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化建組織“愛在化建 共築未來”親子團建活動 | “汾清天下”全國行 第十一站走進河南焦作 | 阿爾法蛋全品類産品入駐新華書店,淘雲科技攜手安徽新華發行集團共贏合作新模式 |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夢想飛翔·科技為翼”科普科幻進校園 | 上海中考自招真題趨勢分析,斯坦星球跨學科學習成未來必修課! | 深睿醫療參與“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正式啟動 | 深睿醫療牽頭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順利驗收 | 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火山引擎“數據飛輪”給出答案 | 助學幫扶,稅友公益基金走進山東張魯回族鎮 | 興銀理財孫靜:構建多元化資産和策略,助力理財穩健收益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戴森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登陸中國市場

發佈時間:2024-06-04 16:55:00  |  來源:中國網科學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2024年6月3日,中國上海]今日,戴森在中國正式發佈戴森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D型機身設計,搭載戴森Hyperdymium™馬達、氣旋、整機HEPA過濾系統等戴森核心科技,以及先進的360°智慧導航、戴森首款全幅複合刷條,更有智慧的吸力直達邊角清潔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強勁、潔凈、智慧的家居清潔方案。

戴森360 Vis Nav機器人

在對灰塵和微生物長達近30年的深入研究中,戴森發現,要打造真正潔凈的居家環境,除了需要高效去除看得見的灰塵,還需要捕獲並牢牢鎖住看不見的、小至細菌大小的顆粒物。戴森機器人的研發同樣秉持這一底層邏輯。

戴森首席工程師Jake Dyson表示,“清潔機器人産品若只是掃開或轉移灰塵,而非真正吸除,可能會造成邊角、角落和縫隙中的灰塵遺留,還會在清潔過程中帶來揚塵問題。戴森的工程師一直致力於在研發設計中解決這些痛點,提供真正高效的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創造潔凈健康的家居環境。”

整合戴森地板清潔核心科技,實現真正的高效清潔

戴森Hyperdymium™馬達

戴森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延續了戴森在馬達領域的先進技術,其搭載的Hyperdymium™馬達轉速高達 110,000轉每分鐘,可産生65AW[1]的強勁吸力,高效吸除深入地板縫隙的灰塵。與此同時,該産品搭載的戴森氣旋技術,能通過10個氣旋産生100,000g的離心力,高效分離空氣中的細小微塵,避免吸力損耗[2]。

Close up of the Dyson 360 Vis Nav robot’s brush bar.

戴森首款三合一刷條

在具備強勁吸力的同時,針對現代家庭不同的地板材質和家居環境,戴森吸塵機器人配備了首款將軟絨尼龍刷毛、防靜電碳纖維刷毛和硬質刷毛三種材質合而為一的刷條——軟絨尼龍刷毛可吸附硬質地板上的大塊碎屑,防靜電碳纖維刷毛可深入地面縫隙、拾起微塵,硬質刷毛可以深度清潔地毯,清潔毛髮不易纏繞。同時,刷條採用超寬幅設計,每次通過都能覆蓋更大面積[3]。

Debris being sucked into the Dyson 360 Vis nav's side duct.

以強勁吸力實現高效的邊角清潔

針對邊角清潔這一常見的清潔難點,360 Vis Nav憑藉戴森研發的貼邊感測器主動探測空間邊緣,同時配備可自動伸縮的機械側邊導向翼,在清潔時按需觸發1.5釐米的吸力延伸,讓強勁吸力直達邊角[4]。此外,僅9.9釐米高的D形機身設計,不僅使機器人能夠貼合邊角進行清潔,還能輕鬆深入傢具低矮處進行清潔。而戴森先進的雙連桿懸挂系統可保持牽引力,使其能夠爬上高達21毫米高的臺階。

智慧科技加持,滿足定制化家居清潔需求

360°智慧導航

戴森吸塵機器人配備的360°智慧導航,採用戴森獨特的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系統(SLAM),搭載26個感測器,能夠持續分析周圍環境,頂部配備的8個LED光源會在低亮度條件下主動打開,黑暗環境下,也能幫助識別周圍環境,“找到”需要清潔的區域和“記住”已清潔的區域,並在清潔過程中避開障礙物和無需清潔區域。其搭載的壓電式感測器以每秒15,000次的頻率監測灰塵濃度,並指導機器按需自動調節吸力[5]。

MyDyson™應用程式

通過MyDyson™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根據清潔需求設定清潔日程、進行劃區清潔(分區打掃,按房間情況設定吸力檔位等)、實現語音控制和切換清潔模式(自動、強效、安靜、快速)。每次清潔後,機器人還會繪製灰塵熱力圖,用戶可根據MyDyson™應用程式查看清潔圖像和報告,更好地規劃清潔。值得一提的是,産品僅存儲灰塵熱力圖,不會記錄或存儲用戶家居圖片或其他資訊,保障用戶隱私。

搭載HEPA過濾系統,讓呼吸無憂

Cutaway of the inside of the robot.

整機密封HEPA過濾系統

對於打造良好的整體家居環境來説,清潔工具的選擇至關重要。幹擦濕拖等清潔方式容易導致塵螨、過敏原等細小灰塵殘留,成為家居環境中的健康隱患。在清潔過程中引發的揚塵問題,也會影響室內空氣。即便是選擇吸塵工具,如果在過程中無法妥善過濾吸入的空氣,細小的灰塵顆粒也可能會隨著排出的氣體飄散到空氣中,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可能影響呼吸健康。

戴森吸塵機器人一方面通過強勁吸力有效避免清潔過程中灰塵轉移、殘留和揚塵,另一方面通過整機密封HEPA過濾系統,捕獲並鎖住99.99%的小至0.1微米的微小顆粒[6],如皮屑、花粉等。

Robot docked for recharging.

一鍵式彈射輕鬆傾倒灰塵

戴森吸塵機器人的塵桶採用一鍵式彈射設計,清潔完畢後輕鬆取下塵桶,只需按下一鍵按鈕,就能將灰塵和碎屑彈射到垃圾桶深處,讓雙手保持乾淨,讓清潔的收尾工作衛生又輕鬆。

精益工程理念與核心科技緊密結合,專注于“讓生活更美好的科技”

“吸塵機器人應該是一種高效的機器,它能夠智慧自主地執行清潔任務。而要實現真正的自主智慧、深度全面,高度複雜的演算法、視覺解讀、灰塵感應和強大的馬達技術,缺一不可。戴森工程師將過去在真空吸塵器研發過程中的所學所思與智慧軟體相結合,最終開發出了戴森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戴森迄今為止最強勁[7]的機器人。”戴森首席工程師Jake Dyson表示。

一直以來,戴森致力於借助先鋒科技高效應對家中看得見的污漬灰塵和螨蟲、細菌等看不見的健康隱患,此次推出的戴森吸塵機器人無疑是打造潔凈健康家居環境的又一利器。作為一款吸力強勁的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濃縮了戴森多年來在數位馬達、空氣動力學、人工智慧等領域內的研究成果,搭載了一系列不可複製的戴森核心科技和創新技術,是戴森精益工程設計和健康家居理念的最佳體現之一。

伴隨戴森吸塵機器人360 Vis Nav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正式發佈,該産品已于6月3日在天貓、抖音、京東的“dyson戴森官方旗艦店”和“戴森Dyson”微信小程式開啟預售,並於6月16日在上述渠道正式發售。

關於戴森

戴森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工程、研發、製造與測試機構遍佈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墨西哥、中國和菲律賓,産品遠銷全球85個市場。自1993年成立以來,戴森從英國的一棟馬車房內起步,經過不斷發展壯大,到今天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全球總部,並在英國馬姆斯伯裏和哈拉溫頓擁有兩處佔地800英畝以上的大型科技園區。公司成立至今,戴森已投資超過10億英鎊于其位於英國威爾特郡的辦公室和實驗室,用於戴森創新科技的早期研發和設計。作為一家家族企業,戴森在全球擁有超過14,000名員工,包括6,000名工程師。

2022年,戴森宣佈投資27.5億英鎊用於研發革命性産品和技術,其由工程師、科學家和軟體開發人員組成的跨國團隊將專注于固態電池、高速電動數位馬達、傳感與視覺系統、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研究。隨著投資計劃的逐步推進,戴森于2023年5月表示公司將加速全球化先進製造和研發的發展,在新加坡建設下一代電池工廠,並在菲律賓和英國成立新的研發中心,通過軟體、互聯、人工智慧和新技術電池,為下一代戴森科技提供源動力。自1993年發明首個戴森雙氣旋無塵袋吸塵器DC01以來,戴森已在空氣凈化、吸塵機器人、頭髮護理、照明燈、幹手器及音頻領域研發了一系列解決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

戴森于2013年正式進入中國,始終秉持發明家精神、從解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問題出發,憑藉創新的顛覆性科技為人們帶來不可複製的前沿産品、全面週到的品牌服務以及高品質的生活。深耕本土市場的同時,戴森也積極回饋社會,踐行本土承諾,為不同年齡段的中國學生提供豐富的工程教育資源和國際性的創新交流舞臺,激勵下一代工程師、培養優質人才。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過360萬名中國學生受益於戴森開展的工程教育支援項目。此外,戴森設計大獎于2016年進入中國,8年間也見證了中國新生代發明人才的崛起,迄今已激勵1萬多名大學生為全球性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注:以上內容為廣告。以上數據資料除有明確表示出處外,均為戴森內部實驗或收集。

  1. 基於第三方實驗室,參考標準IEC 62885-4的條款5.8的要求,測試過程中,機器處於強效模式下。實驗結果體現了産品在一次使用中的結果,受制于實驗條件,實驗結果與實際使用可能會有不同。檢測機構:SLG,德國。 ↑

  2. 基於第三方實驗室,參考標準IEC 62885-4的條款5.8和5.9的要求,在塵筒滿載到Max線的情況下進行犀利測試。測試過程中,機器處於強效模式下。實驗結果體現了産品在一次使用中的結果,受制于實驗條件,實驗結果與實際使用可能會有不同。檢測機構:SLG,德國。 ↑

  3. 跟2024年前上市的戴森智慧吸塵機器人對比,對比刷條寬度。 ↑

  4. 指除快速模式外的模式下,可伸縮機械側邊導向翼最長可伸出1.5釐米,引導輸出的吸力到邊角。 ↑

  5. 吸力僅在自動模式下進行自動調節。微塵指小于100微米的顆粒。 ↑

  6. 基於第三方實驗室,參考標注ASTM F3150測試標準,在強效模式下過濾效率測試。受制于實驗條件,實驗結果與實際使用可能會有不同。檢測機構:SGS-IBR美國實驗室。 ↑

  7. 跟2024年前上市的戴森智慧吸塵機器人對比,對比強效模式下的宣稱吸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