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大幅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群眾辦事創業得到極大便利。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的意見》,標誌著我國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技術支撐體系已經基本建成,並將進入持續提升效能的新階段。
政務服務與企業和群眾息息相關,是直接體現政府效能的“窗口”,只有持續在便民利民上聚焦用力,才能不斷增強企業、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成都市實施營商環境5.0改革以來,各部門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不斷尋求創新、提質增效,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在群眾看得見的地方。本期聚焦成都營商環境5.0改革重點舉措之升級政務服務。
重效率 有清單
“一件事一次辦”
政務服務流程、材料的簡化最容易受到廣大群眾和企業的好評,站在群眾的視角,將多個部門的工作整合為群眾眼中的“一件事”,令企業和個人受益頗多。大到企業食品經營許可、項目建設用地預審、環評審批,小到個人公積金貸款、新生兒出生、職工退休等手續只要來一次就能搞定。
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過營業執照的譚先生分享道,自己經營餐館所需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門頭裝修手續本來涉及多個部門的申請,只一次就辦理完成了所有項目的審批,極大降低了時間成本。
在龍泉驛區,“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工作正在全力推進。一條短視頻教會企業、群眾辦理重點“一件事”,龍泉驛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通過短視頻迅速降低群眾的學習門檻,拉進了政府與企業、群眾間的距離。線上上,群眾通過登陸四川政務服務網“一件事一次辦”專區線上辦理,全程不見面、不排隊;線下,龍泉驛區將暫不能網上申請的“一件事”通過集中辦公、跨部門業務流轉等方式,充分整合人社、醫保、稅務、公積金中心等部門資源,實現窗口“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推動減少“靈活就業”“員工錄用”“企業職工退休”等高頻“一件事”辦事環節、等待時間和跑動次數。
5月,金青新廣“一件事·跨域辦”簽約儀式成功舉辦。在全省率先發佈“一件事·跨域辦”事項清單18項“一件事”,圍繞企業開辦到登出、個人出生到身後各個重要階段展開全生命週期服務。
8月,“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簽訂會舉辦。金堂縣與青海省西寧市“五區兩縣”積極探索政務服務跨域辦合作,打造出具有金堂特色的“一件事·跨域辦”體系。合作梳理了10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的跨域通辦、推出“購房一件事”特色服務,全方位滿足多地企業和群眾異地服務需求。
除此之外,金堂縣已和9省19個區(市)縣實現政務服務領域跨區域通辦。今年截至目前,共辦理跨區域通辦各類業務7萬餘件。
在青白江區,除了全國、省級的規定動作以外,還根據成都市創新的“三結合”思路,創新一張清單、一體聯動、一套機制“三個一”工作法;採取“標準+特色”模式推出8個區域特色“一件事”;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提出了涉水審批“五合一”共用式服務,實現申請材料由11份減少為6份,綜合審批以及現場踏勘時限由1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覆蓋了全區95%的新建項目。
通過流程再造將多個部門之間的“單項”事務整合整合成為群眾眼中的“一件事”,是減少辦事環節和材料的關鍵,更是對國家13個重點“一件事”、省47個重點“一件事”的落地落實。
據悉,目前成都市已按行使層級完成規定動作60個“一件事”的配置發佈、線下窗口設立與辦事指南編制公示,累計梳理地方特色一件事231個。此外,組織7個試點區(市)縣在原有基礎上梳理33個本地一件事,目前正在測試中。
重體驗 有溫度
主動提醒、全程幫辦
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來源於政府服務能否切中痛點,未雨綢繆,想群眾之所想。將政務服務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提前服務、精準服務才是高標準、高品質服務的體現,也是營商環境5.0改革的重點。
成都市網路理政辦為此搭建起“提醒服務”平臺,創造性地編制出3張提醒清單、整理了5類提醒事項、拓寬了5種提醒渠道、創新3種週期提醒,在證照臨期提醒、風險隱患預警、政府工作協同抄告等方面取得了可見的成效。
“各個部門幫忙調好‘鬧鐘’,現在基本不用擔心錯過辦理時間造成經營風險了。手機上‘蓉易辦’APP有提醒,短信消息也會及時發到手機上,都是系統自動的,實在沒注意還有電話通知……接到提醒就按照流程辦理,很簡單。”剛完成執照臨期辦理的商家表示。
據悉,目前平臺已經完成19種證照提醒,共提醒88935條數據,平臺累計提醒154071條數據。
除了線上遠距離提醒工作,針對特殊群體,線下“幫辦代辦”精準服務,更讓群眾感受到關懷和溫暖。
工作日的成華區行政審批局忙碌非常,當坐著輪椅的何先生來到政務大廳時,成華區“金牌店小二式”政務服務體系發揮作用,“代幫辦”工作組安排專人為何先生提供全程代辦服務,不到半小時就幫助何先生拿到了所需營業執照。
據悉,線下幫辦代辦不僅為老人、孕婦、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優先服務,各區各部門還積極開展“局長進大廳”活動,讓關鍵崗位負責人輪流到一線提供專業的審批、諮詢服務。
與此同時,營商環境5.0改革也優化構建起“線上+線下”結合的幫辦代辦服務模式。
今年5月,溫江服務公眾號“幫辦代辦”新功能上線,群眾可在工程建設、市政交通、社會事務、農林事務、鎮街事項模組中提交電子資料、申請幫代辦專員,專員收到申請後會主動聯繫群眾並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減少了辦理過程中材料的重復提交,形成了“評價-反饋-整改-監督”的良性迴圈,政務服務水準持續提升。
重創新 有技術
智慧網辦“零材料”
高效便捷的服務優化手段離不開新興技術的加持。近年來火爆全球的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都實實在在地服務到了成都老百姓頭上,實現全程網辦“智慧化”“零材料”。
成都市持續提升全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依託“天府蓉易辦”平臺優化升級智慧客服模組,為企業群眾提供7x24小時智慧搜索、連續問答服務。如今,新津區政務服務智慧客服已在“天府蓉易辦”APP上線,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智慧客服語音功能不僅能聽懂普通話,還能聽懂方言,實現擬人化的多輪語言交互,能準確理解企業和群眾的問題。如企業開辦、繳費納稅、社保就醫、住房等問題直接諮詢手機APP就能得到解答,為老百姓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分攤了“12345”渠道的諮詢壓力。
資料顯示,當下智慧客服知識庫正不斷拓展,知識條數由初期6508條增加到83352條,日均問答量已由300次增加到上千余次。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都市政務服務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更是無處不在。成都高新公安借助區塊鏈安全可信、不可篡改的技術特點,讓以往必須由本人親自持身份證到場辦理的戶籍證明業務變為可以授權委託代辦,減少群眾反覆開證明的同時,又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真實性。
運用區塊鏈進行數據資訊共用,成都市在“蓉易登”綜合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建成“蓉e鏈”模組,將土地出讓合同、劃撥決定書、權籍調查成果、土地出讓金繳費憑證、稅款完(免)憑證等申請材料實時全量上“鏈”,實現申請人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零材料”受理。
據報道,今年4月,郫都區不動産登記中心就已經實現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零材料”受理常態化辦理。步履不停,5月,郫都區又進一步實現了“零材料”受理+“交地及交證”合併辦理。
“以前需要申請人自己跑各個職能部門,現在不用提交任何材料證明,也不用幾個部門來回跑,省去了反覆複印紙質材料,簽章環節全走線上,還讓成交確認書、出讓合同、契稅等資料直接在內部傳遞,又快又安全。”一家地産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分享道。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不動産首次登記“零材料”受理項目223個,其中涉房首次登記25個,純土地首次登記198個,涉及土地面積855萬餘平方米。
提升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是成都營商環境改革的不懈追求,成都市不斷學習參照北京、上海、廣州等先進城市的做法,探索、推進、創新政務服務新模式。據介紹,接下來營商環境改革中還將繼續擴大“一件事一次辦”業務範圍,借助“網際網路+”“智慧化”不斷提高線上辦事比例,豐富業務辦理場景、縮短響應時間,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的意見》,促進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速轉變。(溫彩苓 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