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四五”再建停車位5萬個
今年計劃新建37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1.7萬個,已完成主體施工26個、泊位1.5萬個
在位於青島老城區的李村路停車場項目建設現場,伴隨著機械轟鳴聲,建築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分工作業,現場建設勢頭強勁,目前項目已主體完成,全面向“年底投用”的目標發起衝刺。
一直以來,“停車難”都是困擾城市發展的難題,也是令廣大群眾頭疼的“煩心事”。青島大力推進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調整體制機制,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週密部署,各相關部門同向發力,從有效利用城市空間資源新增停車位、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開放停車位、打造智慧停車等方面,密切協作、通力配合,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加快構建“全市一個停車場”。
記者在日前召開的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第一次會議上獲悉,我市今年年度計劃開工建設37個公共停車場,新增泊位1.7萬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其中完成主體施工26個、泊位1.5萬個,其他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十四五”期間,計劃再建設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
今年老舊小區周邊新增泊位5200個
根據普查結果顯示,我市中心城區(六區)小汽車保有量160萬,現有小汽車泊位187萬,比值為1:1.17,基本滿足規範要求,但區域性、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是基本泊位存在較大缺口。我市中心城區基本泊位128.3萬,滿足率為80.2%,缺口31.7萬個,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和201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此外,醫院、商業區等部分重點區域停車也較為緊張。
針對“吃緊地帶”,需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據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老城區停車難問題,首先要加大公共交通供給,並鼓勵非剛需群體搭乘公共交通出行;對於重點區域要利用零星邊角地塊以及地下空間建設立體停車空間;此外還要發動有條件的單位錯時開放共用停車設施。
著眼老舊小區周邊區域,今年我市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力度加大,完成老舊小區周邊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12個,新增泊位5200個,緩解基本泊位缺口。重點區域停車難均有破題舉措,如中山路歷史城區周邊項目,濟南路停車場已建成投入使用,李村路停車場主體完成,禹城路平原路通道打通項目完成50%,計劃明年5月完工,六街口綠地地下停車場正在進行土方開挖,計劃年底完成主體結構,龍山人防停車場已按計劃開工,計劃明年8月完成;前期在地鐵樞紐完成5個P+R停車場(即換乘停車場)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又建設完成了火車北站P+R停車場,新增泊位300余個;閒置十餘年的“湛山大坑”已建成廣場公園與地下停車相結合的公共設施。
為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停車位,我市對重點醫院和周邊資源進行深度挖潛,除了在有限的區域內做繡花功夫,解決醫院停車難問題還需要做到建管並舉。近日,市婦女兒童醫院等多家醫院陸續宣佈取消免費停車,這意味著青島醫院將迎來收費停車時代,通過發揮價格杠桿調節靜態交通的作用,降低入院車流量,進而緩解停車難題。據悉,目前我市已制定醫院停車累進階梯式收費政策,並開始試行。
打造青島城市停車“一張網”新格局
“以前下班得在路邊搶車位,現在能停到家門口的政府部門停車場,真是方便多了。”近期,和丁女士有同樣感受的青島市民不在少數,這源於我市推出的一項便民利民政策: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設施面向社會進行錯時開放共用。
據悉, 繼今年7月我市首批向社會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設施至今,我市已陸續開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184個,泊位12500余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市“停車難”問題。
“我市按照‘成熟一批,開放一批’的原則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開放共用。同時我們呼籲廣大市民朋友遵守共用停車場相關管理規定,遵守停車場錯時共用時間規定,按照場內引導標識規範停車;不得損壞停車場內公共設施,如有損壞應承擔相關賠償責任;對不遵守停車場管理規定的,或兩次(含兩次)以上違規停放、不按規定駛離且拒不整改的車輛,將納入黑名單,不再享受共用服務政策。”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市公安局綜合運用“智慧交通”“大數據”,分析出全市老舊城區、學校、醫院、景區、商圈周邊等69處停車熱點難點區域,確定了109條重點管控道路開展專項整治,共查處違法停車行為27.7萬餘起,清理違法佔用道路的地樁地鎖等雜物2292個、“僵屍車”114輛。
“市場能做好的交給市場去做”,解決停車難問題亦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運用市場手段,讓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能夠高效與快速彌補公共投入不足和滯後的短板。
為加快“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今年青島組建青島靜態交通公司,由青島華通集團聯合市政空間集團、財通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成為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全市公共停車資源的平臺類企業,進而著力打造青島城市停車“一張網”新格局,真正讓“停車難”不再成為百姓煩心事,助力城市品質不斷改善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通訊員 王濤 歐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