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青島:老樓“穿新衣” 6年減少碳排放近37萬噸
發佈時間:2021-04-20 17:40:11 | 來源:青島日報 | 作者:王冰潔 | 責任編輯:高靜

  原標題:建築節能歷經3次試點,形成“政府引導,先幹後獎,居民自治”的市場化改造“青島模式”,探路綠色城市建設——老樓“穿新衣”,6年減少碳排放近37萬噸

位於膠州市的一小區經過改造後“煥然一新”。

  綠色是發展的大勢所趨。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日益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熱點,一場乘勢而上的能源革命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熱潮正在加速掀起。作為推動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傳統建築行業也正在這一目標倒逼下加速變革。

  “為了實現青島市的低碳發展規劃目標,我們需要對超過500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築進行能效提升,目前建築改造工程已經完成過半。”這是在前不久線上召開的“C40中歐綠色與包容復蘇市長對話會”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劉波向與會的中歐城市代表作出的部分介紹。

  這次對話的緣起要追溯到2018年9月,彼時,青島市節能保暖工程項目順利入選“C40中國建築項目”,成為該項目的四個試點城市之一。過去三年裏,青島市創新性地採用“先幹後獎”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節能服務,使得建築節能改造大規模鋪開——2018-2020年間青島市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1813萬平方米,提升了約5000棟老舊建築的居住品質,惠及居民22.6萬戶,實現節能量7.75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22.26萬噸。

  節能改造雖是好事,但要大規模鋪開並不容易,面臨諸多現實障礙。青島自啟動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工作以來,按照“摸索、試點、總結、推廣”的思路,前後進行了三次試點,終於走出了一條依託市場和群眾、具有青島特色的可持續改造新路徑。據悉,今年青島市還將實施至少22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讓更多的老舊小區居民住上“冬暖夏涼”的節能房,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三輪試點”破難題

  2008年,青島首次啟動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工作。當時,和其他絕大多數北方城市一樣,青島也按照國家獎勵政策給予一比一的配套資金,但資金缺口普遍較大。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第一輪試點主要面向原産權單位統一、經濟條件較好的企事業單位宿舍樓,嘗試通過“原産權單位出一塊、居民拿一塊、政府補一塊”的方式籌資。

  “實際上,青島住房商品化改革時間較早,宿舍樓産權都已屬於職工個人,其中又有很多房屋産權經過變動,不再屬於原單位職工,原産權單位普遍缺乏出資意願,導致居民要承擔全部缺口資金,出資壓力較大,造成改造推進困難的局面。”青島市建築節能與産業化發展中心主任李毅介紹説,因而在當時,每年僅能改造不到13萬平方米,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的改造需求。

  之後青島啟動了第二輪試點——選擇在市北區錯埠嶺一小區、李滄區邢臺路周邊社區約3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進行保溫改造,資金來自財政投入。由政府買單可以説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解決了居民資金負擔重的問題,但也帶來了政府投資項目手續繁瑣、財政壓力大的問題。此外在政府投資模式下,保溫改造自上而下推進,難以體現居民的真實改造意願。

  如何平衡政府和居民的出資和權利、簡化節能改造實施流程,成為當時青島亟須破解的難題。在此背景下,青島市在山東省內率先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了探索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於市場化運作的節能新機制,其實質是以節約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改造成本的商業模式,多用於政府辦公樓、商場、酒店和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築類的節能改造。基於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借鑒和創新,青島于2014年在市南區善化路區域和市北區保兒東山小區展開了第三輪試點。

  “與以往居民或政府主導的改造模式相比,青島新的市場化模式在於強調政府、市場和群眾的三方協作——政府、居民作為受益方合理分擔資金,企業代表居民實施改造,居民自治發起改造的做法取得明顯成效。”李毅告訴記者。在試點基礎上,青島陸續出臺了多項配套管理文件,明確了實施流程、建設程式、管理體系、獎勵標準等要點,在政策、措施、組織以及工作程式等方面為市場化改造模式的有序展開提供了保障。

  “青島模式”探新路

  走進商水支路片區,路邊的一排排老樓粉刷一新,在悅目的黃棕色襯托下,30多年的老樓再度煥發光彩。“老樓外墻貼上保溫層後,冬天室內溫度提升了3-4攝氏度,還粉刷了新塗料,好看又實用。”市北區洛陽路街道項城社區主任龔大偉説。龔大偉所説的變化來自於去年社區進行的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老樓外墻貼上了6釐米厚的保溫層,不僅冬暖夏涼,還能大幅減少燃煤消耗和粉塵排放。

  如今,青島已有為數不少的老樓“穿上新衣”,與此同時,“青島模式”也得到廣泛認可——通過三輪試點,確定了“政府引導,先幹後獎,居民自治”的市場化改造新路徑。詳細來説,首先,政府“變補為獎”做引導,受益居民適度出資。政府將以往針對企業採暖成本虧損部分的“補貼”,變為鼓勵企業參與改造的“獎勵”,利用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改造市場。對於居民自有的門窗改造和超出政府獎勵範圍的費用,由作為直接受益方的居民承擔,從而建立起政府和居民合理分擔費用的籌資機制。

  其次,政府投入由“一次投入”變為“先幹後獎”。青島實行“企業先行投資改造,政府後期分十年獎勵”的投入方式,改造前期投入大部分由企業承擔,從而可有效減輕財政當期支出壓力,推動更多建築的改造。同時,政府由一次性投入變成十年分期付款,對於企業而言,如果改造品質不好,就無法拿到預期的財政獎勵,從而督促企業做好做優,達到“獎優罰劣”的目的。

  最後,發揮居民自治作用,由“替民做主”變為“由民做主”。改造項目由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首先全面徵求居民改造意願,按照物權法規定業主戶數達到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後,經所屬街道確認後提交區級主管部門,區級主管部門根據工作計劃並統籌考慮居民意願、建設年代、樓院整治和財力狀況等情況,進行審核確認。經確認後,由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自行委託實施單位進行改造。

  通過此路徑,青島市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快速打開局面。2015-2020年,青島累計完成建築節能改造約2700萬平方米,按每戶80平方米計算,受益居民約34萬戶。據測算,2700萬平方米老樓改造後,每年可節約標煤13.8萬噸,減少碳排放36.7萬噸、二氧化硫2200噸、氮氧化物2064噸、粉塵1316噸,綜合效益顯著。

  日前,青島市獲批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此試點將成為推動青島城市建設發展模式轉型、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的新契機。作為創建綠色城市的重點任務目標之一,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工作也會持續發力,“十四五”期間,青島市計劃繼續按照每年200萬-500萬平方米的改造規模推進,進一步提升群眾居住環境品質,也讓城市繼續向“低碳”方向邁進。

  新建和既有建築 “兩手抓”

  有專家認為,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建築業要做到控增量、減存量,從建築能源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發力,既要保供給,又要減排放。如此看來,推動建築行業減排、大力發展綠色建築顯得尤為重要。

  “綠色建築是綠色城市發展的一個直接載體,兩者相輔相成。要實現建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就要在新建和既有建築全壽命週期貫徹節能低碳綠色理念。”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説。因此,在持續不斷地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同時,青島市還在源頭上進行控制——推動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建成綠色建築,將綠色建築發展指標列為土地出讓的必要條件,鼓勵建設高品質節能建築。

  在前不久印發的《青島市推進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提到,青島市城鎮新建建築要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準,積極發展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紮實推進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和公共建築能效提升,支援節能服務企業和用能單位採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改造。

  “低碳、節能、綠色是建築領域未來的一個不變的主題和發展方向。下一步,青島市將在紮實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同時,明確各類新建建築的‘綠色星級要求’,全面提升青島市新建建築的綠色化水準,確保做到新建和既有建築‘兩手抓’。此外,建築領域的節能減碳還離不開公眾的參與,未來我們還將集中展示建築節能的新技術和新材料,不斷向社會大眾傳遞節能環保理念,從而共同推動‘零碳’時代早日到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説。(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熱點新聞
滾動
煙臺市首個居民區充電示範點建成投運
青島114個項目入選“省重點” 項目覆蓋13條産業鏈
淄博全力打造三大平臺 助力“中國膜谷”建設
濟南吹響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衝鋒號
青島防疫物資企業加速“出圈”
總投資1258億元!淄博市春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拔頭籌”
濟南這些地段要拆遷徵收 快看有你家嗎?(附位置清單)
濟南拆違後有證的商鋪租金漲五成
房産證“下崗” 5月1日起頒發不動産權證書(圖)
房子被查封狀態不允許買賣 如刻意隱瞞或構成犯罪
房東隨意進出90後女租戶房間 稱“有本事買房別租”
張鐵林北京豪宅曝光 張鐵林的收藏品值多少錢?
+更多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積極深化東西部協作 山東內蒙古攜手育黑牛
積極深化東西部協作 山東內蒙古攜手育黑牛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新泰新甫山300余畝芝櫻花海醉遊人
新泰新甫山300余畝芝櫻花海醉遊人
青島新添雲端視角 海天文旅重觀島城
青島新添雲端視角 海天文旅重觀島城
山東平度:特色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平度:特色種植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