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展覽模式 “直擊一線”亮相西博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7-01 10:33:56 編輯:趙雲海 點擊:
6月29日至7月3日,以“中國新時代·西部新征程”為主題的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在四川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作為中國西部地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西博會發端于西部大開發,始創于2000年5月,永久會址設在四川省成都市,已成功舉辦18屆。
本屆西博會由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國際博覽集團共同履行西博會組委會秘書處職責,負責西博會具體組織實施工作。本屆西博會規劃展覽面積約20萬平方米,主賓國為泰國,輪值主席單位為甘肅省,同時首次設置雙主題市,分別為四川省綿陽市和資陽市。
今年的西博會上,四川國際博覽集團黨委高度重視,認真學習四川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中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精神,用以指導本屆西博會的策展辦展。博覽集團錨定方向,精準佈局,用5G直播這一形式創新表達,將原本靜態的展會視角伸展至更加廣闊的空間。通過視頻連線打破空間限制,把四川國企重大産業、重大項目火熱生産的實況生産一線的場景搬入會場中。同時,博覽集團還將在西博會期間重大的産業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全面推動會展産業提檔升級,併為四川省一二三産業發展貢獻博覽力量。
據悉,“直擊一線”直播活動重點聚焦川投集團銀江水電站項目建設現場、資陽燃氣電站新建工程項目、蜀道集團“全息瞳”一體化運營平臺以及四川發展川渝高竹新區科技創新基地。活動現場安排直播團隊深入項目一線,設置多點位、多視角集中化展示項目點位最新實施狀況,通過5G傳輸實現“一場四地”的實施同步互動。讓廣大與會觀眾不用深入一線,也可第一時間獲悉項目現場最新進展情況,並多維度展示國企相關領域的前沿科技、最新産品和發展願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四川省國資委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組織國資國企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堅定不移推動做強做優做大,在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中貢獻國資國企力量。截至2022年底,全省地方國有企業資産總額15.15萬億元,營業總收入1.88萬億元,利潤總額1151億元,分別居全國第5位、7位、6位,與四川經濟在全國的排位大致相當;預計今年6月底,省屬企業資産總額為2.46萬億元,實現營業總收入2921億元,利潤總額1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1%、7%、105.8%,為全省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新聞連結:
銀江水電站項目
銀江水電站裝機容量390MW,安裝6台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2021年12月成功實現提前一年大江截流,節約工程投資近5億元;2022年10月提前30天開始大壩首倉混凝土澆築;2023年6月完成了附屬設施銀江大橋合龍;嚴格把控品質進度,持續加強安全環保措施,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和設計優化,目前正在開展水輪機全水頭運作和汛期發電關鍵技術研究,努力實現2025年一季度首臺機組發電。
資陽燃氣電站新建工程項目
資陽燃氣電站新建工程項目位於四川省安岳縣永順鎮,由四川川投燃氣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係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投資組建的川投(資陽)燃氣發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投産運營。項目規劃建設4台H級燃氣發電機組,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2台700MW級燃氣-蒸汽聯合迴圈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9H型高效燃機,聯合迴圈效率高達64%,計劃2024年7月實現雙機投産運營。一期項目建成投産後年利用天然氣5.7億方,年上網電量35億千瓦時,足以供應300萬居民生活用電。
該項目建成投産後,將成為四川電網骨幹調峰電源,有利於提高全省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滿足全省“十四五”電網負荷用電增長需求,有利於優化全省電源結構,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有利於天然氣資源地資源的就地轉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對於四川實現建設中國“氣大慶”的發展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目較同等規模燃煤電廠每年減少約55%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植樹500萬棵,對四川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穩定的能源保障。
成宜智慧高速“全息瞳”一體化運營平臺
在建設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成宜智慧高速的過程中,蜀道集團聚焦政府、企業、用戶等多維度需求,形成全國首個暨川渝地區首批智慧高速地方標準。
面向政府“平安智慧”的要求,蜀道集團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已實現“雙十保障”,即10秒內通知處置人員,10分鐘內趕到救援現場,大幅度提高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減少交通擁堵。同時,通過一體化方案在無人化管控方面節流降低的成本已全部覆蓋投入成本,實現3“零”場景應用,即高速交通事件零人巡檢、沿線邊坡安全監測零成本、稽核打逃零逃費。針對用戶“舒適便捷”需求,蜀道集團聯合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向公眾推出3款全天候車道級導航APP和小程式,相當於同時提供“高精定位的APP、智慧網聯汽車和無人偵察機”,可以不受大霧、夜間等低能見度天氣影響,實現準全天候出行。
川渝高竹新區科技創新基地項目
川渝高竹新區于2020年12月29日獲川渝兩省市政府共同批復設立,由川渝兩省市共同謀劃和推進,具體由四川省廣安市和重慶市渝北區聯手共建。項目總投資23億元,用地面積567畝,2022年1月開工建設,2025年全面建成。包含産業孵化區、科創服務區、綜合配套區三個功能區。
項目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等高竹新區主導産業,致力於構建創新基地、創新體系、創新平臺,打造為高竹新區乃至川渝區域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成為“雙城經濟圈”中的科技創新示範引領項目,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促進區域協同。在川渝兩省市合作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投資23億元新建高品質産業園,依託周邊“兩軌兩高三快”成渝地區骨幹路網,江北機場、廣安機場航空樞紐和兩江新區果園港,有效促進川東地區和渝北地區協同發展。
二是促進産業協同。結合周邊産業佈局情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等重點産業。目前已簽約引進清華大學氫能示範項目、中廣核新能源項目等重點産業化項目。
三是促進創新協同。借勢借力四川發展在産融結合、科技創新方面的資源優勢,深化創新驅動發展。目前已落地重慶大學低碳建築創新研究院、四川省汽車研究院等重點科研力量。(杜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