奮楫篤行。專業特色和建設水準是學校長期以來的核心競爭力。在專業建設方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專業聚焦,全方位對接日照區域産業發展的專業佈局,集中力量建設現代海洋漁業、土木建築、智慧製造、文化創意、通用航空等10個專業集群,為突出優勢特色,學校以創新驅動改革,將專業規模從72個壓縮到41個,從“海裏”的水産養殖,到“陸上”的汽車智造,再到“空中”的通用航空,實現了人才培養供給與産業需求無縫匹配。

水産養殖技術專業群一直是學校專業的“硬核”擔當,承擔了13項國家星火項目,參與了4個國家海洋牧場、11個省海洋牧場的建設,其中,海灣扇貝、大菱鲆技術、蝦青素工藝技術等30多項科技成果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我們將發揮師資力量強科研能力強和社會服務能力強的優勢和特色,利用3-5年的時間,實現專業群全國領跑,核心專業水産養殖技術專業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海洋工程學院院長李宏業教授這樣説。

一方面緊扣産業集群發展趨勢,一方面與行業標桿企業深度合作。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群以建設職業教育集團為基礎,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與企業合作成立了山東省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創新教育聯盟、建築裝配化研究所、錦華建築裝配化學院,深化在BIM技術、裝配化技術、綠色建築等方面的研究。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徐錫權帶領專業群團隊,面向當地建築類企業開展了大量BIM諮詢及裝配化技術服務,在BIM技術、裝配化技術等方面引領建築行業發展,學院現已成為日照市乃至山東省的BIM與裝配式人才培養與技術中心。

從規模擴張到內涵建設,日職人並沒有盲從,率先開始專業特色探索,不斷賦予專業更多內容,緊密對接産業集群融合發展的需要、緊密對接行業細分發展的需要、緊密對接職業崗位發展的需要,三個緊密對接,充分釋放了學校全産業鏈的專業優勢和動能。

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實踐創新,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都是決定學校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自身使命並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教師的品牌也是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品牌。

周慶新博士就是學校響噹噹的品牌。2019年6月,他帶領團隊與山東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南極磷蝦油生産線首次投料試機。為了攻克蝦青素不溶于水、容易氧化降解和生物利用率低三大技術難題,周慶新建立了蝦青素技術研究室,拉起了一支技術攻關團隊,他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學校教師潛心鑽研蝦青素技術的傳奇,在蝦青素領域,周慶新團隊已成為國內掌握最新技術的團隊。

學校的發展得益於教師的成長,今天,當走進學校每一個院部,都能切身感受到“崇德尚能,追求卓越”的教師文化。

“引進增量、激活存量”。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持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早在2018年,學校就下發《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卓越教師培育五項計劃》,首創實施人才隊伍建設工程“攀登”“英才”“展翅”“深耕”以及輔導員“引航”五項計劃,聚焦卓越教師分層分類培養,以緊缺和高頂尖為導向,面向社會招聘高層次與高技能人才。

冷波、馮德軍、毛書朋、寧雙……一批青年教師已成為山東省青年技能名師、優秀大賽指導教師和企業行業專家,他們正在日職家園的浸潤下快速成長,為日職學子成長保駕護航。

學校率先起草卓越教師標準,對教師的評價突出具備卓越品格、具備卓越技能和擁有卓越理想三個層面,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倡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學校依託教師發展中心,分層分類設計教師發展活動,提升卓越教師專業素養,依託校企協同,加強與知名企業合作,錘鍊專兼互動的教學團隊。

刀刃向內,改革不停。“在開創雙高校建設的征程中,學校將繼續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內部治理結構,形成良好的內生動力機制體制,錘鍊一支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師隊伍。”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馮新廣説。

與城市共生共榮,服務日照經濟建設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把文章寫在“港城”建設的每一寸土地上,大力提升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校資源對日照經濟社會發展的使用率和貢獻率。

在社會服務方面,學校堅持在服務中求支援,在貢獻中求發展,努力建設成為日照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的重要創新源,以及地方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重要高地,為日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學歷教育、企業員工培訓和社會人員培訓是學校對接地方産業開展的人員培訓。建築特種工是學校為地方開展的19個培訓服務之一,目前正在進行職工技能培訓,每年培訓人員1萬餘人次,水産養殖專業開展科技諮詢和技術服務,引領和推動了水産養殖業的3次轉型升級。

南極磷蝦油、蝦青素提取純度處於世界頂尖水準,發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19篇,發明專利19項,教師在蝦青素領域的專利數量佔全國同領域專利總量的7%,助推山東中惠和雲南愛爾發2家公司上市,核心專利技術為企業質押融資1900萬元。最好的技術就要服務當地企業,學校團隊毅然放棄高出三倍出資額的青島公司,幫助日照嵐山的山東辰亞公司由傳統水産品加工企業成功轉型為海洋生物高科技企業,成為地方企業實現“二次創業”的典範。

針對日照産業的實際,一方面積極開展産品開發、應用技術研究推廣,一方面主動開展進行地方資源規劃、産業佈局等宏觀研究,“扮演”政府的“智囊團”。

位於日照西北部的趙家石河村是傳統古村落,過去苦於有資源、無品牌,長期處於低端化、同質化的鄉村旅遊競爭中。旅遊管理專業成立“鄉土日照四零工作室”連續駐村三年,11名教師、58名學生先後參與其中,幫助村子確立打造濰河源傳統村落農文旅綜合體的思路,引導建設“濰河源農文旅合作社”,並成功註冊“濰河源”商標。招引資金已達9800萬元,流轉盤活了各類用地700余畝,改造民房15套,村民年每人平均增收1360元。

集智攻關,積力遠行。在科研創新方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努力突出教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加大科研經費投入,鼓勵教師進行發明創造,並轉化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利器”。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帶頭人辛崇飛在日照華業玻璃工作期間,就帶頭組建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日照市節能建築材料工程實驗室、日照市建築玻璃工程技術中心,産品獲歐盟CE認證、澳洲AS/NZS2208認證、北美SGCC認證等國際認證,助力當地企業做大做強,作為建工專業領頭人,初心不改,帶領專業教師積極探索,奮勇爭先,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也被確定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為新舊動能轉換、産業轉型升級踐行著作為高校教師的責任與使命。

學校不僅為自己的城市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城市使命,為日照開展西部扶貧貢獻高校力量。

萬里尚為鄰,一魚遊魯渝。2018年5月,學校水産養殖技術團隊隨日照對重慶黔江區精準扶貧對接企業在魯渝水産養殖示範基地示範推廣羅氏沼蝦,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技術,取得良好效果和較強的社會反響。學校專業教師付寧根據養殖經營方式和農民學習需求,科學制定個性化培訓課程,增強漁民致富本領。目前,魯渝扶貧合作項目仍在繼續……

作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山東文化創新獎獲得者,學校的雙創産業和文化創意産業開展的如火如荼。今年,文化創意中心孵化大學生在當地創業企業26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品牌、能力、特色和水準,成為學校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和品牌。

可以説,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跨越式發展,既是改革開放40多年高職教育發展的體現,也是日照這所城市滋養下得以共生共榮,共同成長的集中體現。

厚植卓越文化引領,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文化不僅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精神文脈,更是學校每一個人都共同踐行的價值信念和精神家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軟實力是日職的核心競爭力。

走進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天潤樓二樓的校史館,迎面就是一幅大型題刻:“追求卓越”。這幅題刻記載著日職為之自豪和珍惜的一段歷史,也銘刻著一位科學家對祖國、對家鄉的眷眷深情,也正是因為學校追求卓越的辦學歷程,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高度讚賞,欣然受聘為學校名譽院長,並親筆為學校題詞“追求卓越”。

梳理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一部不斷應對挑戰、攻堅克難,敢為人先,不斷超越的奮鬥史,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形成了日職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始終定義著學校的方向和使命。一代代日職人在條件落後和基礎薄弱的情況下,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辛勤汗水和不懈奮鬥,搶抓機遇,敢為人先,從8萬元起步,把學校從一所職業高中發展成為中國特色高水準職業院校,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書寫了屬於日職人的卓越芳華。

最美的風景只屬於艱難跋涉的人。8萬元,是學校籌建辦學的全部辦學經費,建校初期,教學場地緊缺,辦學經費緊張成為當時主要困難,學校是名副其實的“北大荒”,在一片荒蕪樹林裏,只有一排低矮的瓦房,那就是學校的最初模樣,但滿懷希望的日職人卻把這裡稱為“最有希望、最有發展前景的好地方”。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永不放棄的精神成為學校追求卓越的重要文化內涵,成為了今天全校師生一直踐行的文化品格,也成就了學校日益發展壯大的教育事業。

在文化建設方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經歷了極具艱難的職教發展之路與卓越文化的雙向淬煉。

近年來,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在現代大學制度框架下,構建起特色鮮明的以卓越人才成長工程為核心的個人成長體系,以匠心培育工程為核心的知識技能體系和以卓越品牌建設為核心的文化育人體系,真正將卓越文化建立在對卓越技能人才的培養體系之上。

2019年,學校發佈了《卓越文化培育實施意見》,實施4項工程,創新實踐卓越文化456育人模式,圍繞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卓越文化育人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了卓越文化育人取得顯著成效,卓越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它就像一個轉輪,帶動學校快速運轉,實現飛躍。

正因為這樣的文化烙印,建校33年來,學校共培養了約9萬餘名校友,其中25%已紮根日照,他們奮鬥在這座城市每一座撥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奔走在每一條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成為當地深受歡迎的生力軍。

在年初疫情防控最為嚴峻的時刻,學校校友企業山東至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資訊化技術優勢,為全市捐贈自主研發的“E碼通管理雲平臺”,研發並捐贈複學防控保障雲平臺,助力全市學校複學疫情防控保障,公司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為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校友企業的優秀代表,他們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對社會的大愛,彰顯了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品質,激勵著學校不斷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趙鄴國,費偉,秦美玲,代振忠……一大批突出的創新創業人才從日職校園走出來,創立了利偉集團、至信科技等當地具有影響力的創新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著智慧,賦能城市快速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始終堅持讓學生更加出彩、更好成長,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辦學條件、教學資源。學校將繼續鞏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中心地位,探索卓越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在雙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方面走在全國高職前列。

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必將抓住“雙高校”建設的歷史機遇,腳踏實地,奮勇爭先,致力於形成能夠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準、體現辦學特色和優勢的“日職模式”,為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中國模式”和“山東樣板”作出更大貢獻。(作者:孫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