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關心關愛“一老一小”工作情況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18 16:05:07 編輯:王衛東 點擊:
近年來,樂山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障兒童合法權益”等重大決策和省委相關部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一老一小”急難愁盼問題,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嘉裏人”關心關愛品牌,以實際行動把黨委、政府的關懷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把社會的溫暖撒向了千家萬戶,讓關愛之光照亮了樂山的每一個角落,受到幹部群眾一致好評。
一、站高謀遠,健全工作機制
堅持高站位謀劃部署、高品質推動落實、高標準督導問效,統籌用好市級部門、縣(市、區)和社會各界力量,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關心關愛“一老一小”的新格局。
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一老一小”工作,研究出臺《樂山市“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樂山市“十四五”時期康養發展規劃》《樂山市“十四五”兒童福利事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對“一老一小”工作進行系統謀劃,形成了清晰的“路線圖”。深入開展黨建引領“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行動,建立市縣鄉村組“五級”工作體系。將“一老一小”工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績效考核和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細化考評標準12個。
建立幫扶機制。通過“雙報到”“敲門行動”等入戶走訪,聯動運用低收入人口監測平臺、民政部門“兩補”、中國殘聯辦證等大數據平臺進行比對,精準識別、動態掌握全市60歲以上、18歲以下低收入人口9.1萬人。組織全市116個市級部門、211個縣級部門(單位)全覆蓋結對幫扶126個“一老一小”機構,2021年以來開展幫扶活動1449次,落實幫扶物資1259.2萬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1137個。建立聯繫幫扶重點人員機制,對每名“一老一小”重點人員,落實1名幫扶幹部、1名村(社區)幹部、1名家庭醫生、1名民警“四包一”聯繫幫扶,先後解決大病就醫、孤兒入學等實際困難757個。實施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等項目37個,形成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區志願者為輔助、社會慈善資源為補充的“五社聯動”工作機制。
細化政策措施。針對面上的共性困難問題,全面梳理養老、托幼、扶孤等11條幫扶措施清單,採取發放補助、教育資助、醫療康復等方式進行幫扶。針對排查的個性困難問題,對滿足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政策條件的,按程式納入救助範圍;對無法納入專項救助範圍的,結合幫扶對象實際,“一戶一策”制定幫扶措施。針對因病、因災等突發性事件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情況緊急的,先行救助後完善手續;對特別困難的,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提高救助標準,2021年以來全市臨時救助2.1萬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602萬元。各縣(市、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出不少便民惠民政策措施。五通橋區出臺《關於進一步提升特殊群體保障水準的十條政策措施》,明確集中供養的特困老人每月基本生活標準不再區分城鎮和農村,統一為城鎮標準;符合相關條件生育二孩及以上的,給予每孩每月4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3周歲;符合育兒補貼金申領標準的家庭在區內購買一般商品房,一次性給予2萬元的購房補貼。沙灣區創新開展“一鎮一專員、一村一專幹”工作試點,落實10名養老專員,按照“一人一檔”原則為區域特困人員、低保、高齡、空巢獨居等涉老群體建立資訊管理庫,匹配服務需求,有效提升社區養老服務精準度。
二、多元供給,構建養老體系
樂山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81.0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3.45%,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12.52萬人,老齡化程度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呈現出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和空巢化相互疊加等特點。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讓老人們有個幸福的晚年”等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標準化、網路化水準,著力打造“嘉裏養老”服務品牌。2022年,樂山市“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績效目標考核工作位居全省第一等次,樂山獲評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地區。
基礎養老有保障。建立農村養老、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相結合的服務體系,全力兜牢養老服務民生底線。實施農村養老服務提質行動。推動9個縣(市、區)鄉鎮敬老院收歸縣級直管,撤並關停“小遠偏散”鄉鎮敬老院15個,建成縣級養老服務中心11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70個,大力發展“1+N”農村公辦養老服務聯合體。馬邊彝族自治縣投入資金2.04億元,打造小涼山區域養老中心,今年建成後將成為全省首個集養老、兒童福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婚姻登記服務和老年大學五大功能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注重豐富農村養老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犍為縣探索“離家不離土”養老新模式,通過租賃、流轉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周圍土地作為“菜園子”,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耕作,既鍛鍊了身體,又滿足了農村老人的“土地情結”;犍為縣九井鎮回龍村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載體,創辦留守老人“打平夥”食堂,就餐老人以現金、大米、蔬菜等方式入夥,配置音響等娛樂設施,解決了全村30余名留守老人就餐難、娛樂少等問題;五通橋區在公辦養老機構實行陪餐制,區、鎮、村相關幹部定期到公辦養老機構與老人共同用餐,實現陪伴關愛老人和提升養老機構管理服務品質一舉兩得。實施居家養老服務提質行動。推廣家庭適老化改造,對老年人家庭傢具配置、細節保護等進行優化提升,2021年以來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適老化改造試點3000戶。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標準,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困難老人提供助潔、助浴等到府服務,惠及老年人6.6萬餘名。峨眉山市深入實施“情暖峨眉”專項行動,通過代辦、幫辦、聯辦等形式,幫助老年人解決各類問題700余個,相關經驗做法多次被新華社、四川新聞網等媒體報道;市中區創新推出“群眾呼、平臺應、線下幫”一鍵呼叫系統,打造出為老服務的“12345”。實施機構養老服務提質行動。出臺養老服務機構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給予每張床位1.1萬元建設補貼,對收住樂山戶籍老人滿6個月的給予床位運營補貼,2021年以來發放運營補貼295萬元。探索實施“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新模式,撬動社會投資7.4億元建設運營養老服務設施,建成民辦養老機構37個、公建民營養老機構7個,培育出“孝老苑”“孝思”“海棠花”等多個本土專業化、規模化、連鎖化養老服務品牌。
中端養老有市場。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醫養深度結合,全力滿足中端養老市場自費服務需求。實施社區養老服務提質行動。按照每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政府補助200萬元的標準,規劃建設集“日間照料+嵌入型養老+智慧養老+醫養結合”為一體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22個,建成7個、在建15個。峨眉山市勝利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集老人住養、醫療護理、日間照料、娛樂休閒、護理培訓等多種服務為一體,為社區老人提供全方位人性化養老服務。積極打造“樂養”助餐配餐服務網路,鼓勵家政、物業等建設社區養老服務點。犍為縣玉津鎮漱玉社區將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和服務老人相結合,依託閒置陣地開辦“犍嬢嬢便民小廚房”,採取“堂食+配送”方式,滿足獨居老人日常就餐需求,同時提供助浴、保潔等服務,有力解決獨居老人無人照護等問題。實施醫養結合提質行動。推動全市126個養老機構全覆蓋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24小時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服務。沐川縣善健養護中心以醫養深度融合為核心,引入沐川益康醫院,建立院內老人健康檔案,及時為老人康復康養提供醫療服務和康復護理。推進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推動1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老年醫學科、21家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市中醫醫院開發老年醫療、預防、保健、康養和中醫藥文化教育、研學為一體的多元服務業態,推動精準醫療、中醫特色養老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省中醫特色健康養老新高地。
高端養老有選擇。豐富康養頤養相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力打造高品質享老生活。實施康養結合提質行動。大力發展旅居康養、文化康養、體育康養、農業康養、森林康養、食藥康養等新業態,加快開發高山避暑、溫泉水療、食療養生、療養保健等健康旅遊項目,全力打造成渝雙城經濟圈“康體養生”後花園。中國峨眉山國際康養中心計劃總投資100億元,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將於2024年建成集四川大學華西峨眉醫院、康護中心、國際康養論壇及康護培訓中心、智慧康養社區、虎溪河公園于一體的高端康養綜合體,可為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關愛等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實施頤養結合提質行動。積極培育雪魔芋、養生茶等適老化食品和飲品,大力發展石墨烯、碳纖維等適老化傢具、建材和穿戴護具,打造出“松恩”等一批適老化傢具品牌,樂山市入選第五屆中國(四川)國際養老服務業暨養老服務業博覽會主題市。大力發展老年教育,規劃佈局建設縣級以上城市老年大學11所、鄉鎮(街道)老年學校(教學點)112個,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市縣鄉村“四級”老年教育網路。
三、點面結合,呵護兒童成長
樂山市現有未成年人52萬人,其中困境兒童2.4萬人、農村留守兒童0.5萬人。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是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城鄉困境兒童、殘疾兒童和學習成長相對落後的學生”的重要論述,聚焦重點、打通堵點、破解難點,全面促進兒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著力打造“嘉裏童行”服務品牌。
為困境兒童兜底。將機構養育和社會散居孤兒的基本生活費標準分別由1400元/人·月、900元/人·月提高到1600元/人·月、1200元/人·月,2022年為730余名孤兒、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970余萬元。實施市兒童福利院維修改造和環境美化工程,為院內52名兒童提供社會化教育、院內特殊教育、早教等“全納式”分類教育,實現“養治康教社”一體化發展。依託大愛樂山公益聯盟,實施“大愛樂山·呵護成長”五年行動計劃,籌集愛心款物1760萬元,幫扶困境兒童7.3萬人次。實施“蜀護未來·助夢學海”“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為76名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助學金115萬元。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為孤兒提供體檢、住院治療、康復訓練等醫療救助218人次。
為留守兒童補缺。加強同“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合作,建立社區兒童服務站16個,無償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安全教育等“線上+線下”關愛服務,受益困境和留守兒童達15萬餘人次。實施“童伴計劃”項目,建成“童伴之家”74個,通過“社區+社會志願者+社會組織”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課業輔導、親情陪伴、主題教育等活動2000余場次,精準服務留守兒童近8000余人次。從市中區和沐川縣選取家庭困難且品學兼優的30名留守女童作為試點服務對象,創新實施“嘉愛小屋”舊屋改造項目,為女童居住的房間添置書桌、門窗、衣櫃、床等物資,並招募30位“嘉愛媽媽”一對一結對,從心理疏導、生理衛生、精神關愛等方面進行陪伴和引導。
為學齡兒童護航。加強學位供給,推進29個重點項目建設,新投用中小學、幼兒園19所,新增學位10540個,確保適齡兒童“有書可讀”。落實“雙減”政策,實施《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行動計劃》,推進課後服務“5+2”全覆蓋,井研縣課後服務做法作為四川唯一入選的課後服務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開展“踐行十愛·情暖嘉州學子”公益助學、“棟樑工程”解困助學、“金秋助學”等活動,2021年以來共資助學生2.7萬人次、發放助學資金2913萬元。構建“三心聯動”的身心健康保護體系,建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站、點)”1512個;建立“市兒童福利服務指導中心”,開展日常入戶走訪和監護人養育指導1000余次;在市精神病醫院掛牌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提供專業服務11萬人次。創新開設海棠法庭,開創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新模式,柔性化解家事糾紛300余件、調解率達70%。開展“嘉州小海棠信箱”公益項目,解決青少年校園暴力、自殺自殘、家庭關係等問題1506例。(樂山市民政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