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科技城新區聚焦優化産業發展環境,探索實施以“一支領軍團隊”“一個研究院所”“一個實訓基地”“一支産業基金”“一個産業園區”的“五個一”模式,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理念,從技術發展、科技創新、人才供給、産業孵化、設施保障等多個層面發力,帶動機器人産業上下游企業全鏈條整合,發展壯大具有綿陽特色的“機器人”産業,大力搶佔西南地區機器人智慧製造産業新高地。
招引“領軍團隊”,凝聚創新合力。圍繞“引、育、用、留”出臺“人才十條”政策措施,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億元,對引進和培育的頂尖人才、傑出人才、領軍人才、緊缺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政策獎勵,同時對於符合條件的人才,在公積金貸款、子女教育、家屬就醫、配偶就業等方面給予便利。引進院士以及各類創新領軍人才擔任學術帶頭人,組建科研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以“外引內培”促進人才隊伍整體提升,為科技城新區機器人産業發展奠定堅實技術基礎。
設立“研究院所”,搭建轉化平臺。以現有前沿科技成果為依託,協同科技城新區、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優勢科技創新資源,圍繞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未來領域,建立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綿陽科技城新區機器人産業技術研究院。針對綿陽産業基礎與特色,聚焦軍事、工業、醫療、運輸、教育等領域機器人技術應用開展課題攻關,突破斜齒輪、減速器等技術壁壘,解決“卡脖子”難題,拓寬機器人應用領域,助推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
創建“實訓基地”,培育後備之才。依託“機器人産業技術研究院”“一批頭部機器人企業”“眾多專家團隊”,積極謀劃推進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優質高校、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科普教育及研學實訓、職業技能培訓等配套服務,構建機器人領域人才培養專業平臺,推動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優化提升機器人編程方法、感測器應用、圖像處理技術、AI演算法。通過進階式人才培養模式,健全産學研深度融合機制,為機器人産業向智慧化、整合化和服務化升級賦能。
組建“産業基金”,注入源頭活水。針對機器人企業場地建設、人才培養、技術引進、專業設備購置等資金需求,與玖兆資管等全國知名基金公司合作,成立規模達20億元的綿陽科技城創業投資基金,定向投資機器人産業。配套出臺《綿陽科技城新區基金管理辦法》,通過甄別技術領先性、市場前景、資源壁壘等要素遴選優質項目,同時以母基金組建成立子基金的模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原則上母基金投入不超過70%、社會資金不低於30%。
打造“産業園區”,推進集群發展。投入資金12億元,連片新建18.5萬平方米産業載體,規劃建設佔地約177畝機器人智慧製造産業園二期,改造提升創新基地5萬平方米産業載體,設置機器人創新館、機器人實訓基地、辦公及生産等功能分區,招引機器人項目落地。通過“産業園區”的聚集效應,吸引更多的機器人企業、研發機構及服務配套機構等進駐,形成百億級機器人産業集群。
綿陽科技城新區實施“五個一”産業發展模式以來,在短時間實現機器人産業從無到有、從“0”到“1”、從“1”到“30”的飛躍發展。即將發放兩批次約7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進一步築牢人才集聚“蓄水池”,增強人才留新意願;已與蘇州大學孫立寧院士、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北京理工大學芮筱亭院士、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院士等30名專家學者開展合作,強力助推機器人産業發展;産業基金已完成樂聚、敬科、南方測繪等19個優質項目投資,投資金額11.98億元;招引落地智慧機器人及關聯企業38家,産業集聚初顯成效。有關經驗做法被省委辦發文在全省複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