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面對高品質發展和“雙碳目標”要求,各大産業正加快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的“雙轉型”。2024年,中國提出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以創新科技為動力,以數字化等先進技術,助力産業擺脫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邁向高效、綠色的高品質發展。可以説,新質生産力實質上就是創新驅動的數字生産力和綠色生産力,將推動中國産業的“雙轉型”進一步提速。作為生産力的一次強勢躍升,新質生産力將給産業生態帶來巨大的變化。其三大關鍵要素,即創新、數字化、綠色,也將促使企業的成功內涵進一步擴展。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
單打獨鬥成為過去,協作成為新時代必須
新質生産力的三大要素共同指向了“協作”這一目標——無論是創新、數字化還是綠色低碳,都要求高度的開放協同。
首先,創新技術的産生及其應用,需要各界互相融通,比如人工智慧的發展就需要跨出公司的院墻,實現各個領域的技術合作。人工智慧的落地也需要技術與各大産業的實際場景緊密結合,在跨界合作中挖掘價值。2024年,“人工智慧+”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正是強調人工智慧深入應用場景,賦能各行各業。
其次,數字化也要求開放協同。作為新質生産力的關鍵生産要素,數據本身就要求打破孤島,貫穿産業鏈上下游。數字化技術也必須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通過廣泛賦能於人、數據、材料、設施設備、能源等全生産要素,並實現産業鏈上下游的廣泛部署和密切協同,才能提升整體效率。
最後,綠色發展也要求協同。減碳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目標,但由於碳排放貫穿全價值鏈上下游,因此“凈零碳”本質上就要求“全價值鏈統一設計、協同部署”,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生態圈及社會各界協同起來,共同努力。
因此,在高品質發展和新質生産力的推動下,單打獨鬥越來越難以成功,協作共贏成為新時代必須,企業競爭的內涵和成功的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不僅要取得商業成功,還要注重可持續發展;不僅要躬身入局,做新質生産力的踐行者,還要廣泛賦能生態夥伴,做新質生産力的賦能者。
企業競爭內涵發生巨變:從競爭力到影響力
面對更加開放協作的“新時代、新規則”,施耐德電氣提出了“影響力創造者”理念,主張每個企業、機構組織和個人都要在業務成功的同時,與生態夥伴和社會各界廣泛協作,相互賦能,創造“影響力”。從“競爭力”轉向“影響力”,企業也將獲得更寬廣的視角來評估自身發展。
施耐德電氣提出“用行動創造影響力”
首先,“商業影響力”是成功的基石。通過廣泛應用數字化技術,企業可以全面提升效率、打造優質創新産品、優化服務,形成商業影響力。比如,星星充電就借助施耐德電氣的諮詢服務和技術方案向綠色智慧製造轉型,其庫存週轉降低20%、直流産線産能提升25%,預計每年可減排約674噸,為新能源領域的“雙轉型”樹立標桿。
同時,“生態影響力”是成功的助力。企業需要與産業鏈上下游的生態夥伴全方位協同,攜手提升整體能力。施耐德電氣就與供應鏈上下游合作,打造了涵蓋綠色設計、綠色採購、綠色生産、綠色交付、綠色運維的端到端綠色供應鏈,共同推進整體價值鏈的增效降碳。
最後,“社會影響力”體現企業成功的價值。經濟發展不能以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為代價,企業必須與社會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續的長期發展模式。施耐德電氣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核心,早在2005年就基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出了衡量自身可持續發展表現的量化指標體系,長期實施、定期更新。2023年,施耐德電氣全球可持續影響力收入74%以上,2025年將達到80%,以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助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大舉措塑造“影響力創造者”,共赴高效與可持續未來
面對新質生産力的時代期許,“影響力創造者”可以更好地賦能夥伴,集結生態力量,從而進一步夯實自身優勢。在實踐中,企業應如何打造“影響力”?施耐德電氣基於自身經驗,總結了三大舉措:一是全面創新,二是廣泛攜手生態夥伴,三是堅持可持續發展。
第一,從技術到生態的全面創新,可以為企業樹立競爭優勢。中國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企業必須快速響應,以創新滿足用戶需求。為此,施耐德電氣堅持“中國中心”戰略,建立了能源管理低壓、能源管理中壓、工業自動化、數字配電、智慧家居、關鍵電源等6大業務的“中國中心”,以及中國軟體研發中心和AI創新實驗室,形成軟硬體一體化的研發體系,為各行各業創造商業價值。
施耐德電氣上海研發中心
除了技術創新,施耐德電氣也積極推動生態創新,強化生態系統,攜手夥伴共同推進轉型。比如,通過發起“創贏計劃”,我們搭建了生態共創平臺,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基於真實的客戶需求開發數字化解決方案。“創贏計劃”舉辦4年來,吸引了上千傢夥伴參與,已輸出了40多項聯創成果。為攻克行業難題,施耐德電氣還攜手用戶開展聯合創新,比如與明陽集團合作攻克海上發電等技術難題,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援。
第二,企業應積極賦能夥伴、廣泛合作,共同提升價值鏈的整體影響力。單打獨鬥已成為過去,企業需要凝聚生態力量,共創共贏。施耐德電氣就通過各種舉措助力夥伴發展,強化生態力量。以無錫工廠為例,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賦能上下游夥伴,工廠實現了端到端供應鏈實時預測和整體效率提升,其準時交貨率提高了30%,年生産效率提升14%,所在園區100%使用綠電。基於自身轉型和帶動整體價值鏈的卓越表現,無錫工廠也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端到端燈塔工廠”,為傳統製造業的“雙轉型”樹立了世界級典範。
獲得世界經濟論壇“端到端燈塔工廠”稱號的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
為帶動供應鏈整體減碳,施耐德電氣還發起全球供應商“零碳計劃”,以技術和經驗幫助全球前1000家供應商到2025年減少50%的運營碳排放,截至2023年已減碳27%。不少供應商夥伴通過參與這一計劃,也提升了自身的整體效率和減碳能力。以津榮天宇為例,作為施耐德電氣的核心戰略夥伴,該公司就通過參與“零碳計劃”,提高了整體效率水準,每億元銷售額的碳排放降低了22.2%,自有光伏每年減排1100噸,極大地提升了自身可持續發展水準,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三,企業要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戰略,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基於可持續的長期發展模式,無論是降低碳排放,還是節約資源和能源,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施耐德電氣承諾2025年實現自身運營的碳中和,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的“零碳就緒”,204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碳中和,205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凈零碳排放,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從2017年到2025年,我們承諾幫助全球用戶減碳8億噸,目前已減碳5.76億噸。
施耐德電氣“綠色低碳産教融合項目”賦能産業人才培養
在自身踐行的同時,施耐德電氣還發起了“碧播計劃”、“綠色低碳産教融合項目”等計劃,與全國超過100所職業院校展開深入合作,為近千位教師提供培訓,受益學生近十萬名,為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産業轉型提供生力軍。此外,施耐德電氣還為社會提供清潔電力和能源相關技術培訓,發起多項員工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助力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説,在新質生産力時代,企業不僅要積極加快自身的轉型升級,更要樹立“影響力”思維,通過“全面創新、協同生態夥伴、堅持可持續發展”三大舉措,強化自身影響力,廣泛賦能夥伴與社會,共同打造綠色可持續的長期增長模式。
“雙擎並進,數智新生”2024年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即將盛大開幕
6月6日,施耐德電氣將在青島舉辦以“雙擎並進,數智新生”為主題的2024年創新峰會,與來自各行業的專家、用戶及生態夥伴共同探討如何化挑戰為機遇,以轉型促增長。我們期待攜手更多夥伴,在新質生産力時代加快轉型升級,創造對産業、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力,共贏高品質發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