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幹部要“眼耳身”俱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20 15:02:23 編輯:張嘉鈺 點擊:
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識人。組工幹部作為選人用人的“主力軍”,必須練就高超的“識人術”。在考察識別幹部時,要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況。只有切實做到“眼到”“耳到”“身到”,才能把黨和人民事業需要的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
一要“眼到”,既看“平時表現”,也看“戰時狀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考察識別幹部,功夫要下在平時,並注意重要關頭、關鍵時刻。一方面,摸清幹部“底子”絕不能靠“吃快餐”,而要看幹部平時表現。如果僅憑一兩次談話、幾次接觸,就給幹部草草“畫像”,結果往往“失真”。只有經常到基層單位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幹部幹了什麼事、幹了多少事、幹得怎麼樣,才能對幹部知根知底、知長知短。另一方面,重要關頭、關鍵時刻也是考察幹部的重要契機。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複雜問題、重大考驗,是衝鋒在前還是臨陣脫逃?是“跟我上”還是“給我上”?是“過得硬”還是“過得去”?最能直接反映幹部的政治素質、能力水準和工作作風。只有將考察識別的“鏡頭”延伸到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等重大鬥爭最前沿,看幹部“戰時”狀態,才能選出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的幹部。
二要“耳到”,既聽“官方意見”,也聽“鄉語口碑”。考察幹部要廣泛聽取他人對幹部的評價,既要重視“官評”,也要重視“民評”。領導同事作為幹部工作期間的“身邊人”,對幹部的為人處事、工作能力自然是心中有數,要利用單獨談話的機會向領導同事“取經”。有的領導同事謹守“為官慎言”、信奉“沉默是金”,要注意營造寬鬆談話氛圍讓領導同事“願意説”,抓住關鍵刨根問底讓領導同事“説重點”,客觀分析去偽存真讓領導同事“講真話”,為幹部繪一幅真實、完整、立體的“官方畫像”。同時,幹部幹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要走出機關、走進基層,真正邁開步子問,俯下身子聽,通過拉家常的方式引導群眾為幹部“打分”。要善於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零碎的資訊中聽出真實的群眾意見和民聲期望,把為民分憂、替民解難的幹部選出來。
三要“身到”,既訪“八小時內”,也訪“八小時外”。一個硬幣有兩面,一名幹部日常也由工作與生活組成,考察識別幹部不僅要走訪其“八小時內”的工作圈,看其擔當精神、能力素質、服務意識;還要走訪其“八小時外”的生活圈,看其道德品行、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清除考察工作的“死角”,才能全面公正評價幹部。良好家風既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禦貪腐的“防火牆”,要通過走訪幹部的家人,看一看幹部廉潔家風的“籬笆”扎得牢不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通過走訪幹部的親朋好友,看一看幹部熱衷於與哪一類人“交朋友”,識準幹部的道德品行、為官修為。要通過走訪幹部平時的社交場合,在幹部“足跡”常至的地方,觀其行、察其私,看其是否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只有延伸幹部考察“半徑”,走進幹部的生活圈,才能選出表裏一致、忠誠乾淨的“勤務兵”。(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委組織部 李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