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石棉縣氣象局發佈暴雨藍色預警,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石棉縣各鄉鎮聞“汛”而動,組織群眾轉移至應急避險安置點,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也為他們搭起暖心的“臨時之家”。在石棉縣回隆鎮福龍村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實地探訪了避險轉移群眾在安置點的生活。
“你們早點把飯吃了,就轉移到安置點,我們要貼封條了。”
“好的,吃了就馬上過去。”
下午5點,村民阿什以古子和家人吃過晚飯後,便帶著生活用品前往回隆鎮福龍村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
回隆鎮福龍村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位於福龍村人口聚居區,是在原擦羅鄉政府辦公大樓和住宿樓的基礎上改建而來,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水電設施齊全,能容納500余人的避險安置。安置點內部設置了應急儲備室、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配齊各類書籍2000余冊、移動電影播放設備一套,購置圍棋、象棋、羽毛球拍等文體用品,群眾能在安置點內開展看電影、鍛鍊身體等活動,安置點外4000余平米的活動廣場還能夠滿足臨時擴面轉移安置需求。
“我們這個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參照酒店管理模式,統一編號住宿寢室43間,通過優化床位佈局,鋪設床墊502床,最大可容納安置群眾502人。”回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歐小平介紹道。
下午6點,隨著越來越多的避險轉移群眾的到來,安置點逐漸開始熱鬧起來。寢室內,一排排床位有序擺放,村民們坐在一起聊家常,小孩子們聚在圖書閱覽室看書、下棋,走廊上不時傳來村民的歡笑聲。針對村民出現的焦慮情緒,安置點工作人員還向村民耐心講解當前轉移避險的要求,引導他們在這裡安心生活。回隆鎮福龍村四組村民李雲感慨,以往下大雨,他們晚上都不敢睡覺,現在轉移到安置點,不用整晚提心吊膽了。“現在好得多了,轉移到安置點,就算漲水也放心,也睡得很安心,老人在這邊也安全。”李雲表示。
為了讓安置點群眾住得安心、舒心,該安置點還特別設置了老年人住宿區,將老年人統一安置在一樓,同時提供24小時服務管理,方便老年人生活起居。安置點物資儲藏室內還儲備了速食麵、麵包、礦泉水等食物,據安置點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每天清點完人數後,會分發各種乾糧,確保避險轉移群眾在安置點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全。
“我們這裡的食物儲備主要以乾糧為主,儲備量要達到三天以上,如果是長期避險,這裡的應急廚房也可以讓老百姓吃到熱飯和熱菜。”歐小平表示。
據了解,回隆鎮福龍村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主要為受石龍溝泥石流、山洪災害隱患點威脅的30戶142名群眾提供汛期避險保障。該安置點按照“三化”模式打造“星級”安置點,標準化打造住宿條件,規範化運作建立管理體系,人性化落實服務保障。在對避險群眾的管理中,該安置點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和群眾自管委,構建鎮、村、組、室長4級管理責任體系,協調轄區衛生院、派出所聯動管理,制定值班值守、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應急物資管理等規章制度,讓群眾的事情群眾辦,群眾的事情群眾管,實現共建、共用、共治,確保群眾轉移避險工作科學有序、規範高效。
回隆鎮福龍村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只是石棉縣多個應急避險常備安置點的一個縮影。為了更好地應對突發自然災害,進一步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度汛,石棉縣嚴格落實“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按照“1+N”的工作思路,根據汛期群眾避險需求,在12個鄉鎮(街道)共設立了常備安置點21處、臨時安置點19處。(石棉縣融媒體中心 彭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