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停車難”已成為近年來城市共性難題。傳統意義上的停車場已難以適應當下停車需求,如何構建城市停車新生態,提升城市停車建設管理能力,是目前城市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青島通過理順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加大停車設施建設、探索機關事業單位停車泊位共用等方式,持續不斷增加停車泊位供給,多措並舉加強停車管理,科技創新發展智慧停車,力求破解停車難題。
來自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市計劃開工建設37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1.7萬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已完成主體施工32個、泊位1.6萬個,其他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已陸續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184個,泊位1.25萬個,計劃本月中旬開放單位增至360余個,提供泊位近2萬個。
體制機制和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為了補齊城市停車供給短板,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公安部、住建部4部委聯合發佈《關於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居住社區、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停車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其實,在破解停車難題方面,我市早已開始積極行動。2019年,為理順體制機制,市政府將原有的停車設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調整為建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開始牽頭停車場規劃、建設工作。2021年6月,市政府成立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分管領導靠前調度,34個停車相關部門單位作為成員單位分工協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規劃建設、疏解治理、管理執法、政策支援和難點堵點治理5個攻堅專班,圍繞停車設施建設、公共交通疏解、停車違法治理、停車政策支援、停車難點堵點破解等重點工作進行突破。各區(市)參照成立領導小組和攻堅專班。
隨著國家最新《意見》的出臺,今年7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出臺了《關於印發青島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和停車建設管理的最新要求,重新調整和明確了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並以五大攻堅專班為基礎,構建了運作有效的工作機制。
“停車亂、停車難”問題是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也是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面臨的一項攻堅任務,需要全體市民積極參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近年來,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我市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摸清底數,找準問題關鍵,積極學習借鑒兄弟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探索一套符合青島實際的政策體系。
2020年3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按照“管理屬地化、建設市場化、運營智慧化、監管法治化”的總體思路;為落實《實施意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制定了《青島市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明確了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流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制定了《關於對公共停車場建設及聯網管理進行資金獎補的通知》等文件,財政部門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産業環境。
近2萬個共用停車位將向市民開放
前不久,位於老城區的聊城路停車場正式開工建設。未來,這裡將計劃打造一個地下四層,停車泊位超過360個的停車場。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緩解老城區停車難題,有效改善周邊的交通條件和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
近年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始終堅持規劃引領,結合“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需要,分步推進實施,進一步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尤其針對停車位“吃緊地帶”,做到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如中山路歷史城區周邊項目,濟南路停車場已建成投入使用;李村路停車場主體完成;禹城路平原路通道打通項目完成50%,計劃明年5月完工;六街口綠地地下停車場正在進行土方開挖,計劃年底完成主體結構;龍山人防停車場已按計劃開工,計劃明年8月完成;地鐵樞紐在前期完成5個P+R停車場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又建設完成了火車北站P+R停車場,新增泊位300余個,社會反響良好;閒置十餘年的“湛山大坑”已建成廣場公園與地下停車相結合的公共設施,得到了好評。
“以前下班得在路邊搶車位,現在能停到家門口的政府部門停車場,真是方便多了。”近期,和丁女士有同樣感受的青島市民不在少數,這源於我市推出的一項便民利民政策: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設施面向社會進行錯時開放共用。
今年以來,為更好地發揮公共資源的社會效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科學研究城市停車資源,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停車設施開放共用,打出了共用停車“組合拳”,讓百姓停車更方便、更文明。
7月份以來,市政府、各區(市)政府帶頭表率,率先開放了市、區(市)政府大院停車場;各市直部門、各區(市)政府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面摸排梳理轄區內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按照“成熟一批、開放一批”的原則,分批次對社會錯時開放共用。除涉密等不適合開放共用的原因外,全市360余個符合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計劃于12月中旬全部開放共用,提供泊位近2萬個。
目前,我市已開始籌劃城市級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尤其以共用停車為試點,將於2022年逐步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停車設施智慧化改造,逐步優化升級共用停車服務。預計到2024年,我市將逐步推進商場、酒店、寫字樓等經營性停車場聯網共用,同時進一步探索推動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閒置停車資源面向周邊市民錯時共用。
未來三年,青島計劃這樣破解“停車難”
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停車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和停車設施開放共用工作力度,多渠道增加停車泊位供給,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推動停車設施建設高品質發展。
一是結合實際需求和前期規劃,合理科學建設停車設施。充分挖掘地下空間、閒置土地潛力,不斷加強與園林綠化、城市景觀等人居環境的協調,積極推動地下停車場以及立體停車、機械式停車設施建設。計劃三年內建設120余個公共停車場、泊位5萬餘個,建設11個公交場站、泊位約1000個。
二是進一步推動全域停車資源開放共用。建立完善全社會停車設施共用機制,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域停車設施開放共用,多渠道增加停車泊位供給,緩解停車設施供需矛盾。計劃2022年完成全市300個機關事業單位共用停車場智慧化改造,完成200個商場、酒店、寫字樓經營性停車場、7萬個泊位開放共用,結合“智慧物業”,鼓勵引導居住小區停車設施錯時開放共用,探索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2023年完成200個商場、酒店、寫字樓經營性停車場、7萬個泊位開放共用,完成全市30%居住小區停車設施錯時開放共用;2024年完成50%以上的住宅小區停車設施錯時開放共用。
三是進一步完善停車産業政策,優化産業環境。鼓勵停車産業化發展,建設部門制定停車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公安交警部門加強違停執法,推進修訂《青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建立完善“全市一個停車場”智慧停車平臺;發展改革部門優化調整停車價格政策;規劃部門制定容積率獎補和土地供給政策等。通過一系列鼓勵政策,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管理運營,不斷促進資訊技術與停車産業深度融合,確保停車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形成城市停車規範有序,依法治理、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不斷優化完善停車産業營商環境,為現代城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停車建設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交通執法、城市治理、價格政策等各方面息息相關,需要科學分析、綜合施策、長效管理。相信通過全市多方合力,城市交通環境必將大幅改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逐步完善,逐步讓“停車難”不再難,進而助力城市品質不斷改善提升。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