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黃河大橋,位於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糜灘鎮交界處,是目前進出靖遠縣城的唯一一座公路橋梁,日均交通量約為2.2萬輛。

二十多個夜晚,三十多名工作人員挑燈夜戰,堅守在黃河大橋,如期完成了大橋的預防性養護工作,為老百姓築起了一道回家的幸福坦途。

“夜間手術”挑燈應戰不言苦

“白天車流量大,施工會産生大量車輛堵塞,影響群眾的正常出行,因此我們調整施工方案,首次採用晚上施工的方式進行施工”,靖遠公路段該項目技術負責人馬德榮介紹,他們主要採用流水作業的方式對橋面進行銑刨,粘貼抗裂貼,鋪築瀝青面層。

靖遠黃河大橋位於國道247線K163+740處,工程由白銀公路局靖遠公路段具體負責實施,主要為瀝青橋面鋪裝4040m2,抗防裂貼2489m2,裂縫注膠封閉1420m,更換橋梁支座41個,更換安裝波形護欄48m,更換梳式伸縮縫20米。4月13日晚上21時,夜色漸濃,在靖遠黃河大橋預防性養護維修工程施工現場,30多名施工人員、10多臺大型設備安全有序在靖遠黃河大橋上打響了“夜戰”第一槍。

馬德榮説:“我們大多會從晚上七點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點,連續工作中途不休息,因為開一個工作面按天亮必須完工保證正常通車,交通管制是難度最大的工作,外來車輛衝入施工現場是施工最大的風險,社會車輛不理解投訴的也很多,也給施工帶來輿論壓力”。

施工期間,無論是一線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是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上下團結一心,挑燈夜戰,與時間賽跑,搶進度,項目辦領導現場督導,技術人員堅守一線嚴格把控各項數據,施工人員按照施工工藝,精心施工,嚴把品質關,確保工程品質。

根據“快速施工、安全保暢、方便於民”的思路,統籌計劃安排,對交通影響較大的分項工程(橋面鋪裝、更換伸縮縫等)制定夜間施工方案,採用“夜戰”模式,避開了白天車流高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正常通行。通過伸縮縫“夜間拆除澆築、白天覆蓋鋼板”的保暢作業方式,也為今後橋梁伸縮縫的搶修積累一定經驗。

為解決施工問題,項目辦提前謀劃,編制夜間施工專項方案,牽頭對接交警部門,多次組織交警隊、項目部、駐地辦現場踏勘,論證施工方案和交通管制方案可行性,對轉換車道加寬、車輛分流、設置導向牌和提示牌、照明設施、應急措施等一一進行了落實,以“少擾民,保暢通,抓安全,控制量”為施工原則,高效率完成黃河大橋預防性養護工程。

圖為夜間施工現場

“對症下藥”運籌帷幄話重生

“項目開工前成立了工程項目辦,主要領導任項目辦主任,集中全段的技術力量,並做了細化任務分工,明確了各自責任,因黃河大橋地理位置特殊,同時成立了該項目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開工前我們還對實施項目進行現場審查復核,召開了圖紙審查會議和技術交底會,對施工圖及方案進行了優化,為工程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該項目辦副主任路進告訴記者,針對此項工程,該段多次召開生産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強安全和疫情防控管理,嚴格落實崗前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和疫情監測工作,配備專職安全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聯合交管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大橋維修期間交通保暢工作,確保安全生産零事故;抓好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妥善處理施工廢棄物,做到文明施工;要求監理部嚴格執行工序報驗程式,加大旁站工作力度,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書面形式下達監理指令,由施工單位進行整改落實。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該段在項目開工前制定了週密的《交通保障方案》,並組織交管、路政和各參建單位進行評審。同時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優化調整,在車流量增加時段特別是每週五下午至週日期間,為減少車流擁堵,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在吳家川等重要路口聯合交警部門對過往的重型車輛進行交通分流疏導,有力的保障了市縣兩級政府幾次大規模活動的順利舉行,也保證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圖為順利完工的靖遠黃河大橋

此次工程運用工程綜合管理模式,強化合同管理和資訊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有效提高了項目管理效率。應用網路圖,結合施工中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施工進度計劃,有效控制施了工總進度。4月28日,工程順利完工,該工程的完工進一步提高和保證了靖遠黃河大橋的安全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