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瀘州市納溪區納江路江南名城南側約30米的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在轄區居民看來,是他們受委屈、遇難題時求助的地方。自2022年7月投用以來,該中心已成為一座由納溪區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16個中心(部門)融合的社會治理“大腦”。
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工作人員耐心為群眾辦實事(納溪區委政法委 供圖)
職能、力量集中,群眾解決訴求不用多地跑、反覆跑;整合相關部門,群眾解決矛盾糾紛省心又省力……依託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近年來,納溪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實施“多中心合一、一站式解紛”新路徑,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所有調處、全鏈條解決,走出了一條“符合時代特徵、滿足群眾期盼、體現納溪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子,讓公平正義與司法便民溫暖百姓心窩。
融合聯動,綜治工作面面俱到
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的智慧指揮功能區“繪出”風險地圖,群眾接待功能區傾聽民情民意,綜合治理功能區統籌政法、司法行政、信訪等職能部門資源力量……
融合“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匯聚“一張網”。在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16個中心(部門)、33名工作人員入駐窗口,成為集信訪接待、糾紛調處、風險防控、法律服務、仲裁訴訟等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群眾反映問題、解決矛盾“只跑一地、只進一門”。
“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投用以來,變多地為一地,群眾來反映訴求問題、尋求法律服務等,都可得到解決,既方便了群眾,又有利於最大限度調動各方力量。”通過兩年探索,納溪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楊建敏對社會治理工作有了新感悟:“‘物理整合’只是手段,‘化學融合’才是目的。要讓社會治理中心這‘一扇門’,成為應對重大風險的‘指揮部’、匯集情報資訊的‘參謀部’、解決治理難題的‘服務部’,全力推動實現‘一個中心管平安’‘群眾矛盾糾紛化解跑一地’。”
同時,納溪區延續與發展“4311”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訴非銜接、裁審銜接、訪調協同等機制,利用法治大講堂開展常態化普法,加強“以案説法”“法官釋法”,13個鎮(街道)全面啟動社會治理中心標準化建設,156個村(社區)建設社會治理工作站,搭建區、鎮、村縱向貫通的社會治理綜合體,構建起村級前哨所、鎮級主陣地、區級指揮部。
數智賦能,社會治理變“智”理
社會治理中心建起來了,如何發揮作用?怎樣利用多方合力,實現1+1>2,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納溪區給出的答案是:“數智賦能”,構建“一站式”矛盾解紛新格局,讓群眾辦事説理更便捷、更省心。
近日,筆者在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指揮大廳內看到,墻上的電子螢幕滾動顯示著車站、交通要道等地的監控畫面,各種數據持續匯聚,各種指令實時發出,平安態勢動態更新。線上上賦能工作區,專家團隊隨時為13個鎮(街道)提供專業的線上糾紛調處和政策法規諮詢。
“我們搭建區、鎮、村、網格、微網格五級互通平臺,開設網路調解室、線上心理諮詢室、‘共用法庭’等,讓群眾足不出戶、身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的暖心服務。”納溪區委政法委機關黨委書記劉晶表示。
納溪區匯聚政法專網等網路及平臺系統,形成了“百網合一”格局,自建“納溪政法數據庫”“案事件人員資訊關聯繫統”,動態更新公安接處警、民商事案件判決、重點人群等風險隱患數據,數據查詢時間由周、天縮短至分、秒。
“這個平臺真好,掃碼就能反映問題。”日前,市民陳某珍老人被楊某的摩托車砸傷住院,雙方産生糾紛。傷者小區保安胡某通過“納安解紛碼”將該事件資訊上傳至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當天資訊清洗員就將該矛盾糾紛分流交辦到屬地街道處置。從糾紛上傳到成功化解,僅用了3天時間。
納溪區還自主開發了“納安解紛碼”,積極推廣四川“e治採”等解紛平臺,引導市民上報糾紛、申請調解,通過“數據多跑路”,努力實現群眾“一地都不跑”。
人才聚力,解開矛盾千千結
“我們被拖欠了工資,親戚朋友告訴我,去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求助,準行。”不久前,某企業拖欠工人勞動報酬,欠繳社會保險,多次協商無果後,工人代表來到納溪區社會治理中心,中心指定由“梁利霞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牽頭處置。
梁利霞帶領工作團隊,借助中心法治力量,申請法律援助,提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協調入駐中心的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等開展會商研判,對適用法律、解決方案進行深入探討,入駐檢察官在綜合評估後決定支援勞動者進行起訴,現法院已出具生傚法律文書,該案進入執行階段。
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人才隊伍是根本。納溪區著力培育“調解專家團”品牌,選聘6名“法律首席專家”、30名“金牌調解員”、16名心理諮詢師、71名社會工作者組建專家團隊,建立“消費糾紛調解室”“家事鄰里糾紛調解室”等專門調解機構,借助專業優勢、經驗優勢和社會威望,設置“李孃孃調解工作室”“肖建蘭調解工作室”等,全方位參與“一站式”解紛服務。
與此同時,納溪區堅持“專兼結合、管建並重、科技賦能”要求,與西南醫科大學法學院合作,選派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分別擔任鎮(街道)、村(社區)的法治副鎮長、法治副主任,選派15名“雲溪楓警”到社區擔任“警長”,選派205名政法幹警進駐全區202個網格,服務3286個微網格,選聘388名網格員、專職人民調解員、輔警入駐村(社區),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初始、化解在源頭,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王超明 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