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結構調整勢頭良好 豬價後市沒有暴漲的基礎和動力

2016-04-08 14:43: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家鵬 字號:T|T
摘要】4月7日上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辦了主題為“玉米結構調整和生豬生産形勢”的發佈會,農業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葉貞琴主持發佈會並就玉米結構和生豬生産形勢的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報,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種植業結構調整既要優化區域結構又要優化品質結構

  新華社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啟動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請問現在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此輪結構調整與上幾輪的結構調整有哪些不同?

  潘文博:目前我國農業生産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這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順應農業發展新要求和滿足消費升級新變化的主動作為和順勢而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農業部正在組織編制《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這個規劃期是2016-2020年,擬於近期下發。這個規劃總的思路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引領、生態保護優先,優化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提升糧食産能,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的農業發展格局。每次結構調整都有一個目標,這一輪結構調整的目標就是做到“兩保、三穩、兩協調”。“兩保”就是保口糧、保穀物;“三穩”就是穩定棉花的自給率、穩定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穩定糖料的自給率;“兩協調”就是蔬菜生産和需求協調發展,飼草生産與畜牧養殖協調發展。

  回到剛才您提到的問題,這一輪結構調整和前幾輪結構調整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結構調整一共經歷了四輪,第一輪結構調整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是家庭聯産承包之後糧食連年增産,出現了相對過剩,但是棉油糖、果菜茶等非糧食産品是短缺的,當時信號非常明確,壓糧擴經。第二輪結構調整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普遍提高,1991年出現了南方早秈稻為主的“賣糧難”的現象,但是優質農産品價格高、銷路好,這輪結構調整的重點就是發展“三高”農業,高産、優質、高效。第三輪結構調整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糧食産量創造歷史新高之後,1998年達到了10246億斤,糧食産量有三年超過了1萬億斤,“賣糧難”再次出現。國家實施的是戰略性結構調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作物的面積大幅度調減。1998年到2003年,這五年糧食面積減了2.2億畝,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面積減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影響最深的一次。再説説第四輪,就是這一輪結構調整。糧食實現“十二連增”後,糧食供求關係改善,目前糧食總量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從三大主糧看,稻穀是平衡有餘,小麥是基本平衡,玉米是階段性的供大於求,因此,這一輪結構調整的重點,在品質上,在穩定稻穀、小麥口糧品種面積的同時,重點是優化稻穀和小麥的品質結構,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在數量上,重點是調減非優勢區的玉米麵積。

  “市場化收購”+“補貼”保持優勢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

  農資導報記者:現在正值春耕大忙時節,很多農民都在徘徊不知道種什麼,前幾天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出臺了,請問玉米的目標價格政策在什麼時候出臺?價格範圍會處在什麼區間呢?

  潘文博: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農民關心,社會關切。在3月28日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已經會同農業部、財政部、農業發展銀行、糧食局等多個部門召開了一個新聞通氣會,在這個新聞通氣會上已經向社會公佈了今年玉米收儲制度的改革內容。這次改革核心內容就是2016年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怎麼解釋這句話呢?就是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反映市場的供求關係,調節生産與需求,生産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各類市場主體自主入市收購,這是第一層意思,就是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建立玉米生産者補貼制度,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以保持優勢産區的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目前,農業部正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好這項改革措施,保護好農民利益,保障農業和糧食生産的穩定發展。

  豬肉大量進口不必要、不合適也不可行

  央視財經頻道記者:2015年的1月到10月,中國的進口豬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而且進口的平均價是12.3元每公斤,相比同期國內22.8元的均價,在巨大的成本差異面前,對我國的豬肉生産有什麼影響?

  馬有祥:2011年開始,我國豬肉進口量增幅很大,但絕對量不大,去年凍豬肉進口不到80萬噸,加上豬雜碎80多萬噸,加起來160萬噸左右。我國豬肉産量5487萬噸,進口比例較低。關於豬肉進口的問題,我們有三個判斷,一是大量進口不必要,中國人吃肉沒必要靠外國,因為我們已經有足夠的生産能力。從2010年開始,我國豬肉産量一直在5000萬噸以上,改革開放初國內豬肉産量是1000萬噸左右,現在是5487萬噸,上了4個千萬噸臺階,我們有比較充足的生産能力,也有非常靈活的市場發展機制。這幾年儘管有豬週期,但也正好説明我們的生産能力是足夠的,如果供不應求,就沒有豬週期了。二是大量進口不合適。生豬産業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農民,近4000萬戶的養豬戶,加上上游飼料工業,下游的屠宰、運銷産業,産業鏈長,就業人口多,大量進口替代國內豬肉是不合適的。三是大量進口不可行。現在世界豬肉貿易量700萬噸左右,日本、南韓、墨西哥等穩定依賴進口的國家,每年進口量400多萬噸,剩餘可進口的豬肉不超過300萬噸,如果中國豬肉出現大的缺口,進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目前國內外豬肉存在比較大的價差,這是養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下一步,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國內生豬産業提質增效,增強競爭力,穩定生産和市場。

  大豆生産要在提高單産、品質和效益上下功夫

  路透社記者:美國和南美都非常擔心中國大豆面積的擴大會不會減少進口?另外,剛才也談到出臺大豆發展的意見,中國大豆的生産,到2020年會增長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潘文博:我們大豆生産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滿足國內食用大豆的消費需求,油用消費基本是靠進口來彌補。在今後一段時期,發展大豆生産的目標就是在擴大一部分種植面積的同時,重點在提高單産、提高品質、提高效益上下功夫。發展大豆生産,主要是結合這一輪種植業結構調整,把非優勢區的玉米種植面積調減下來改種大豆,而且這些區域過去也是大豆的傳統産區。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