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山東德州:數實融合 以“ 智”提質
發佈時間:2024-06-13 15:42:22 | 來源:德州日報 | 作者:唐曉穎 | 責任編輯:闞金劍

建設中的魯北大數據中心。記者 劉振興 攝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要著眼國家戰略需求,統籌推進傳統産業改造提升、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未來産業超前佈局,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我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數實融合作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有效途徑,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完善基礎設施競跑數字經濟賽道有底氣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就德州而言,繪就數字經濟發展“路線圖”,就是要全力建平臺、鏈資源、促轉型,提速數字産業化,提效産業數字化,提質建設新基建,推動數實融合發展。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石。當前,各地紛紛搶抓機遇,加強戰略佈局,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我市下好先手棋,實施了“千兆城市”提升行動以及“百城萬站”深度覆蓋和“百企千例”規模應用、城區千兆光網建設、農村網路升級建設等系列工程,目前累計建設5G基站1.2萬個,改造網路低速終端40萬部,實現5G網路深度覆蓋。各縣市區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數字基礎設施對於調整産業結構、培育新質生産力的必要性、緊迫性,因地制宜建設好數字基礎設施。

  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時代,算力已成為重要資源之一。位於陵城區的全國工業一體化魯北大數據中心,正是德州佈局算力的生動實踐,被列入“十四五”時期山東省重點規劃佈局的3個省級區域中心之一。項目搭建視頻監控、城市運作管理、無線感知城市、時空資訊、電子政務雲和資訊資源共用等六大基礎平臺,建設百種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全面推進存力、算力、運力一體化建設。未來將構建形成“魯東煙臺、魯南棗莊、魯北德州”的工業數據中心大格局,加速形成百億級大數據産業集群。

  數字産業化做強“一號産業鏈”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數實融合發展,數字産業化是重要實現路徑之一。我們要培育優勢數字産業,做好國家戰略與本地實際的結合文章。

  為揚帆數字經濟藍海,我市全力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並優選積體電路産業為“一號産業鏈”,專班盯靠、專人幫包,制定産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佈圖,編制出臺了相關意見和專項發展規劃。

  在位於天衢新區的山東有研艾斯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無塵車間內,經過拉制單晶、滾磨截斷、切片倒角等數十道工序後,一片片12英寸大硅片被生産出來。從8英寸到12英寸,從山東有研半導體到山東有研艾斯,從硅材料到高純濺射靶材,2018年以來中國有研科技集團在天衢新區投資近百億元,落地6個項目,目前已投産4個、正在施工2個。

  作為德州發展積體電路産業的主陣地,天衢新區的做法可圈可點。他們緊盯龍頭、鏈主企業引優育強,積極佈局半導體材料、封測等關鍵項目,聚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積體電路關鍵材料基地。通過引進有研半導體等重點項目,形成了以有研公司積體電路關鍵材料、威訊公司射頻晶片封測為核心,鯤程電子公司晶片模組、英望科技整機生産為補充的“一核多元”産業格局。

  駕車5分鐘到達高鐵德州東站,乘坐高鐵可實現24分鐘到濟南、70余分鐘進北京,這是天衢新區在建的數字經濟創新基地所具備的區位優勢。該基地用於引進培育數字經濟類的高科技項目、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高成長性項目和相關産業研發機構,計劃建設綜合服務科研樓、獨立研究院、專家公寓、創業孵化區4個區域。

  建設基地、謀劃園區是打造區域數字經濟新高地的重要舉措。天衢新區謀劃建設數字經濟創新基地以及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跨境電商産業園、百仕達地標産業園、電子資訊産業園等多個特色園區,充分發揮數字經濟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幾年的砥礪前行,德州數字産業化亮點頻現:山東有研半導體獲省級雁陣型産業集群領軍企業,德州積體電路材料産業大腦入選省級入庫培育名單,天衢新區電子資訊産業入選省級特色産業集群。

  産業數字化加快“上雲用數賦智”進程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既要有“從無到有”的新興産業建構,也要有即有産業“從有到優”的重構。各地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加快“上雲用數賦智”進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促進工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

  位於寧津縣的山東布萊特威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去年投資5000萬元啟動了智慧化升級項目,對原有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並新上智慧控制系統。項目今年3月竣工投産,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8%,生産週期縮短了10%,産能提高了30%。

  寧津縣聚焦“一金一木”優勢産業,以智慧化、數字化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數字孿生”技術線上上建立模型,集合了智慧工廠、産業分析、生産情況、應急管理等,可實時管控企業生産狀況、了解生産資訊,目前全縣有100多家企業完成了數字化診斷和智慧化改造。

  “用雲量”能夠有效反映數據在“雲”上存儲、輸送、加工、應用等全過程中的投入和消耗,折射出數字經濟的活躍情況。我市在全省首發工業“用雲量”指標體系,將“上雲”企業數、雲服務虛擬處理器數、數據存儲量等內容納入動態監測和工業運作月度統計,鼓勵企業“上雲”“用雲”。今年前4個月,全市“上雲”企業8703家,同比增長104.10%;新增雲服務虛擬處理器115489個,同比增長27.63%;數據存儲量達82459TB,同比增長37.58%。

  我市聚焦數字化轉型中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在全省率先建立首席數字服務官制度,300余名首席數字服務官實地走訪企業,精準診斷並解決痛點、難點問題,累計深入300余家企業,提供解決方案100余個。實施“工賦德州”專項行動,“一月一行業”舉辦數字化轉型現場會、供需對接會,“一鏈一平臺”引領産業鏈供應鏈融通對接,“一縣一標桿”示範帶動區域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德州數字經濟家底更加堅實:連續3年躋身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累計培育省級“數字經濟總部”5個、數字經濟“晨星工廠”271家、DCMM貫標試點企業129家,數量均列全省第1位,省級數字經濟領域試點示範聚集區實現縣市區全覆蓋。

  數實融合,以“智”提質。德州新質生産力動能充沛:今年一季度,全市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規上企業達174家,實現營業收入71.08億元,同比增長23.82%,其中積體電路産業規上企業達11家,實現營業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40.65%。

  □本報記者 唐曉穎

熱點新聞
滾動
山東德州:積極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山東青島:每斤不到1元,“吃瓜群眾”有口福!
山東薛城:打造城鄉養老服務網 讓老人老有所養
京臺高速黃河特大橋正長高
農文旅融合發展,齊長城腳下這個村成打卡勝地
濟南:畝産收入最高能達萬元 養殖戶探索“鵝藕蝦混養”新模式
山東日照:農光互補綠富同興
德州夏津黃河故道椹果生態文化節開幕
濰坊市濰城區:打造“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德州標準”走向世界
德州:與時間賽跑 重點項目高效推進
山東濱州:暢通物流通道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更多
濟寧經開區:創新提質 産業賦能
濟寧經開區:創新提質 産業賦能
山東濰坊:精彩非遺展示 吸引遊客目光
山東濰坊:精彩非遺展示 吸引遊客目光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青島海洋旅遊開啟“聯合運營”
青島海洋旅遊開啟“聯合運營”
山東德州:數實融合 以“ 智”提質
山東德州:數實融合 以“ 智”提質
山東濟南:中考今日“火熱”開啟
山東濟南:中考今日“火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