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沙煮鹽”的傳説,在膠州灣北部紅島一帶流傳至今。史學家將此地視為中國海鹽業的開端,也有“鹽宗”一説。説起海鹽,靠海吃海的青島人並不陌生,然而這看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自然饋贈,背後卻飽含曬鹽人的辛勤和汗水。經過近2個月的海水蒸發,眼下,山東青島城陽區河套街道羅家營海域的千畝鹽田已經結出白色晶體,春鹽收穫季自此拉開序幕。
迎著一輪朝陽,工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此時海水蒸發量小,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收成,他們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搶收整整12畝的精細鹽産鹽田。6人成組,“一”字排開,曬鹽工們人手一柄木質推板,將沉在水底的白色晶體向一側裝袋區推送。
純人工的收鹽方式,是一種古法傳承,更是海鹽品質的保證。古法曬鹽,要經過納潮、制鹵、結晶、收鹽四大工序,每道工序都十分講究。因此,鹽場採水並非隨用隨取,而是選擇每年的春節前後採集海水,因為那時的海水水質最為潔凈。之後將海水引入沉澱池,完全靠風吹日曬,自然蒸發結晶,待海水鹽度達到26度,才能達到收鹽的標準。
53歲的徐奎鵬,出生在這片鹽灘,從祖父那輩開始便守護著千畝鹽田,傳到他手裏已經是第三代。靠曬鹽為生,在別人眼中是“清水撈白銀”的美差,但背後的辛苦只有曬鹽人自己知道。作為東風鹽場的副經理,除了抓安全生産和鹽品品質,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極端天氣,因為一場沒有防備的降雨,很可能就會毀掉一池子的海鹽。
改革開放初期,井鹽、礦鹽在國內被大量開發利用,因為其産量高、價格低廉,迅速佔領市場,嚴重擠壓了海鹽的生存空間。在鹽業實行國家管控的年代,鹽的主要用途為工業生産,因此營養價值高的海鹽沒了用武之地。
2017年1月1號,隨著全國鹽業改革大幕拉開,長達2600年的鹽業專營自此打破,東風鹽場也迎來希望的曙光。之後的幾年,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調整産品品類,從粗放的工業用鹽到更加精細的食用鹽。通過重拾古法曬鹽工藝,讓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海鹽重新走上百姓餐桌。如今,讓他欣慰的是,鹽業博物館正在以東風鹽場為基地進行籌建,古法曬鹽的工藝和文化也將擁有傳播載體,世代相傳。
青島臺 宮辰 趙蓓 李佳鑫 青島城陽融媒 穆軍 閃電新聞編輯 方蕾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