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 > 要聞 > 正文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稿源時間:2018-05-22 15:57:20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志祥 袁志康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5月20日晚,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義和居委會(老北鎮黃河大壩堤根下)發現一清朝嘉慶年間石牌坊。此 "大清嘉慶十二年旌表節孝侯廷對妻趙氏坊 "在被掩埋前,就已殘缺上部和一側以及石獅等,但牌坊的形制規模和雕刻工藝都屬上乘。

  中國網山東5月22日訊 5月20日晚,山東省濱州市北鎮街道義和居委會(老北鎮黃河大壩堤根下)發現一清朝嘉慶年間石牌坊。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此"大清嘉慶十二年旌表節孝侯廷對妻趙氏坊"在被掩埋前,就已殘缺上部和一側以及石獅等,但牌坊的形制規模和雕刻工藝都屬上乘。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據也到達發掘現場的濱州地方史專家潘鈞國推斷,此牌坊被埋的原因,應是因清咸豐五年作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黃河奪佔大清河河道之後,在此築堤所致。而且不是一次性掩埋,似應是幾次在黃河防汛的緊要關頭將堤壩加高,壩基隨之加寬……如此將位於堤背的這一牌坊逐次深埋于堤根之下,直至今天被再次挖掘出來,方又重見天日。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此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石牌坊的掩埋和出土位置,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黃河奪佔大清河河道,經濱州入海以後,因屢屢氾濫,對濱州地形地勢造成的巨大改變,不得不感慨時空之滄桑。

  牌坊所在的北鎮,是從北朝時形成的一座較大聚落,以地處濟水(又名大清河)和蒲臺縣城以北而得名,曾是古濟水下游一座著名的水旱碼頭。

  牌坊正面向南,原本立於老北鎮鹽店街南口。與出土的石牌坊一堤之隔,就是中國僅存的古四瀆之一的北瀆一一濟水的一段古道,如今是濱州市的風景區之一。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山東濱州發現嘉慶年間節孝牌坊:對研究濱州歷史有重要價值

  濱州市濱城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劉海濤在現場説到,自牌坊發現時文物所工作人員便及時查閱了地方誌,但沒有找到相關人物的歷史資訊,接下來會繼續核實族譜,進一步考證。劉海濤説,牌坊的總體規格較高,應該是當時官方特意樹立的,有很大的文化價值。至於牌坊出土後的安置工作,劉海濤表示,會運送到杜受田故居(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讓更多遊客感受它的文化底蘊,但受損部分需先進行修繕。(張志祥 袁志康)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