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綜合服務中心 優化産業發展生態

報送單位:錦江區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0-10 17:00:27 編輯:戚譯升 點擊:
錦江區按照中央、省、市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軟硬結合”,在“企業服務、企業解紛、促進就業”三個方面下功夫,聚焦人才服務、就業服務、創業服務、企業服務“四大服務”,打造錦江區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以點帶面優化産業發展生態。

重點企業和人力資源企業專項對接活動
聚力“三個賦能”,健全企業服務體系
一是市場配置賦能“搭臺”,推動資源深度開發。在錦江軟體園核心區新華之星“AI大廈”7樓,以“園中園”形式,打造數智人力資源特色精品産業園。建立“四聯一會”工作機制,整合錦江人才發展公司、四川貝諾人力、四川安逸企業管理等14家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力量,定期開展職享“錦”彩直播帶崗、“大學生—企業面對面”等活動40余場,集中推介發佈入駐錦江軟體園的竹雲科技等30余家重點企業引才需求清單,新引進高端專家5名、急需緊缺人才100余名。
二是服務事項賦能“加速”,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發揮“一站式人才綜合服務”效能,整合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區行政審批局等部門涉及人才、企業服務的15類84個事項,為企業、人才提供政策申請、工商登記等公共服務,落實“容缺補正”“告知承諾”等便利化措施,不斷提升服務效能,推行“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機制。1—8月,累計為42家企業“秒辦”行政審批事項,為75名企業管理人才快速直補專項激勵115萬元。
三是惠企政策賦能“鋪路”,釋放紅利激發活力。將人力資源産業納入錦江區“1+3+3”主導産業,全面享受産業政策,在人才3.0政策中明確支援企業購買人力資源服務,按照服務費用的30%,每年給予最高50萬元補貼;在中心設置政策貨櫃,將人力資源産業機構可享受的産業政策、人才政策、就業社保政策整合發佈,實現企業政策“一站即享”。

一站式人才綜合服務
聚力“三同模式”,加強企業爭端解紛
一是同頻共振,服務前移多元解紛。通過打造“勞動關係大講堂”“仲裁企業直通車”“安薪課堂”等勞動關係服務品牌,維護了區域勞動關係和諧穩定。2023年在中心共計舉辦“勞動關係大講堂”活動5期,惠及企業109家,發放資料790余份,解決企業在招聘、解除勞動合同、申請特殊工時等方面問題46個。
二是同步智理,促進人企和諧共興。智慧監測企業人才流動情況,對人才流動率超過8%的企業自動紅色預警。目前,平臺已對42家企業發佈預警,同步推送11個街道和勞動監察部門,化解勞動糾紛于萌芽狀態,營造“人才放心、企業舒心”的就業用工服務環境。
三是同向發力,消除企業發展亞健康。在中心設置“仲裁—企業直通車服務站”,對園區和樓宇勞動法規法條諮詢量較多的企業,採取到府座談、庭審觀摩的形式開展,主動為企業用工管理“體檢”,提前介入消除企業發展“亞健康”狀態。
聚力“三個優勢”,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
一是聚焦資源優勢“促就業”。立足錦江區産業資源優勢,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聯盟企業、重點行業企業、“規上”企業等在人才招引、項目對接、交流互動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截至目前,舉辦錦渝雙城、校園招聘、産業專場招聘等129場(次),參與企業累計1875家,提供崗位達9萬餘個,吸納896名應屆畢業生就業。
二是聚焦智慧優勢“精匹配”。建設“錦江智慧人才可視化平臺”,以社保數據為底座,匹配工商、稅務、教育、戶籍等數據,通過智慧演算法,對全區12.9萬戶重點企業及32萬餘名産業人才進行“畫像”,動態掌握用工缺口和人才需求,智慧匹配崗位,形成“崗位一站歸集、人崗一鍵匹配、結果一屏反饋”的人才就業一體化動態服務格局,平臺已推送1萬多個崗位,面試率增加200%,人才與企業雙向中意率達30%以上。
三是聚焦政策優勢“強托底”。錦江人才發展公司充分履行“錦江HR”使命,統籌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區屬國有企業政策性崗位,重點向應屆高校畢業生開展招聘,為穩定和擴大就業發揮積極作用。2023年,已統籌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區屬國企崗位200個,為區住建交局、區城運中心、東湖街道辦事處等單位招聘135名大學生。

和諧勞動關係大講堂沙龍活動
2023年,錦江區人才綜合服務中心開展職業培訓、職享“錦”彩直播帶崗、“大學生—企業面對面”等活動40余場,1500余名青年人才先後參加,達成就業意向200余人;定期召開用工企業和人力資源企業專項對接活動,共收集276家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累計開展活動12場,300余家企業參加,60余家企業與轄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成合作,為入駐錦江軟體園的竹雲科技等30余家科創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00余名;公共服務效能大幅躍升,辦事時間平均縮減2/3以上,累計服務1.5萬餘人次,為28家企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錦江智慧人才可視化平臺”已推送1萬多個崗位,面試率增加200%,人才與企業雙向中意率達30%以上;平臺“智慧監測”已對42家企業發佈預警,同步推送11個街道和勞動監察部門,化解勞動糾紛于萌芽狀態,營造“人才放心、企業舒心”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