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家有“醫”靠|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家庭醫生團隊精準服務殘障人群體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6-19 09:37:28 編輯:林銳森 點擊:
“來,起來走兩步試試,慢點慢點……,對,如果不能獨立行走,可以扶著椅子試試”!
日前,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姚渡鎮牟池塔村殘疾人周天良(化名)家中,來自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的一名家庭醫生正在給小周做康復訓練,另一名家庭醫生不厭其煩地對小周要坐的輪椅進行調試。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導致腿部殘疾,小周曾經萬念俱灰。2019年,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殘疾人家庭醫生把小周納為簽約服務對象,該院家庭醫生團隊為其制定了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方案,從幫助小周申請輔具到指導使用,小周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基本醫療和精準康復服務。幾年的康復訓練,小周已從最初的消極應對轉變為朝氣蓬勃的積極生活者,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殘疾人家醫團隊精準康復服務帶來的改變,顯而易見。
“健康相伴,醫路同行”,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自開展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以來,精準對接轄區殘疾人實際需求,探索“三個固定三級管理中醫輔助定期巡診”精準服務模式,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豐富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質效,創新殘疾人家庭醫生服務內容和方式,幫助轄區很大一部分殘障居民實現了“幸福美好生活”自由自主。
聚焦家庭化“醫”靠,推行個性化服務
推進家庭單元化服務。以“殘疾人、失能老年人、低保人群”為核心,該院積極探索“家庭和個人健康管理”相結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為簽約患者定制“康養服務包”,以“康復需求+簽約服務”為導向,堅持“一人一案”個性化服務,推動殘疾人家團隊提供到府康復醫療和生活指導服務,如向家庭照護人員講解防壓瘡指導、肌肉張力訓練等。同時定期開展簽約回訪,對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重度殘疾人,提供康復進家庭服務。針對簽約的殘疾人群,指導家庭成員對病人進行健康監測,了解健康狀況和病情進展,掌握病程變化,提供指導建議。
讓家家有“醫”靠。為擴大簽約體量,該院還積極推行“一戶一簽”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傳播以家庭為單元的健康觀念,讓家家戶戶有“醫”靠,為殘障群體建立“家庭健康戶口簿”,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做到醫防融合。如上述小週一家,最終即選擇了以家庭為單元的簽約服務模式,家庭醫生細緻的健康管理,即為他的康復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聚焦網格化管理,打造家醫巡診協同工作網
積極探索打造多方協同、一體推進的簽約服務協同工作網。每年年初,鎮殘聯會將殘疾人花名冊發送到衛生院,該院在明確底數的基礎上,即開展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簽約服務網格劃分,相關人員即按照網格進行規範簽約推進,並定期將殘疾人簽約情況反饋給鎮殘聯,再由鎮殘聯反饋給各村殘聯專幹。同時還將各村殘聯專幹納入簽約團隊,參與宣傳發動和組織協調工作,逐步形成“鎮殘聯-村殘聯專幹-簽約服務團隊”一體化的殘疾人簽約服務協同工作網。
該院還積極將殘疾人服務的觸角向下延伸,織密基層殘疾人多元服務協同網。即以各村衛生室為依託,在所有村開設殘疾人家醫巡診工作點,家醫醫生團隊邀請上級醫院的康復專家不定期到各村衛生室開展巡診,為殘疾人進行中醫診療以及肢體康復等醫療服務。同時還為出門不便的臥床殘疾人、精神殘疾人等提供到府服務,為需要輔助器具的殘疾人申請輔具,併為不方便的殘疾人配送到家、現場講授使用方法,還為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免費提供基本的康復服務,切實滿足殘疾人基本醫療衛生與康復服務需求,助力殘疾人精準康復走深走實,有效打通服務殘疾人“最後一公里”。
“現在的小周看到我們下鄉,也能借助輔具挪動腳步與我們攀談。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提高殘疾人的生命品質,這是我們付出後最想要的結果,我們願意與轄區殘疾朋友‘健康相伴,醫路同行’”,該院一名家庭醫生在看到服務對象身上發生的改變後表示,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社會就會更溫暖,因為每個人只要努力,其實都可變為生活的強者。(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