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實力派畫家丁廣義工筆大青綠山水作品京津冀巡展在河北保定市博物館展出,共展出50多幅工筆大青綠山水畫作,這是青年畫家丁廣義于近年來創作的精品,體現了畫家這一時期較高創作水準,並繁榮發展了京津冀三地文化藝術,也把優秀作品“送”到基層,來豐富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丁廣義告訴本網記者:宋以後的近千年裏,青綠山水雖然沒有徹底從中國繪畫中消失,但基本上喪失文化意義上的精神價值而淪為一種純粹技法分支。像展、李、王、趙那樣專攻青綠而卓然成家的近乎絕跡。青綠之美遂在千年繪畫史上若隱若現,宋元以後,明清的山水大家張宏、仇英僅是將青綠作為一種技藝被一代代繼承,山水畫的創新規律幾乎與青綠無關。直到近代張大千,將青綠技法融合潑墨大寫意形成獨特的“潑彩”和加之週游西方列國受西方抽象藝術啟發提取東方意象,創出一條獨特的道路。他拓展了青綠藝術的表現形式,將創新的生命活力注入青綠藝術之中。

任何一種繪畫方式,在其程式運用的背後,其實都隱含著畫家自己情性的成分。我畫畫喜歡以繁入畫,個人認為作品在繁的階段,可以有更多的情趣變化,給讀者以更直觀的體驗,自己也能擁有更多發揮的機會。而早年曾經對油畫表現的探索,讓我一直對色彩的表現力情有獨鍾。因此,當我後來學習國畫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青綠山水就真切的感受到,青綠中或許蘊涵著中國畫色彩表現方面的更多可能性。青綠山水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青綠山水始創于隋唐,經幾代畫家發展傳承,形成一種程式化的表現方法,但要畫好難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説:"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余于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換言之,畫青綠沒有水墨畫功底是不行的。現代畫家中擅長青綠山水技法的不在少數,像張大千、黃賓虹、黃山壽、吳湖帆、謝稚柳、賀天健、陳佩秋等都是畫青綠山水的高手,但同時他們又都是深諳積墨山水的個中高手,積墨是指山水畫用墨由淡而濃、逐漸漬染的方法。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積墨在水墨畫的發展及新面貌的形成上具有特殊重要性,尤其是在山水畫領域。清代惲格《南田畫跋》:“昔北苑嘗寫風溪穀雨,峰巒晦明,樹石林泉,煙霏雲繞。又畫落照圖,近視若無物,遠視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返照之色。巨然宗之,每積墨數十層,空淡若無墨,峰巒雲霧,無跡可尋。”

因此,在傳統技法上,我個人的目標。就是在嘗試青綠山水更多的色彩表現形式的同時,期望把青綠山水和積墨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積墨和積色互相生發,以求其明麗中不失厚重避免流於淺薄。在我過去早期的作品中,一直重點追求和想要表現的意境是一種山體的厚重與山勢的崎嶇,通過兩者結合構成自然山氣的流轉。而現階段得益這些年跋山涉水外出寫生的積累,以造化為師,認識到真山實水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情境與煙雲變化。比如黃山的雲海翻滾,江浙的山水相依,蜀地的雲高水闊......雲氣和水氣,成為我最新研究的課題。如何在“靜”的山體裏邊揉入“動”的雲水?甚至反轉思考,如何在“靜”的雲水裏邊表現出“動”的山勢?這些來自於自然山水的圖像以及哲學的思辨都要經過自身在師古人、師造化、最後師吾心後,慢慢從幼稚到成熟,最終呈現到畫面的其實就是一個狀態。我相信,只有經歷這樣一個醞釀發酵的完整過程,最後我所得到的東西無論價值幾何,那麼至少會是相對踏實誠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