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強調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是強鏈補鏈、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力量。記者從山東省工信廳了解到,近年來山東不斷集聚要素資源,優化服務保障,“專精特新”發展勢頭良好:在工信部今年發佈的兩批支援重點“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全省有157家企業入圍,獲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3.17億元,企業數量和獎補數額均居全國首位。
把握“專精特新”培育規律,山東建立起創新型初創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培育工作納入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17個成員單位專題會重要議題。目前,濟南、青島、煙臺等9個市均設立專項財政獎勵資金支援中小企業走實走好“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全省先後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66家;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數量居全國第三,佔總數的7.6%。有效期內的342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營業務佔比平均達到80%,100%通過現代企業管理品質體系認證,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産品1500余項。
煙臺顯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液晶和OLED材料全産業鏈的企業,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00余項,其中已授權38項;淄博智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準,今年4月8日在科創板上市……突出“四新”發展方向和創新能力導向,山東對培育企業的成長性指標、科研專利指標、轉型升級指標等設立標準、明確路徑、定實措施,推動企業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統計顯示,全省國家級14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90%以上屬於《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重點領域或製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産業領域,技術和産品屬於關鍵領域補短板或填補國內國際空白的達92%,平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0項以上,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佔比平均超過6%,成果轉化及應用項目平均達9個;全部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持續創新發展有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據介紹,目前山東對專精特新企業實施“建檔入庫”精準幫扶,已組織5929家優質中小企業和培育企業入庫培育,針對認定和培育企業在創新、人才、融資、市場等方面的問題短板,集聚政府和市場的優質要素資源,協調對接各類專業化服務平臺。今年6月省工信廳還聯合中泰證券、省新動能基金公司共同推出“泰山登頂”計劃,通過全面打通企業上市融資發展的渠道路徑,進一步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速度成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