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縣:小院壩破解鄉村文化振興大課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7-17 10:51:09 編輯:趙春蓉 點擊:
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支撐。近年來,丹棱縣堅持優化資源配置、緊扣群眾需求、創新融合發展,持續推動文化院壩服務效能和服務水準提升,有力促進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小小文化院壩也成為當地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抓手。
“2013年以前,這裡是我家的養豬場,每年出欄兩三百頭生豬,後來丹棱桔橙火了起來我轉行種果果,就把豬圈改成了文化院壩,供大家農閒時唱唱歌、跳跳舞,沒想到也火了起來。”7月16日,丹棱縣德祥文化院壩負責人文德祥在回顧自己創建文化院壩的心路歷程時這樣説。
從養豬大戶到當地文化名人,從一套卡拉OK設備到全套文化服務設施,從一個廣場舞院壩到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文德祥和他搭建的“永不落幕的群眾文化大舞臺”成為丹棱縣“眾籌文化院壩”的一個典型案例。
2015年,丹棱縣成功申報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用的思路,在全縣全覆蓋建設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僅僅三年時間,該縣用300萬元的財政資金撬動3600萬元的社會資本投入,建成各類文化院壩100個,實現村(社區)全覆蓋。
“中共丹棱縣委十五屆七次全會已經召開,近期,我正圍繞全會精神創作一個音樂快板,希望能通過快板的方式,把全會精神迅速傳遞到群眾中去。”當天,在丹棱縣齊樂鎮龍灘社區作平文化大院裏,負責人王作平和以往一樣,正在聚精會神的進行文藝作品創作。
從2005年掛牌以來,作平文化大院自編自演節目200余個、在各地巡演800余場、觀看群眾達到十余萬人次,如今這個常年保持40余個基層文藝骨幹的隊伍,已經成長為丹棱縣鄉村文化振興的一面旗幟。
如何發揮好文化院壩的作用,讓它們成為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集散地,作平文化大院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實踐之路。近年來,丹棱縣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統籌全縣資源、瞄準全域發展,加強供給改革和服務創新,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優質豐富。
在操作層面,丹棱縣統籌文化資源和服務向文化院壩傾斜,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落實預告機制,創新推出功能表式、訂單式服務模式,由政府端菜向民眾點單轉變,將高品質的文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大雅新農民·快樂新農村”文化活動品牌為統攬,常態開展多類型多層次文化活動,組織文化院壩開展文化惠民鄉村行惠民演出,實現村上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演出。
不僅如此,丹棱縣還充分發揮文化對鄉村振興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文化院壩增強鄉村文化軟實力,激發農村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當地將文化院壩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體建設,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宣講隊,用文藝形式成風化俗,有效推動鄉風文明和基層治理;構建縣、鄉、村三級志願者服務體系,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70支,鼓勵文化志願者與文化院壩結對共建,成立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協會,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按照“以文促旅、宜融盡融”的思路,引導文化院壩嵌入旅遊景區、旅遊線路,拓展旅遊服務功能,打造旅遊新業態。
如今,在遍佈丹棱縣各個鄉村的文化院壩裏,時而鑼鼓喧天,時而嗩吶齊奏,時而宣講聲起……小小院壩已然成為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集散地,鄉村文化振興的種子在丹棱各個文化院壩生根發芽。(程歡悅 劉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