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劇團復工、曲目復演,崑曲家鄉——姑蘇城、上海灘的戲臺又熱鬧起來。

崑曲藝術于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堪稱我國的非遺之首。

最初崑曲清唱方式是主流,到明代中葉,久居江南的魏良輔總結南曲和北曲的優點,創造了“水磨腔”的歌唱體系,隨後由昆山人梁辰魚按此唱腔,結合范蠡與西施的傳奇,寫成“崑曲第一劇”《浣紗記》搬上舞臺。至此,崑曲從雅士清唱逐步演變為形制完整的舞臺戲劇(昆劇),隨後又有湯顯祖筆下著名的“臨川四夢”——《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牡丹亭》。

到清代中葉崑曲又輻射影響全國多個劇種,推動戲曲不斷改良革新。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展的昆劇融歌、舞、劇、技于一爐,完整體現了我國古典戲曲的強大生命力。

戲曲編劇魏睿撰寫昆劇新作《浣紗記傳奇》時發現,穿越時空的崑曲,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數百年後依然具有引人矚目的“網紅”基因。

比如“曲聖”魏良輔在改良唱腔時,經常自己試唱,梁辰魚在創作時也身體力行。回望崑曲的形成,這些祖師爺好比是第一代昆劇小生。

“如果昆劇團沒有好的小生,很難想像這個狀態。”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耄耋之年的國家一級演員蔡正仁説:“崑曲不可能跳過小生這個行當。京劇也有小生,但主角為老生,配角為小生。而崑曲裏,小生是主角。”

蔡正仁師承俞振飛和沈傳芷等崑曲名家,他扮演《牡丹亭》的柳夢梅,扮演《長生殿》中的唐明皇,他還在昆劇《曲聖魏良輔》中扮演魏良輔,致敬行內祖師爺。近年來跟隨蔡正仁學習小生行當的青年有所增加,目前張軍、黎安、胡維露、張爭耀等活躍在一線。

如今,崑曲工作者正主動適應快節奏的網路傳播,“水磨腔”不再曲高和寡,而是知音漸多。單從《牡丹亭》的創作編排看,就見證了崑曲近年來的繁榮與創新。從北京到江蘇,再到上海,再到海外,有廳堂版、傳承版、精華版、園林版、青春版、中日版等。

疫情的發生,也進一步倒逼崑曲舞臺與科學技術銜接、融合。比如,江蘇省昆劇院就通過“5G聲聲慢”活動,重新拉開崑曲的表演大幕。

昆劇的魅力在於一唱三嘆。5G信號高速率、低時延的優勢,可以減少畫質在傳輸中的損失,增強視覺感受。在南京,原本只有137個座位的蘭苑劇場,有一晚的直播,累計吸引2000余人次線上觀看。網友紛紛留言“演員的表情不用靠想像了”“太清晰了”。

不滿足於簡單的5G直播,在5月的一場實景演出《桃花扇》中,江蘇省昆劇院將虛擬現實(VR)和崑曲相結合。受眾可戴上3D眼鏡,在打開相關手機客戶端後,手指在螢幕上輕觸、滑動,選擇任意視角就可觀看演出。

新技術與非遺的結合,不僅讓崑曲煥發了新活力,同時也降低了崑曲賞析的準入門檻。觀眾花十幾塊錢的“票價”,即可坐在家中享受貴賓般的劇場體驗。崑曲演出也因此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崑曲、欣賞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