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非遺經典,川北醫學院青馬班“青聚海晏·同星築夢”民族團結實踐團來到青海海晏,將四川省南充市的嘉陵剪紙文化帶到了河湟地區,兩地剪紙文化跨地域交融,促進了漢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7月14日下午,實踐團授牌儀式在共青團海晏縣委會議廳成功舉行。
授牌儀式上,川北醫學院帶隊老師李楊與海晏縣團委幹事張曉霖共敘友好、共話合作,共同對實踐團寄語,寄予厚望。張曉霖強調了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共青團海晏縣委將全力支援實踐團的各項工作,共同推進民族團結和鄉村振興事業發展,同時勉勵實踐團成員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增長才幹。
鏤空剪紙傳童心,河湟嘉陵連江情
鏤空剪紙,剪出“兩彈”史詩。河湟剪紙與嘉陵剪紙同屬中國剪紙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漢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活動期間,實踐團有幸邀請到嘉陵剪紙非遺傳承人杜華江老師和河湟剪紙非遺傳承人陳先生,分別為全體成員介紹了兩地剪紙的歷史起源以及剪紙技巧,幫助實踐團成員學習掌握在剪刀的反轉與手指的持握間剪出精美圖形的技巧。
經過認真的學習,實踐團成員帶著在剪紙老師處學到的寶貴知識,分別在南充市安漢路黨群服務中心與海晏縣三角城社區服務中心,面向小朋友們宣揚精美的嘉陵和河湟剪紙,將非遺文化教育帶入社區、傳授給青少年。剪紙作為民族文化的瑰寶,見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坎坷歷史。以剪紙溝通川青兩地、以行動推進漢藏交流,助力民族團結。
繪製美好“核”未來,共用科技新藍圖
筆墨彩繪,繪出“兩彈”之美。實踐團成員亦以筆繪墨觸傳遞“兩彈”精神,讓小朋友們將心中的“兩彈一星”,以筆墨于畫間、躍然紙上,跳動在屬於大家自己的文創作品上。
將“兩彈一星”事業繪入畫卷,將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困難條件下,依靠自立自強、自主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寫進史詩。這段奠定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地位的歷史,融入在藝術之中。
賡續“兩彈”英雄志,原子基地譜華章
7月16日下午,實踐團深入探訪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和金銀灘221基地,親身體驗中國核工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輝煌歷程,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步入原子城紀念館,實踐團成員們仿佛穿越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面、一件件珍貴的實物展品,每一個節點都凝聚著無數科研工作者的智慧與汗水,也見證了新中國在核科技領域的巨大飛躍。
金銀灘221基地,這個曾經隱藏在草原深處的秘密基地,如今已成為了人們緬懷歷史、學習科學的重要場所。在看似普通的建築和設施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科研人員們的心血與汗水。
在爆轟試驗場和核武器研製基地展覽館中,成員們通過實物展示和現場講解,深入了解核武器的研製過程和技術細節。在廠區參觀中,一分廠的核燃料處理區尤為引人注目,高度自動化的生産線在嚴密的防護下默默運轉,將原始的核材料轉化為驅動國家前進的強大動力。
“兩彈一星”精神的光輝,將永遠照耀著每一位青年學子的心田。他們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自覺擔當重任,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奮勇爭先,把光和熱灑在高原大地上,讓青春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征程上綻放絢麗之花。(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