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關手機睡吧!熬夜=熬命 5個心源性猝死者中年輕人佔倆

稿源時間:2017-07-10 08:48:13  文章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紅紅zhanghonghong
【摘要】日前,浙江一名年僅26歲的麻醉醫生猝死在宿舍,在那之前他經常加班,還連續通宵夜班,這件事再次引發人們對過勞死的關注。“熬夜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造成心源性猝死。

  日前,浙江一名年僅26歲的麻醉醫生猝死在宿舍,在那之前他經常加班,還連續通宵夜班,這件事再次引發人們對過勞死的關注。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熬夜加班、通宵遊戲和習慣性晚睡等不良習慣,都在進一步吞噬人們的睡眠時間。專家説,熬夜和過度疲勞都會增加猝死的風險,想要遠離死亡就應該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加班一天只睡倆小時

  感覺“身體被掏空”

  今年31歲的陳希平,是省內一名建築設計師,工作八年的他早已習慣了加班。“晚上十點能回家就很幸福了,除了工作幾乎沒有休閒時間,上一個相親對象嫌我工作太忙散了。”

  陳希平説,有一次加班幾乎三天連軸轉,平均一天只能睡兩個小時。“那時項目都擠一塊了,不到倆月的時間要完成六個。天天加班忙到昏天黑地,真的感覺到身體被掏空了。”

  連續多天熬夜加班後,陳希平開始覺得胸悶,大口大口地喘氣,還總是感覺腦袋缺氧。“心臟附近也開始疼,半睡半醒時經常喘不上氣,跟‘鬼壓床’一樣。”他明顯感覺到精力大不如從前,不僅拿筆拿不穩,腦子也混沌不清,甚至説話也結巴起來。而每次加班後的勞累,休息好幾天都緩不過來。

  “建築設計行業是猝死的重災區,身邊就有一名同行不幸猝死。”感覺自己身體不對勁的陳希平去醫院就診,好在只是工作壓力太大過度疲勞,心臟沒出什麼毛病,從那以後他便開始健身。“即使工作完不成,也要抽出時間去鍛鍊,不然真怕有一天撐不住。”

  隨著社會壓力增大和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像陳希平一樣,走上熬夜加班之路。而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的普及,“夜貓子”也越來越多。

  琪琪從上初中開始就有晚睡的習慣,十年了基本沒在淩晨2點前睡過覺,但當時她也沒覺出有啥太大的問題。大學畢業後,她進入北京一家IT公司成為一名程式員,曾連續5個月高強度加班趕項目,重壓之下她持續半年失眠。

  “記憶力變差,抵抗力也不行了,在做開發這一年,高燒了好幾次,每次39度以上持續兩三天不退,藥效過了又繼續燒。”此外,琪琪有時半夜還會心絞痛,全身總是説不出的疼痛,月經也變得紊亂。終於,她決定辭職跳槽。

  陪診的小夥醫院猝死

  此前曾連續加班多天

  據了解,猝死的麻醉醫生此前經常是“黑+白+黑”的工作模式,他在猝死之前剛值完一個夜班連白班。儘管目前對其死因仍沒有明確的報道,但業內分析其猝死與工作壓力強度過大有脫不開的關係。

  近來,猝死越來越盯上年輕人。就在幾天前,南江中學初二學生就在學校操場上打籃球時猝死。而在5月份,杭州接連發生兩起運動時猝死的悲劇,死者年齡都不過三十歲。

  “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雖然熬夜和疲勞不是導致猝死的根源,但卻能誘發猝死。”濟南市立五院急診科主任付慶元説,猝死往往發生在一瞬間,有時搶救及時也回天無力。

  前段時間該院有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在陪同家人就診時突然暈倒,在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等一系列搶救措施之下,仍沒有救回。“家屬説他生前身體挺好的,從來沒看過醫生,不過猝死前曾連續加班很多天,熬夜、出差,小夥子多次喊累。”

  付慶元説,小夥子暈倒後搶救的同時第一時間抽血化驗,他體內肌鈣蛋白升高,這正是心梗的徵兆。付慶元介紹,猝死的人大多死於突發性心臟病或腦血管破裂,能佔到三分之二左右。

  “熬夜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造成心源性猝死。”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急救中心主任醫師蔡衛東説,心臟一旦停止工作無法泵出血液供給大腦,往往在4-6分鐘後腦部就開始受損,引發腦部永久受損,甚至腦死亡。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超過50萬,每分鐘就有一人猝死。大多數猝死的年輕人患有心臟基礎疾病或者腦血管先天畸形,但往往在屍體解剖後才被發現。“像40歲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高危人群,如果持續熬夜、過度勞累,都會誘發猝死。而家庭成員中如果有猝死的,也應格外注意。”蔡衛東説。

  年輕人自以為身體好

  常忽視胸悶氣短症狀

  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就可以肆無忌憚熬夜了嗎?“長時間熬夜、壓力過大,就是健康人也會誘發急性心梗,搶救不及時極易發生猝死。”山東省立醫院急診中心主任商德亞説,短期睡眠剝奪就足以使交感神經系統緊張,並導致血壓升高、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心跳不規則等,而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先兆。

  同時,慢性睡眠剝奪還能促進高血壓、肥胖和糖尿病的發展。睡眠不足還會使機體免疫系統失調,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增加中風風險。

  據介紹,年輕人的急性心梗不同於老年人由長期心肌缺血導致的心絞痛,由於沒有明顯徵兆並不易引起重視。但年輕人恰恰缺乏“心肌缺血預適應”,更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有數據顯示,我國在心源性猝死人群中,18-39歲的青年人佔比最高,達到43%。

  “年輕人自認為身體健康,很容易忽視早期像胸部悶痛症狀,推遲就醫從而錯過最佳急救時機。”商德亞説,心梗也可能會導致手臂、肩頸、腹部或牙痛等症狀,易被誤診延誤治療。而一些慢性疲勞人群,像IT、醫生、銷售等高壓職業,都是主要發病群體。

  醫生提醒,一定要注意平時出現的胸悶、氣短等症狀。患者一旦出現昏迷、停止呼吸等猝死症狀,周圍的人一定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胸外按壓。蔡衛東説,如果能在心臟驟停四分鐘內急救,這樣醫生能有六成的機會搶救成功。

  不過,遠離死亡最重要的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煙、飲酒是猝死的重要誘因,管住嘴邁開腿很重要。”蔡衛東説,淩晨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年輕人不要經常熬夜,老年人醒後在床上先躺一會兒,儘量減少過冷、過熱刺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長期以來人類適應環境的結果。熬夜會損害身體健康,熬夜,就是慢性自殺!這點大家都知道,可做到的卻沒多少。近日,記者在齊魯晚報官方微網志做了一次關於年輕人熬夜的問卷調查,400余人參與。可以説,熬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而關於熬夜原因,工作不是首因,玩手機竟然位居第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