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5週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週年。
45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
“改革開放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是深邃的歷史昭示,是面向未來的宣示,是科學的行動指南,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走好改革開放這條“必由之路”,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
——到2020年底,各方面共推出2485個改革方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
——自2017年起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2022年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10年來,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2.3%上升到18%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
…………
一項項前所未有的改革舉措,一個個來之不易的開放成就,奏響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激昂樂章,彰顯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展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之後的第一次國內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廣東,第一站就是深圳。
在蓮花山公園,習近平總書記向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總書記指出:“我們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習近平總書記就《決定》向全會作説明時指出:“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全黨要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整合、全面深化的轉變,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面。”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提出。
今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的中國共産黨人,將改革開放這場偉大覺醒引向更高境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經濟總量從54萬億元增長到121萬億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神舟”飛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蛟龍”下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
經濟體制改革緊鑼密鼓,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活春水,社會體制改革持續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步履鏗鏘,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紮實推進,改革實現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整合、全面深化的轉變;
統籌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高品質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中國的發展成為世界的機遇;
…………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深圳考察。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來這裡,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産黨的面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我們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毫猶豫不決、徘徊徬徨,必須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14億多中國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與此同時,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不論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會動搖。”
今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週年招待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前進道路上還面臨很多風險挑戰。”“我們要圍繞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使經濟發展更有韌性、更有活力。”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
全面深化改革,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前途命運,關係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
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會議審議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總結評估報告。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面推進,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
一張負面清單,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2018年12月,我國開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準入壁壘大幅破除,市場活力大幅迸發。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1.81億戶,較2022年底增長6.7%,經營主體總量再上新臺階。
從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到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高標準高品質建設雄安新區到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從農村土地改革到産權制度改革,從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頂層設計,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一項項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舉措陸續出臺、漸次實施,很多領域的“堅冰”被打破,很多方面的“硬骨頭”被啃下,改革的紅利日益顯現出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強勁。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蹄疾步穩”,指出:“改革是循序漸進的工作,既要敢於突破,又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向前走,確保實現改革的目標任務。”
2014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隨著改革不斷推進,對利益關係的觸及將越來越深,對此也要有足夠思想準備。對改革進程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一個一個克服,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既敢於出招又善於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的改革方法論。
2016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局意識、責任意識,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堅定改革決心和信心,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於啃硬骨頭,盯著抓、反覆抓,直到抓出成效。”
2018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改革進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實的有利條件越來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民心基礎更加堅實,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氣力抓落實,加強領導,科學統籌,狠抓落實,把改革重點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於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道路上仍面臨著很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已經啃下了不少硬骨頭但還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們攻克了不少難關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今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不能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具體實際開拓創新,特別是在前沿實踐、未知領域,鼓勵大膽探索、敢為人先,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
今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堅持高品質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提供新機遇
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中國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如何更加積極主動擴大開放的重大命題,明確了開放戰略、開放目標、開放路徑、開放佈局,推動我國對外開放不斷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這些年,我們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開放品質穩步提升。
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法、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高品質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高標準經貿規則……中國開放的廣度、力度、深度持續提升。
——這些年,我們堅持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開放活力日益迸發。
今年是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10週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從上海起步,不斷發展,形成了擁有22個自貿試驗區的“雁陣”,構建起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從推出全國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到上線全國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從創設第一批自由貿易賬戶,到設立全國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製造企業……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的改革推進模式,累計部署35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貢獻了佔全國18.4%的外商投資和18.6%的進出口貿易。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緊密聯繫世界的中國。中歐班列聯通歐洲25個國家200多個城市,“絲路海運”聯通全球43個國家100多個港口,是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這些年,我們堅定不移致力於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
黃浦江畔,年年舉辦的進博會被譽為中國擴大開放的“金色大門”。今年11月10日,第六屆進博會圓滿落幕,就已有近200家企業提前簽約參展第七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9月,2023年服貿會共達成1100余項成果,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政府或總部名義設展辦會;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形成了458項成果,中外企業達成972億美元的商業合作協議;11月底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多項,涉及金額1500多億元……一個個實打實的數字,向世界説明“14億多中國人民邁向現代化是中國帶給世界的巨大機遇”。
邁上新征程,中國開放的大門還將越開越大。
今年1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週年,我們將堅持高品質發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提供新機遇。”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
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今年10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10年的歷程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歷史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我們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和挑戰,為子孫後代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佈局和先手棋,是新發展階段要著力推動完成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準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大國經濟的優勢就是內部可迴圈。”“國內迴圈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加強國內大迴圈在雙迴圈中的主導作用,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要重視以國際迴圈提升國內大迴圈效率和水準,改善我國生産要素品質和配置水準。要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強我國出口産品和服務競爭力,推動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增強我國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
2013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遇到關係複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麼?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産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沒有人民支援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充分尊重人民意願,形成廣泛共識,人民才會積極支援改革、踴躍投身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要堅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覆出現的問題背後搜尋體制機制弊端,找準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群體傾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為現實。
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準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及時調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戶區住房4200多萬套,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新時代十年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兌現著“讓人民共用改革開放成果”的堅定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讓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這方面問題解決好了,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國家發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偉力。”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過提出並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讓人民共用改革開放成果,激勵人民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今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會議闡明瞭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指出“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強調“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堅定信心、開拓奮進,我們就一定能不斷譜寫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就一定能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