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登記掛牌電動自行車超3377萬輛,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期待系統發力 電動車找個“家”,難在哪
濰坊市奎文區梨園街道後欒花園新建的平安驛站安裝了智慧充電樁,實現了對電動車的全天候、零距離網格治理。
圖①:今年3月,濰坊市奎文區梨園街道張家莊東小區物業將6個租賃停車位改建成2個車棚,並投資購入充電樁,解決電動車停車問題。圖②:淄博市張店區和平街道體壇社區,一輛電動車正在樓下的充電樁上充電。 圖③:淄博市張店區馬尚街道于小村為每棟樓配備一個非機動車棚,每戶一個停車位,停車位上配有充電樁。
違規充電和停放引發電動車安全事故,近期受到廣泛關注。山東省登記掛牌電動自行車超3377萬輛,數量全國第一。給電動車找個“家”,既規範停放,又安全充電,越顯重要。
“堵”不如“疏”
説來容易做好難
你的電動車,停在哪兒?在哪兒充電?
“有地兒就能停,下雨了就推樓道裏。”
“停到地下室,方便充電,也不怕被偷。”
“我家住一樓,晚上就推屋裏充電。”
“能停車棚停車棚,不過回來晚了車棚就停不下了,再想辦法。”
“以前我停地下停車場,現在不讓進電梯,只能停單元門口了。”
記者採訪省內10個基層社區,對於電動車停放和充電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但電動車哪不能停、哪種充電方式不允許,實則有章可循。
2017年公安部下發《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2017年12月,山東省公安廳發佈《電動車消防安全五條禁令》,提出嚴禁私拉亂接充電線路為電動車充電等。
電動車為何要規範停放和充電?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熊勝林表示:電動車鋰電池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環保等優點,但存在易燃爆等缺點。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四個部分組成,如果充電時間過長,鋰離子過多,大量尖銳而分形的鋰枝晶會不斷形成,最終刺穿隔膜,造成電池內部短路,從而使電池內部電解液分解,導致電池自燃、爆炸。此外,充電時電流過大、溫度過高等也易造成鋰電池短路。
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處長焦培文説,電動車火災多是因為電氣線路短路、過負荷、插接件接觸電阻過大、元器件高溫等引發。
那“飛線”充電有何隱患?國網山東電科院高級工程師劉洋介紹,線路越長阻抗越大,線路發熱會越嚴重。“飛線”一般需要兩段或多段線路連接,接合處可能會出現絕緣裸露,有觸電風險,或出現接地短路,有起火或觸電的可能。“飛線”充電通常在戶外,遇到下雨等天氣,雨水浸入插座會導致短路,如果沒有短路保護,可能會引發火情。
不進樓道家門,不能“飛線”充電,給電動車找個“家”,既規範停放,又安全充電,很難嗎?
記者在蹲點調查中發現,這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濰坊市奎文區梨園街道後欒花園小區,位於小區東南角的“電動車平安驛站”正在修建中,地面尚未硬化,已經有業主迫不及待地將電動車停了進來。該小區是後欒村的村改項目,有多層居民樓15座,高層居民樓4座,共930戶。過去,小區共有3個非機動車車棚,能停150輛電動車。而小區電動車近400輛,不少電動車只能進樓入戶。
高檔小區情況如何呢?梨園街道寶通陸號小區一期共1412戶,有電動車700多輛,但此前僅配建了2個車棚,一個長20多米,一個長30多米,能停放電動車不足百輛,遠不能滿足需求。
而在淄博市張店區馬尚街道齊悅國際社區,78棟樓有住戶和商戶共7074戶。這樣一個大社區,並沒有規劃非機動車車棚。“一半以上小區居民靠電動車出行。”物業經理索建強説。齊悅國際社區22號樓是小戶型,共有200多戶。為了爭取車棚,業主找過物業多次。“實在沒有辦法,22號樓位置特殊,車棚建在硬化路面上會堵塞消防通道。目前我們正考慮破壞部分綠化,騰出空間建車棚。”索建強説。
濰坊市奎文區梨園街道張家莊東小區是村改居小區,機動車位、非機動車棚都緊缺。去年,物業徵得業主同意,遷移綠化帶,新建機動車停車位86個向業主租賃。今年3月,物業又將其中6個停車位改建成2個車棚,並投資購入充電樁,解決電動車停車問題。
給電動車找個“家”,難在選址。“地方既要方便,又不能堵塞消防通道。原先開發商設計規劃一般都側重考慮綠化和景觀,較少考慮充電樁和車棚配比。在車庫中規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是比較合理的,但地下車庫的配比面積也有限,不太好實現。”某房企物業負責人説。
給電動車找個安全的“家”,離不開錢。
在淄博市張店區和平街道祥和社區,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就充電樁,社區曾與第三方服務商洽談,服務商答應可以提供免費充電樁安裝、維護服務,通過收取充電費來長期運維。但前提是蓋車棚。算了下,社區車棚需要20多個,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錢從哪來?這個問題難倒了社區和物業。
轉機出現在2019年。祥和社區被列入當年淄博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名單,市、區兩級出資3300萬元,用於祥和社區小區路面改造、雨污分流、管線改造、外墻整修等。“我們借機把建電動車棚納入到工程中。”祥和社區黨委書記丁汝軍説,車棚一建起來,他馬上去聯繫充電樁商家,把充電樁安上了。現在小區內共建成23個車棚,每個車棚8個充電口。
除了錢的問題,如何協調業主意願,蓋車棚、建充電樁,也是個“麻煩事”。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條規定,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由業主共同決定,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
“有業主説自己住一樓,離車棚太近,電動車報警聲擾民;有住戶自己家裏沒有電動車,就不簽字。”齊悅國際社區黨總支書記趙玉芝介紹,社區最後採取發動“紅色樓長”,動員群眾簽字,簽字戶數達到規定比例的樓棟先行試點,“讓老百姓看見充電樁確確實實方便安全,帶動後面的樓棟逐步安裝。”目前,齊悅國際社區車棚總面積達到270平方米,安裝充電樁80余個。
使用率僅1/3
充電樁為啥少人用?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費盡週折建起來的充電樁,使用率並不高。
丁汝軍告訴記者,祥和社區充電樁建好以後,晚上充電高峰期,使用率僅達到三分之一。
價格高,是部分居民選擇回家充電的重要原因。
按照現行新國標電動車配置,60伏的電池從沒電到充滿電大約需要1.44度電,夏天氣溫較高,充電時長較短,約8小時,冬天則會超出8小時。充電樁定價0.25元/小時,要充滿電,至少需2元,而1.44度電按家庭用電的收費在1元到1.5元之間。公共充電樁每次充滿電,要比家裏貴0.5元。一個月如果充電20次,用公共充電樁每個月要多花10元。
記者採訪中發現,各小區充電樁收費標準不一,最便宜的與家庭用電價格持平,即0.1元/小時,最貴的為0.25元/小時。
與家庭用電價格持平的情況,出現在淄博市張店區馬尚街道林家村,因為樓層低戶數少,林家村將車棚建在單元門兩側,每個充電樁對應到戶,電線從居民各家的儲藏室引出,走各家電錶。而0.25元/小時的情況,是第三方服務商運營的充電樁所採取的普遍價格。
但即便是充電樁由第三方服務商運營的情況,價格也存在差異。“進不同小區安裝充電樁,會遇到不同的情況,有一些我們把電費交給物業,有一些我們去電力公司開戶,直接把電費交到電力公司。”淄博合一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龍濤介紹。
“由於充電樁是盈利項目,第三方服務商在電力部門開戶,執行的是商業用電價格,高於民用。”一位社區工作者説,“不過有些小區物業代收電費,物業公司有一定的議價權,可以低價向第三方服務商賣電,這樣就可以讓充電樁充電價格稍低一點。”
讓居民充電少花錢,各地進行了多種探索。
濰坊市奎文區推廣平價、折扣充電,指導物業企業採取自主購買、合作共建、公共收益補貼等形式,確保居民充電價格最高不超過0.5469元/度的民用電價格。淄博市張店區馬尚街道于小村,由村集體出資,每棟樓配一個大停車棚,設有插座,可以充電,每個充電位分配到戶,畫上車位線。充電約0.1元/小時,村委會與物業談判,壓低價格,讓利於民。
作為奎文區高檔社區的代表,寶通陸號小區今年新建車棚8個,引進第三方投資充電樁,收費標準為0.12元/小時。與第三方按市場價0.2元/小時簽訂購買合同,中間0.08元/小時的差價,由物業公司貼補。
物業墊錢,是在做賠本買賣嗎?昌大物業寶通陸號小區項目經理孫魯濤直言:“現在看物業公司是在賠錢幹這個事情,但長遠看,電動車停放充電安全問題解決了,居民幸福感提高了,交物業費自主性、積極性也會提高,可以説是一件雙贏的事。”
智慧安防,大勢所趨
小區居民電動車停放,主要由物業來管。“不好管!”一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説,“我們人手有限,不可能每天下班時間派人到所有單元門口蹲守,不讓業主推車進樓。而且即使有工作人員勸阻,還是有人不聽。”物業發揮的作用,只能是提醒和勸導。
如果電動車集中到車棚充電,安全隱患也就轉移到了車棚,車棚充電樁安全性至關重要。而記者在採訪中看到,絕大多數車棚消防等安全設備較簡易。
網友點讚的電動車禁入系統,記者在濰坊採訪時也體驗了一把。在奎文區,全國首個電動車停放充電智慧管控區正在建設當中,梨園街道後欒花園是第一批試點小區之一。
“電瓶車禁止入內!電瓶車禁止入內!”記者推著業主的電動自行車靠近5號樓2單元門口,禁入警報立即響起,“入侵”的視頻畫面也同步推送到了物業管理人員的手機上,樓號、單元號、時間等資訊準確、詳細。
被“勸阻”後,往東走50米,就到了新建的“電動車平安驛站”。停車將充電器插入充電端口,掃描二維碼,選擇充電模式就可“立即充電”。充電端口的使用情況同步更新到“民心寶”智慧充電樁雲平台中,用戶切換至“正在充電”界面,充電功率、充電時長、用電度數等實時資訊一目了然,並可隨時遠端控制停止充電。
後欒經濟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後欒物業董事長王健告訴記者,這些智慧充電樁是物業自己投資安裝的,與普通充電樁不同,它們的“內芯”是4G物聯網卡+自研智慧晶片,能夠自動檢測電動自行車的功率和余電情況,兩輪、三輪、四輪電動車都可以匹配。充電時一旦發生溫度異常,充電樁的煙感系統會自動報警、自動斷電,並第一時間將預警資訊推送給物業管理人員。物業通過智慧物管融合平臺,可根據小區智慧充電樁的數據資訊與電動車禁入系統的實時警報進行快速處置。
車棚“規劃圖”
如何變“施工圖”?
5月20日開業的國網山東電動汽車濟南中心展廳內,展示著國網山東自主研發的“齊魯e換”社區電動自行車換電項目。“用戶騎行過程中電量不足時,在App上找到附近的換電櫃,掃碼換電全過程不超過30秒。”國網(山東)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發展安監部客戶經理陳卓介紹,“電池有48伏和60伏兩種,價格分別為每次2元和3元,分別能跑30公里和50公里。”基於智慧BMS模組、AI+大數據分析監測、智慧消防系統,這種換電模式能消除火災隱患。
智慧換電櫃模式目前還是“小眾”選擇,從電動車安全停放的難題中突圍,還是要從車棚和充電樁的建設著手。
2018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品質監督檢驗總局聯合發佈的《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明確提出:非機動車停車場按照每套住宅1輛-2輛配置;停車場面積按照0.8平方米/輛-1.2平方米/輛配置,停車庫面積按照1.5平方米/輛-1.8平方米/輛配置;電動自行車比較多的城市,新建居住街坊宜集中設置電動自行車停車場,並宜配置充電控制設施。
“這個標準是2018年才開始實施,所以很多現在已經交付的新建小區也沒有趕上新規。此外,它的標準大多不是強制性條文。”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一位城鄉規劃專家告訴記者。
各地規劃,又有差異。記者查閱發現,現行的《淄博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中,住宅建築停車位最低控制指標,非機動車一類居住用地為1.5輛/戶,二類居住用地為2.5輛/戶。在《濰坊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導則(2018版)》中,非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則按建築面積分類,戶均建築面積大於140平方米,每戶0個車位;戶均面積90-140平方米每戶0.5個車位;戶均面積小于90平方米每戶0.5個車位;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集體宿舍每戶1個車位。
車棚“規劃圖”不是“施工圖”。某房地産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建電動車棚不需要走規劃流程,按需要建就行。”記者採訪中發現,由於缺少對非機動車棚配建標準的強制性規定,車棚建設面積往往“缺斤短兩”,一些在建小區中,依然存在尚未配建非機動車車棚的情況。
而在已建成小區,多名物業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小區新建車棚不需要辦理許可手續,設置充電樁也不需要報批、驗收,物業選定即可。
目前充電樁樣式繁雜,記者採訪中在不同小區,沒有見過同一品牌的充電樁。記者了解到,由於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尚無國家標準,産品製造商往往是通過制定企業標準的方式,確定該産品的某些性能指標。快速擴張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會不會造成新的安全隱患?
“想要廣泛地解決非機動車的停車、充電問題,要有一個整體管理辦法進行指導約束,各地再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把問題解決。”前述山東建築大學城鄉規劃專家表示,給電動車找個“家”,最終還需系統發力。(圖/文 大眾日報記者 陳巨慧 于新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