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一場春雨過後,記者驅車沿著蜿蜒的盤山路來到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魯子峪村。雨後山村霧氣繚繞,花紅柳綠更加明艷。不時有遊客三五成群地穿梭其中,或登山賞花,或駐足拍照,為寂靜的村莊增添了幾分熱鬧。
在魯子峪村蕓弘山房民宿的養殖基地裏,村民侯言道正在給雞喂飼料。“俺老兩口都在民宿打工,兩個人一月能掙兩千多,真不孬!”老侯樂呵呵地説。
記者了解到,年過半百的侯言道夫婦均是殘疾人,從前靠低保和貧困戶補助過日子,生活十分拮據。2017年,魯子峪村建起了民宿,專門給他們安排了崗位,老侯夫婦在家門口就業,終於摘了窮帽。
魯子峪村是個典型的山區村,也是省定貧困村。全村170戶456口人,貧困人口占到近一半,脫貧壓力大。2017年,村裏依託自然優勢,成立魯子峪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通過整合扶貧資金300多萬元,對租用村民閒置的舊房子、破院落進行集中修繕翻新改造,建起了蕓弘山房民宿項目。老屋舊房華麗變身為山區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小民宿”成了鄉村振興“大産業”。
“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都上萬,一年還有兩次分紅,目前已實現帶動村民就業70多人。”魯子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侯言緒告訴記者,去年民宿客流量在5000人次左右,實現鄉村旅遊收入超過100萬元,比前年增加了一倍。客流量不斷增加,老百姓還能多賣些土特産,又增加了一塊收入。
如今,魯子峪村的蕓弘山房已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網紅點,入春以來遊客不斷。
魯子峪村只是太河鎮發展民宿文旅産業、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太河鎮地處淄川區東南部,下轄95個行政村,戶籍人口5.7萬,與青州、沂源、博山、臨朐等四區縣交界,森林覆蓋率達46%,淄博市最大的水源保護地——太河水庫正坐落于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隨著太河鎮鄉村旅遊的持續升溫,大量遊客涌入東部山區,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成為廣大遊客的首選,民宿産業前景看好。按照“兩山”轉化思路,太河鎮以“生態+”積極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優勢,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有條件的村莊採取入股、出租等方式,把閒置破落的農家院統一收儲管理,集中打造高端民宿。通過這一舉措,既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頸,盤活了閒置土地和房屋,又擴大了旅遊發展規模並提高了層次,活了資源,綠了河山,富了農民。
如今,太河鎮已興辦特色主題民宿30余家,擁有床位800余個,佔到淄川區民宿床位總數的40%。該鎮生態旅遊業累計為2.3萬名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讓2400余人成為“股東農民”,帶動脫貧人數超全區脫貧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去年底,太河鎮獲評省級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下一步,我們將以爭創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為目標,聯合上海景域驢媽媽集團編制峨莊片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不斷豐富全域旅遊要素,讓旅遊、寫生、民宿、康養等産業成為太河鎮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太河鎮鎮長王世棟説,他們要發揮潭溪山、叮咚小院、蕓弘山房等旅遊企業的引領作用,吸引更多農戶參與到文旅産業發展中。太河鎮將緊緊圍繞産業培育和升級兩個關鍵環節,全面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産業”,確保産業振興“開花結果”。(大眾日報記者 楊淑棟 通訊員 閆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