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悟“能上能下”的“武功秘籍”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20 15:04:20 編輯:張嘉鈺 點擊: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鮮明亮出了幹部優與劣的尺規、上與下的準繩,是推動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秘籍”。
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長期以來,由於思想顧慮、制度薄弱、執行疲軟,導致本應能上能下的“雙向道”變為了堵塞的“單向道”。要疏堵保暢、上下貫通,打通用人“動脈”,穩、準、狠三招是關鍵。
出穩招,定人心,破除思想藩籬。“為將之道,當先治心。”制度的暢通執行,少不了群眾幹部的認可,如果思想梗塞,那制度執行也會大打折扣。要提高站位消除顧慮。部門領導、組織人事幹部作為能上能下的推動者,不可步障自蔽、想的多於做的,過多預設心理“阻礙”,需有力出擊、大膽落實。要改變觀念擺脫束縛。領導幹部需破除“上榮下辱”的世俗觀念和心理障礙,明白“上與下”是人崗相適、各展其才,需突破思想關,平常心對待。要破除猜疑走出誤區。“能上能下”是人才流動的正常規律,是幹部選拔任用的基本原則,要充分尊重幹部群眾的知情權,把“上與下”晾曬出來,敞開心扉、避免猜忌。
出準招,明依據,對症把穩病脈。“欲醫其病,必先知其症。”只有把“症狀”識別精準,才知道如何開方拿藥。要讀懂規定情形。針對新修訂《規定》裏,關於完善領導幹部“不適宜”擔任現職的15條情形,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提綱挈領、入木三分,把“疑難雜症”區分開來,理清思路、對單問症。要規範制度程式。嚴格核實認定、提出建議、組織決定等規定動作,把年度考核作為重要依據,對關鍵“點”要望聞問切,加強綜合分析研判,避免“一刀切”,防止“一言堂”。要聽懂民聲心意。領導幹部是否“帶病”,人民群眾看得最清楚,識別最準確,最有發言權。要把腳步落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從土語鄉言中聽反映、知口碑,掌握民情民意,才能選出人民的好班子。
出狠招,刮腐骨,勇於刀刃向內。“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解決幹部能上能下的“老大難”問題是向矛盾集中的領域下手,向利益固化的地方動刀,不是輕輕鬆鬆走個過場、淺聊幾句就可以解決。要嚴明工作紀律。堅守規定底線,從嚴治吏,不得搞好人主義,不得避重就輕,不能以“保護幹部”為藉口,縱容“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懶官庸官。要動真格見真章。對拒不改正、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及時亮劍、重症猛醫,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面對阻礙,咬定牙關不放鬆,一錘接著一錘敲,做好激濁揚清的工作。要保持高壓態勢。出狠招硬招不是最終目的,是讓“聽慣梨園歌管聲”的“太平官”、站樁度日的“躺平人”、飽食終日的“南郭先生”保持危機感、緊迫感,心中有戒、頭頂懸刀,進而激發幹部起而行之、擔當有為。(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委組織部 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