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完善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是對傳統監管機制的一種補充,它與資訊公開、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結合緊密,也賦予市場主體更多信任與包容,提升監管效能,令監管更加審慎,有利於釋放市場活力。成都市實施營商環境5.0改革以來,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政企協同探索、創新,加快構建新型監管機制。
有分類,有措施
精準監管注入成都特色
深化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是營商環境5.0版政策中的重點之一。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信用和智慧“雙向”賦能,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出臺《關於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工作方案》,在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全面推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以“靜態+動態”“通用+行業”“信用+風險”模式,圍繞“資訊歸集-精準畫像-智慧感知-科學分類-高效處置-結果回溯”閉環,依託數據底層,通過企業信用風險分類、信用監管風險預警,實現對主體風險較為精準的研判,推動監管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對食品生産企業、藥品流通企業、醫療器械企業、特種設備企業和重點工業産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重點開展信用風險分類情況、區域分佈、問題發現率和重要風險事項綜合分析。在部分專業監管領域已建立風險分級分類模型,持續加強企業信用風險資訊整合。持續開展了電梯維保單位電梯維保品質信用等級評價,繼《廣告活動主體風險分級管理辦法》《價格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指南》印發實施後,還將在藥品零售領域、醫療器械生産經營領域出颱風險分級分類管理相關措施,深入構建專業監管領域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和風險防控管理機制,豐富監管方式和措施,切實發揮信用在重點監管中的基礎性作用。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檢查、專項抽查中得到深度融合應用,監管精準性、靶向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按照不同領域監管特點研判雙隨機抽查事項監管風險,分類界定抽查標準,5月,印發實施了《2023年度“雙隨機、一公開”分級分類抽查工作計劃》。
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經營主體,監管部門施以差異化監管措施。一方面,對信用狀況差、風險等級高的經營主體,將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庫,提高抽查比例和監督檢查頻次。另一方面,對信用狀況好、風險等級低的經營主體,將降低抽查比例和監督檢查頻次。此外,還以包容審慎的態度,實施“有溫度”的監管。例如,設置新生市場主體一年的“觀察期”,歇業市場主體“寬容期”,採取輕微違法“首違不罰”等柔性化監管方式,慎用吊銷等較重的行政處罰措施等等。
手把手,全覆蓋
幫助企業高效重塑信用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面對複雜的處罰清單、風險分級,對於需要恢復正常經營、擺脫失信風險的企業主體來説是迷茫的。如何幫助企業主體修復信用,做到“路標清晰”,便捷高效,是營商環境5.0改革中市場監督工作的一大重點。
為此,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持續優化信用修復引導工作,把幫助企業信用重塑工作做在了前面。在企業經受行政處罰、被納入失信名單等環節提前告知信用修複製度,為企業經營標注“紅線”、指明“路標”,鼓勵企業積極主動配合處理,爭取早日規範經營模式,從失信名單中除名。
其次,在失信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還會線上實時跟蹤其信用情況,通過線上線下“雙通道”及時提醒、告知信用修復所需要準備的材料,做到“手把手”教學輔導。比如對於失信資訊公示屆滿的企業,採用無需申請,自動修復的方式;為符合修復條件的市場主體開闢信用修復“綠色通道”,實現信用修復“網上辦”“馬上辦”“零見面”。
據悉,截至2023年7月7日,已有1.8萬戶主體申請完成行政處罰資訊信用修復,將479戶企業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1.6萬戶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18.7萬戶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為加快推進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施高效能治理,健全線上經營主體信用監管工作機制,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在總結試點成效基礎上,即將出臺《關於開展線上經營主體“信用沙盒”監管的實施意見》。通過“信用沙盒”監管方式,與平臺企業、行業組織、信用協會實現監管資訊互通共用,建立政企協同共管共治模式,發揮其在服務管理企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的優勢,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幫助線上經營主體防範違法失信風險,健全內控和管理機制,促進經營主體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
此外,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還將依託資訊共用渠道,向線上經營主體推送“信用沙盒”監管違法違規線索,年報填報、信用修復等行政提示資訊,以及政策法規等宣導服務資訊,強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引導經營主體增強守法意識,履行相關義務,提升經營主體對信用監管政策的知曉率和獲得感,增強信用合規能力。
早引導,重培訓
促進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引導市場主體知法守法、誠信自律,全面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是信用監管者的奮鬥目標,也是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的必要保證。在落實營商環境5.0改革工作中,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實施信用培育行動,打造全生命週期培育服務鏈。
今年6月,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關於開展市場主體信用提升行動支援市場主體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推出5個方面17條優化信用監管服務舉措。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方案》繼續升級惠企舉措,信用服務已經從此前的‘失信修復’延伸至事前‘避免失信’。”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將企業信用的全生命週期培育工作分為:準入前、準入時、準入後、臨近失信、失信後5個不同階段,圍繞不同階段分別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
“前期有合規宣傳,登記註冊的時候還要簽信用承諾,平時經常關注市場監管局這邊推薦的微網志、微信公眾號、網路直播等內容就把信用知識、政策學習了,很方便。如果遇到面臨失信的情況還有主動的預警提醒,整個過程都是大數據監測,不用企業多去操心。”一位企業主分享道。
據悉,2023年以來,發送年報風險預警和信用知識提示資訊134萬餘條,引導22.1萬戶市場主體完成信用修復,其中個體工商戶18.7萬戶,同比增長309%。開展相關教育培訓367次,宣傳活動488次,引導16.16萬戶市場主體在登記註冊、信用修復、公示資訊領域做出信用承諾,輔導66.39萬戶個體工商戶主動開展年報公示資訊信用承諾,同比增長11.8%,經營主體信用意識不斷提升。(溫彩苓 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