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之際,山東省文物局在濟南市章丘區焦家遺址考古工地舉辦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山東主場活動,活動主題是“讓考古走向大眾”,季緗綺副省長和山東大學張榮校長出席活動併為首個“山東省公眾考古基地”揭牌。活動還邀請到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伯謙,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王巍,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學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等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專家,並在10日下午舉辦了“公眾考古論壇”。
焦家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
焦家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焦家村西約800米,南距城子崖遺址4公里。遺址所處的章丘地區,屬於魯北古濟水流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龍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以其獨特的文化影響力享譽海內外。近兩年,隨著焦家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眾多的新發現表明,該區域在比龍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就是早期文明社會形成的重要發祥地。
2016年和2017年,山東大學考古與文博學系對焦家遺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房址104處,墓葬205座,灰坑近千處,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人工遺物和自然遺物。新發現房址數量多、排列有序,部分大型墓葬不僅規模大、隨葬品數量多、棺槨齊全,而且隨葬的陶器、玉器精美,很多已具禮器性質。種種跡象表明,距今5000年前後魯北地區的社會分化和等級差別已經産生並不斷強化。2017年,在發掘區南部位置發現了城墻和壕溝的線索,進一步證明了焦家遺址是距今5000年前後魯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焦家遺址作為該地區大型的中心聚落遺址,也為以城子崖為代表的龍山文化找到了重要的源頭。
目前,焦家遺址的考古發掘還在進行過程中,長期、系統的開展焦家遺址的聚落考古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對於探討魯北地區聚落結構研究、中國東部地區的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首個“山東省公眾考古基地”揭牌
活動當天,焦家遺址考古工地作為首個“山東省公眾考古基地”也正式揭牌。
考古是文物保護的基礎,是文化遺産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下,我省文物保護工作整體走在全國前列。僅從考古方面來説,五年來我省完成考古調查、勘探工作600項,調查線路近8000公里,考古勘探面積1億平方米,考古發掘面積10多萬平方米;定陶黃腸題湊漢墓等3個考古項目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考古項目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已達18次、21個項目;魯國故城等國家和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與此對應的是,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考古工作影響力的增加,人們參與文物保護和考古活動的意願日趨強烈,公眾考古受到學術界和廣大民眾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除了公眾考古教育,公眾考古研究的領域已經涉及到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文化遺産所有權、文化遺産的闡述與展示權、專業考古界與公眾之間的溝通等諸多領域。
對此,省文物局將公眾考古作為各級文物部門、文博單位的重要職能和責任,積極探索考古工作服務社會的形式和作用,組織實施了一批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採取現場參觀、模擬考古、設立公眾論壇、推出考古科普叢書和考古宣傳等多種形式,讓考古遺址成為集考古發掘、愛國主義教育、科學知識傳播為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教育基地。緊緊圍繞大遺址保護和考古工作,開展了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努力實現考古成果全民共用。全面啟動全省“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圖片展並在全省17地市同步展覽,讓考古成果進社區、進學校、進部隊、進企業,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作為具體進行考古發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等單位,也在考古發掘過程中,積極開展公眾考古活動,組織施工人員、當地中小學生及周圍村民走進考古發掘現場,設置文物保護和考古科普宣傳展板,向民眾普及文物保護和考古知識,著力提高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下一步,全省文物工作將進一步強化措施,全面加強公眾考古工作,把公眾考古作為考古發掘工地驗收、成果評選的硬性指標,推動全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項目和其他正在施工的8處重要考古工地,逐步建設成為“山東省公眾考古基地”,促進考古工作從單純科研保護向服務社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轉變,加快考古成果轉化,真正讓考古走向大眾。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