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河左岸大山深處,藏著一個神秘小鎮,那就是我的家鄉古藺縣皇華鎮,兒時的記憶裏,她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㮟(kā)溪”。大山把小鎮圍了個圈,圈裏沃野良田保糧産,阡陌縱橫萬畝連,皇華鎮因此獲得“藺州糧倉”的美譽。
古藺縣皇華鎮(李粵 攝)
細長蜿蜒的㮟溪河繞鎮而過,滋養著一方鄉鄰。在花溪河畔的校園裏,我從幼兒園一直讀到高中。在那段青蔥美好的歲月裏,我在此看見山川河流、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靚麗風景;見證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生生不息的農耕之韻;涵養了向上向好、樂觀自強、神采飛揚的奮鬥氣質。
秧苗長勢良好(李粵 攝)
人間四月天,走在老家的田壟上,一方方水田碧波盪漾,新修的機耕道將水田串聯起來,四通八達,從空中俯瞰,如一串串明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龍田壩上白鷺棲息(李粵 攝)
此時,鄉親們踩著初夏萬物生長的緊張旋律開始插秧。鐳射平地機、打漿機、旋耕機轟隆隆的聲音從早響到晚,取代了過去刀耕火種的耕種方式;無人機代替人工施肥,方便快捷、精準又均衡;插秧機“一個頂多個”,老家的春耕跑出了“加速度”,築穩了糧食生産的“壓艙石”。
利和村村民搶抓農時忙插秧(李粵 攝)
“龍田壩來圓又圓,全壩都是好良田;一場大水淹沒後,夫妻兒女不團圓。”河壩上,一首傳唱了幾十年的山歌再次被勞作的鄉親們唱響,訴説著當年爺爺姚紹倫帶領鄉親們打洞排水的故事,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去。
上個世紀50年代,我的老家利和村和龍田村因洪水肆虐,淹沒萬畝良田,村民們多年顆粒無收。作為村支部書記的爺爺,毅然帶領壩上的年輕人,打洞排水,用3年多的時間,疏通了十八里長的地下暗河,消除了水患。洪水消退後,該種植什麼,爺爺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讀書看報、實踐研究,畫出了村寨的“鄉村振興圖”,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小山村不斷改變著模樣,鄉親們的溫飽基本得到解決。
利和村的春天(李粵 攝)
後來,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通過大家的努力,我的老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路四通八達,將全鎮眾多村莊串聯在一起,鄉親們出門抬腳就上車。學校、衛生室、超市就在家門口,上學、就醫、購物方便又快捷,二十分鐘便捷生活圈成功打造。曾經被淹沒的萬畝良田,現在全部建成了高標準農田,打造成了農業産業示範園區。烤煙、高粱、大蔥、藥材等交換種植,鄉親們四季都不閒著,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再就業。
利和村的夏天(李粵 攝)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總是忠實地記錄下奮鬥者的足跡。創新,也總在悄然間推動著鄉村的大發展。
2024年,皇華鎮黨委政府在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基礎上,強力推進“天府糧倉”現代化農業園區項目建設,聚焦龍田村、利河村等核心區,種植優質水稻,並同步輻射帶動周邊種植高山水稻、玉米、大豆。
讓“稻田下壩,豐了農田”,鄉親們端牢了飯碗。讓“烤煙上山,富了口袋”,皇華鎮黨委政府又通過培育種植大戶,帶領鄉親們栽種烤煙等經濟作物,用一片片“金葉子”鼓起了“錢袋子”。2024年,鄉親們種植的1.5萬畝水稻等作物,預計畝均增收500元,栽種的5000余畝烤煙,預計産值2100余萬元,未來可期。
皇華鎮馬洱山風景區(李粵 攝)
“龍田壩來長又長,十年九澇家無糧;如今過上好日子,多多感謝共産黨。”“三月春風似剪刀,馬洱山上採茶忙;四月芳菲亦如故,堅堅果園結青果;五月柳絮滿天飛,玉皇道邊魚蝦肥;六月人歸花滿地,龍田壩上稻花香;七月流火繰車鳴,桑蠶編織幸福夢;八月未央豐收季,瓜果肥碩谷滿倉。”初夏時節,走在老家的風景裏,鄉親們勞作的山歌聲悠遠又悠長,飄蕩在山谷河壩間,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深情地訴説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瓜果飄香的皇華鎮(李粵 攝)
皇華鎮黨委政府推出的築牢“天府糧倉”安全根基的系列舉措,把嘴上説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成了具體行動、實際效果。“禾美”皇華,早已蝶變成鄉親們追夢逐夢圓夢的詩和遠方。(姚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