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批·保護中小投資者篇】眉山市東坡區構建涉訴民營企業“白名單”制度,助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7-17 15:59:03 編輯:譚浩 點擊:
眉山市東坡區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深化法院、企業、群眾“三方互信”機制,創新構建涉訴民營企業“白名單”制度,整合運用一站式多元解紛、高效化審判執行、前置性履行擔保等方式,助推民營企業涉訴糾紛高效實質化解,有效防範企業合規經營風險,營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個導向”強化機制設計,確保能動司法貫徹落實。一是突出三方共信。圍繞做實能動司法,立足涉企商事糾紛化解處置當中司法公信、企業信用、群眾信任三個重要方面,持續深化法院、企業、群眾“三方互信”機制,研究制定《涉訴民營企業“白名單”制度實施細則(試行)》,明確符合信用記錄較優、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及以上等條件的民營企業,可申請進入涉訴民營企業白名單;著力將優質信用資源轉化為治理效能,最大程度保障市場交易秩序和可預期性,提升司法資源使用效率,推動打造共建共治共用、雙贏多贏共贏治理格局。二是突出府院聯動。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專項行動,依託園區“法官工作站”和“一企一法官”聯絡機制,深入調研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和解紛需求,充分發揮“府院聯席會議”機制功能,推動有關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民營企業糾紛治理工作,與市場監管、稅務、工商聯等部門一同核查企業經營現狀、商業信譽、納稅等級、涉訴情況等情況,嚴格按照《實施細則》評選2批次14傢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民營企業納入“白名單”先行先試。三是突出資源調配。堅持以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導向,優化“調、立、審、執”一體化工作模式,形成調解中心、訴訟保全、民事審判、執行部門“一幹多支、協同發力”的司法服務模式,根據“白名單”企業爭訟標的、具體案由、矛盾程度,精細化識別“糾紛大小”“案件難易”,針對性實施“多元解紛”“繁簡分流”,推動涉企糾紛高效實質化解,儘量減小司法行為對企業和市場的不利影響,確保企業正常生産經營和有效市場預期。
“三個環節”強化糾紛化解,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一是抓實訴調對接促高效解紛。調解中心建立“派單制+搶單制”調解模式,由退休員額法官和律師組成的綜合組專門負責涉“白名單”企業糾紛訴前調解,實現涉訴企業案件“一次辦結”。通過訴前調解,對雙方無異議的事實、基本證據予以記載固定,將矛盾糾紛格式化為訴訟“半成品”,為進入審理程式高效審理“精加工”奠定基礎。2023年以來,超50%的涉“白名單”企業糾紛通過非訴方式化解。二是優化司法服務降不利影響。積極推進線上訴訟,引導“白名單”企業通過四川微法院等平臺線上辦理立案、財産保全、繳費等訴訟事項,實現主要訴訟事項“一網通辦”。在“三方互信”機制基礎上,推行前置性履行擔保,即在申請人同意的前提下,將企業提供的前置性履行擔保標的作為保全對象,不足部分允許限期補足,原則上不凍結銀行基本賬戶、不扣押生産必要設施設備,以保障涉訴企業資金流動性,最大程度減少司法強制措施對其正常生産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審執效率。同時,針對以上訴訟舉措,如申請人提出異議,法院將為其提供充分的救濟途徑。三是落實專業審判提案件質效。法院為涉訴“白名單”企業提供訴訟風險評估、類案結果提供、最新政策諮詢、法律法規釋明等司法服務,併為其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解紛方案,嚴格管理“糾紛在院時間”節點,以最快速度兌現其合法權益,切實降低“白名單”企業因惡意保全、頻繁應訴、週期過長等涉訴因素引起的額外成本。作為涉訴“白名單”企業之一的四川固邦木業有限公司,在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法院僅5日內即完成送達開庭和宣判,整個糾紛在院僅耗時10天,未影響企業融資。
“三個一致”強化監督管理,優化共建共用營商環境。一是以“權責一致”推樹企業信用標桿。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統一的責任機制,明確“白名單”企業應當自願提供相應資産作為涉訴履行擔保,在該範圍內享受立案前法院指導下自行處置糾紛的“信用額度”和涉訴保全標的,以平等保護涉訴雙方合法利益;進入訴訟程式後,“白名單”企業需要積極主動配合法院查明事實,不得惡意拖延辦案進程,以快速穩妥化解矛盾糾紛;案件審結後,“白名單”企業需嚴格依法自動履行或主動協助執行生效裁判文書,起到規範經營主體的“紅領巾”示範作用,釋放企業信用賦能效應。二是以“標準一致”健全名單準入機制。民營企業納入“白名單”期限不超過1年。對入圍企業發生嚴重經營風險,導致其履約能力下降,或存在嚴重違背社會誠信的行為,或有以虛構申請材料騙取“白名單”認定,或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拒不承擔其他法律責任等情形,法院將從“白名單”中剔除該企業並向全社會公示,防止“白名單”制度成為不規範經營主體的保護傘。三是以“協同一致”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以及金融、保險、建築、物業等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協作,明確“白名單”企業導向和標準,實現“白名單”企業在政府招投標、政策傾斜等方面的共通共用,培育和壯大“白名單”企業;及時跟蹤評估“白名單”企業的市場行為,打通法院與監察、稅務、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的“資訊孤島”,將涉訴“白名單”企業打造為誠信經營、行為合規、引領行業的金字招牌。
2023年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共為14家“白名單”民營企業釋放流動資金9114.9萬元,“白名單”企業涉訴案件糾紛在院時間(由180天)縮短至60天,涉訴案件自動履行率實現100%,一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1%,為助推地方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