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要問題
第一,理念制約:就資源説景區。
大家一搞旅遊都先問有什麼資源,再問能不能搞個景區,這是三十多年習慣性的思路。現在情況已經變化了,首先資源的概念就變了,比如説廣東,廣東講觀光資源在全國是排在後面的,但是廣東的休閒度假資源在全國一定是排在前面的,這樣的資源不算資源嗎?
第二,重復建設,近距離低水準。
這在縣一級表現的很充分,一個縣幾個點,地理位置相同,環境相同,歷史文化相同,所以一搞幾個東西一塊搞,就形成近距離、低水準的重復建設,這對我們是個巨大的影響,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第三,項目把握,碎片化、小商亂局。
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充分體會到了這個惡果,這一個縣幾片資源急著招商引資,兩千萬這塊給你了,兩千萬那塊給他了,這種小商人是不可能達到政府的要求,所以反過來説就形成了一個狀況,拉個桿子就開始收門票,過了幾年市場起來了,覺得不行了,想把這些小商請出去,四千萬甚至八千萬往回收,這是很多地方比較普遍的狀況,大家也都意識到了,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提招大商、大招商。
第四,市場開拓,不認識,不重視。
現在叫做重視了,但是不認識,不知道該怎麼做,尤其景區還在迷戀著上電視臺,尤其是上中央電視臺,覺得能上中央臺是一種景區的榮耀,中央電視臺的旅遊廣告是給市長看的,給省長看的,不是給市場看的,現在的市場誰還看電視?更不用説看中央電視臺的電視,這沒有意義,可是大家還是在花冤枉錢。
第五,配套發展:單一模式,拉動不足。
第六,市場的扭曲。
嚴格的説,現在中國人的度假需求已經變成了一種剛性需求,但是中國度假産品的供給嚴重的跟不上,我們的觀光資源在世界是一流的,數量也完全夠,可是我們的休閒度假資源未必有這麼充分。
所以就形成了兩個外溢,一個外溢就是向海外溢出,去年中國海外出去一億多人,百分之六十左右都是休閒度假,在海外花費一萬多億,有六七千億是花在休閒度假上,能説我們沒有需求嗎?
第二個溢出就是向景區溢出,就是大家沒有地方可去,所以只好在往景區跑,這就造成了一種市場的扭曲,大家覺得景區火爆,景區還可以發展,實際上如果有合適的産品,大家完全沒有必要到景區去,但是缺乏合適産品,所以只好跑景區。
由此又形成了現在景區的一種誤區,客觀的説是景區的供給替代了現在休閒度假産品的不足,這是一種替代性,而且又形成了一種投資的導向性,和發展的導向性。
實際上這裡是有層次的,之所以大家對五A追的這麼很,實際上根本意義上還是市場性的追求,因為牌子現在在市場值錢了,這就形成一種導向性,包括國家旅遊局的一些做法也在強化。
比如説要求景區強化流量的監測與控制,我的看法百分之九十九的景區都沒有必要做這個事情,但是國家有要求,大家不得不,這就從某個角度上又感覺景區火爆,這不是好的導向,實際上我們只要抓重點就完了。
簡單的説,全國現在兩萬個景區,五A景區兩百個,只佔百分之一,我們能用百分之一能代表百分之九十九嗎?我剛才説的一系列的誤區都是從這來産生的,拿百分之一來説百分之九十九顯然不對,當然這個數量是百分之一,影響和份額不是百分之一,但是總體而言就形成這麼一系列的問題。
5、景區發現
嚴格的説,現在的門票經濟也在變化,按照國家旅遊局發佈的統計,2014年,旅遊收入2989億元,門票949億,佔31.7%;餐飲657億,佔22%;住宿569億,佔19%;商品565億,佔19%;交通312億,佔10.4%;演藝37億,佔1.2%。
這樣一個結構説明二次消費的比重已經非常高了。所以這裡第一涉及到價值發現,要害就是少走彎路才能加快速度;第二是市場發現,養在深閨人未識,酒好也怕巷子深,這是重中之重;第三是生活發現,景區是我們身邊的好地方,養生的好地方,玩樂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