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嶗山區發佈轄區樓宇經濟大數據:今年以來,嶗山區稅收過億元樓宇新增9座,總數達到35座,平均每平方米年稅收為8500元。而在這35座億元樓中,7座代表著青島樓宇經濟“峰值”的十億元樓平均每平方米年稅收更是達到了3.15萬元,數量較去年增加了4座。激活樓宇經濟發展的強引擎,在嶗山“寸土”足可生“鬥金”。
用“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句話來形容嶗山的樓宇經濟再貼切不過了。20多年前,嶗山區加快推進樓宇載體建設,彼時的樓宇經濟還只是簡單地扮演著硬體載體的角色,為1.0版本。10多年前,嶗山區開始向空中要效益,招引了一批銀行、保險等領域的區域性總部落戶樓宇內,嶗山的樓宇經濟具備了招商引資功能,進階2.0版本。自2020年以來,嶗山區重構樓宇經濟形態,組織實施“樓宇經濟突破行動”,將城區發展空間由平面拓展成立體,邁入樓宇經濟3.0版本,從而引領城區發展的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來自嶗山區智慧樓宇服務平臺的數據顯示,海爾·雲谷項目一期9棟樓宇,已經誕生了4座億元樓,其中一座樓宇稅收更是超過10億元,園區總稅收達25億元左右。在該園區已經入駐的九大物聯生態總部中,包含了河鋼新材、德才裝飾、海爾金控、海納雲、日日順等各自産業領域裏的佼佼者。在海爾·雲谷,大型企業利用産業凝聚優勢勇立潮頭,中小型企業則依靠海爾·雲谷的內部企業生態資源,通過加入海爾物聯網的生態圈和智慧生活産業鏈群,實現創新、開放、共贏。
海爾·雲谷億元樓的集聚效應只是嶗山區樓宇經濟的一個縮影。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嶗山區正以樓宇經濟這棟空中“黃金屋”培育“四新”經濟增長極。對標《商務樓宇等級評定規範》提升樓宇品質,通過智慧樓宇服務平臺為樓宇“精準畫像”,嶗山根據産業發展結構適時調整樓宇入駐企業,以工業網際網路為驅動,微電子、虛擬現實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為引導,積極探索佈局“都市型高層工業”的發展路徑,促進金融、科技等産業要素、業態跨界融合,推動樓宇經濟向著3.0 PLUS版本迭代升級,在一座座樓宇上加快打造“四新”經濟集聚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