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爆炸的當下,善於抓住“碎片化”時間的微短劇,異軍突起成為“新風口”。此類微短劇常採用婆媳爭鬥、夫妻矛盾等劇情吸引受眾,並借助演算法進行精準“圍獵”,使得很多老年人沉迷其中。
但不少劇集需充值平臺會員或付費購買才能觀看全部內容,加之老年消費者對網路不熟悉,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陷入付費陷阱。
自動解鎖的下一集
近期,各大網路視頻平臺均推出大量微短劇,其中有的劇集需充值平臺會員或付費購買才能觀看全部內容。
“最近我無意間發現家中老人手機裏有大量支付記錄,少則幾元,多則二三十元,近1個月來,老人在同一家商戶的付費總額竟達644.8元。後來我才知道,大部分都是老人看微短劇扣的費。”
據濟南市民陳先生反映,一些微短劇設置自動解鎖下一集,然後自動扣費,老人也不知道扣了這麼多錢。比如,一些小程式的充值頁面上,會自動勾選“默認開啟自動解鎖下一集”選項,且能夠自動扣款。很多老年人常常會忽略這一選項,甚至可能根本無法看清付費按鈕下方的補充解釋文字。因此,在受到“解鎖一集只需0.9元”誘導後,很難注意到“默認下一集自動解鎖”的選項。
每次9.9元、39.9元之類數額較小的訂單,等到用戶或者家人發現時,往往已經積累到較大的數額,動輒會花費幾百元到幾千元。據媒體報道,成都一位老人最近半年保持著每個月6000元的微短劇付費頻率,累計充值金額竟高達4萬元;南寧陳先生在電視上開通了15元包月的VIP影視會員,開通時他沒留意到該套餐有“自動續費”提示,莫名其妙多扣了一筆錢後經查詢才發現,訂單資訊顯示連續包月有效期竟然持續到2099年12月31日。微短劇的付費,簡直成了“無底洞”。
個人維權的困境
“微短劇的套路就是前面兩三集可以免費看,到後面想看就必須付費。”買過微短劇的消費者張建紅對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表示,很多微短劇還存在收費金額高和重復收費等亂象,上百集的劇看完後花費金額實際遠超主流視頻網站的年費會員價格。
陳先生表示,這些微短劇往往是婆媳爭鬥、夫妻矛盾等題材。這類微短劇劇情緊湊而且不斷反轉,讓老人很上癮。而且,“被續費”的數額一般不是很高,用戶投訴時往往會因為申訴手續繁瑣等原因,鮮有人較真。一些APP、會員套餐正是瞅準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大玩“自動續費”套路。由於陳先生聯繫不到微短劇平臺的客服,目前他已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並向當地消協組織投訴。
有網民反映,投訴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有的商家甚至“換個馬甲”或直接下架視頻,導致維權困難。
記者了解到,很多微短劇一般先在短視頻平臺推廣,然後跳轉到微信小程式,再吸引消費者付費觀看。除了按集付費外,一些微短劇小程式還提供月度、季度和年度會員充值服務。記者通過操作發現,部分微短劇小程式的年度會員標價在300元以上。
面對“圍獵”該咋辦
微短劇市場的迅猛發展,雖然為大眾提供了豐富的娛樂選擇,但其背後卻隱藏著對老年人群體不負責任的“收割”現象。老年人在面對新興技術時,往往因認知和使用能力有限而成為易受傷害的“弱勢群體”。
今年1月,中消協等機構發佈《2023年第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指出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較為突出的幾大問題,其中短視頻平臺微短劇誘導付費赫然在列,這導致不少中老年消費者遭遇侵權。
山東國曜琴島律師事務所李立紅律師在接受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採訪時指出,老年人時間較為充裕,短視頻豐富了他們的娛樂生活,部分微短劇正是借助演算法精準“圍獵”了這一群體。李立紅建議,網際網路平臺應對微短劇的消費設置相關提醒,秉持透明、自願的付費原則,勸導消費者謹慎付費,同時要暢通申訴渠道,維護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為人子女者和社會各界也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積極幫助老年人提升數字素養,增強網路欺詐防範意識。
消費者要敢於挺身而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監管部門更應該主動出擊,力爭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備受詬病的自動續費問題,近日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作出明確規範,規定經營者採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對於不能遵守規定的經營者,將進行相應處罰。嚴格落實“顯著提醒”規定,有助於消弭付費陷阱。
與很多新興行業一樣,微短劇行業必然會經歷從野蠻生長走向成熟、規範的過程,低劣的內容、引流的噱頭終將被市場淘汰。目前來看,隨著管理逐步完善,誘導老年消費者“氪金”的亂象,將得到有效遏制,老年人在數字時代應該享有的安全與尊嚴才能得以保障。(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