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作為營建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的重要內容納入民生實事,聚焦嬰幼兒家長“不便托、不願托、不敢托”問題,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區(市)縣、市級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下,積極破解家庭育兒“急難愁盼”難題,從政策支援、多措並舉、創新賦能、綜合監管等方面入手,抓發展、促規範、求創新,著力打造“幼有善育”幸福城市,讓家長“方便托、便宜托、放心托”,“小托育”蘊育“大民生”。今年,成都市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命名。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推動家庭鄰里式、小區嵌入式、托幼一體式、單位及園區職工福利式、標準規範式等托育機構建設,大力發展品質有保障、價格可承受、接送更方便、選擇多樣化的普惠托育服務,構建普惠優先、性質多樣、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體系。
推進公辦托育機構建設,引導國有投資企業積極參與,依託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區域性托育服務綜合指導中心,金牛區、青白江區、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縣婦幼保健院托育服務綜合指導中心陸續建成投用。
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社區服務範圍,利用社區綜合體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低效閒置國有資産發展社區普惠托育服務,開展“蓉易托”社區智慧托育中心建設,評選市級優秀“蓉易托”社區智慧托育中心12家。實施普惠托育民生實事項目104個,新增普惠托位7848個。統籌托幼資源,對學位較充足的農村地區原則上實行托幼一體化。
截至目前,全市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1740家,總托位數9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4.24個,入托率9%,均高於全省全國平均水準。同時,健全家庭照護支援指導體系,建立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將嬰幼兒科學規範照護方法、技巧、知識融入兒保門診兒童保健之中,編印家庭嬰幼兒照護指南,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普及科學育兒知識,依託婦幼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托育機構等,為家庭提供嬰幼兒保健、安全防護、照護技能與兒童早期發展指導等服務,增強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科學育兒能力。
推行“醫育結合”服務新模式
建立托育機構健康管理員制度,構建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托育機構、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形成“家庭照護+機構照護+基層醫療機構健康服務”的醫育結合服務新模式,下沉衛生健康服務管理,全面加強托育機構衛生保健、疾病預防等業務指導和品質控制工作。全市備案托育機構健康管理員配備率達100%。
推行“1+N”服務新模式
開展示範性托育機構建設,建成市級示範性托育機構47家,由示範性托育機構領辦社區/家庭托育點或托育點與其建立品質控制關係,形成“1+N”服務新模式,下沉優質托育資源到社區。健全運作管理機制,實行管理標準、服務流程、服務內容、人員培訓、家庭養育指導、親子活動組織“六統一”同質化服務,“1”對“N”實行品質控制。嚴格落實責任,托育點履行對嬰幼兒安全和健康的主體責任,示範性機構承擔相應責任。強化監督管理,示範性機構實行登記備案管理,托育點實行報告制管理並納入社區治理,由街道、社區加強對托育點的日常監管。
推行“網際網路+”服務新模式
開發托育機構電子地圖、托育服務統計資訊系統、科學育兒公益課程等,依託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市托育服務行業協會、示範性托育機構開展網際網路直播互動式家庭育兒服務。同時,聯動相關資源,著力打通托育服務産業鏈上下游,舉辦國際孕嬰童産業博覽會,推動奶粉奶業、母嬰生活用品等相關産業發展,構建完整托育服務産業鏈。
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援政策,加大服務供給,強化規範管理,創新融合發展,成都初步構建起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政策支援、品質保障、規範管理以及家庭照護支援指導“五大體系”,嬰幼兒照護服務實現增量提質,“不便托、不願托、不敢托”的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讓育幼家庭享受到更加普惠、便捷、優質、安全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服務供給不斷擴大,初步實現了“方便托”。通過加快建設托育服務體系步伐,打造“15分鐘托育服務圈”,較2020年,全市新增備案托育機構342家,總托位數增加2.5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增加1.89個,服務供給持續提升,托位缺口正按計劃有序補齊,服務更加便捷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