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號作品:川藏鐵路拉林段系列報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1-12 16:54:16編輯:劉奕麟
富民興藏新天路丨拉林鐵路開通運營!
6月25日,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滿載著乘客,迎著高原燦爛的陽光,緩緩駛出了站臺,這標誌著在國鐵集團統籌指揮下,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的拉林(拉薩至林芝)鐵路正式開通運營,西藏進入電氣化鐵路時代,動車跑上了雪域高原。
拉林鐵路新建線路全長約403公里,是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160公里。
拉林鐵路從無到有,從一張藍圖變為現實,這背後凝結著中鐵二院拉林鐵路勘察設計團隊超10年的卓越努力和辛勤付出,更有著二院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攻堅克難、創新引領。二院人信念始終在心、責任始終在心,面向未來,勘設大國工程,二院將一如既往、使命在肩、勇敢向前。

選線凝匠心
拉林鐵路位於“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沿線山高谷深,相對高差達2500米,線路85%走行于海拔3000米以上。為了能在複雜地質條件下選出好的線路,二院設計團隊足跡遍佈了拉林鐵路沿線,並探索性地採用“空、天、地”一體化綜合勘察技術,查明瞭沿線災害類型、分佈情況及對鐵路工程的影響,採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工程風險。
橋梁創紀錄
拉林鐵路全線共有各類橋梁121座,84.602公里,橋梁佔線路的比例約為21%。全線十六次跨越雅魯藏布江,其中,主跨430米的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
隧道“博物館”
拉林鐵路全線隧道47座,總長216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長隧道6座。高地溫、軟岩大變形、強岩爆、高壓富水冰積層、高原風積沙等特殊不良地質問題,使拉林鐵路像一個整合各類隧道難題的“博物館”。通過科研攻關,高海拔長大隧道通風、防災救援、機械化配套、寒區隧道抗凍等關鍵技術難題也均被成功攻克,相關成果為未來複雜艱險山區鐵路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站房新地標
拉林鐵路沿線車站與市政配套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實現了便捷換乘,暢通融合,全線實行電子客票等智慧化、人性化服務,站房建築“一站一景”,獨具民族文化特色,成為沿線城市的一個個新地標。
電氣化劃時代
拉林鐵路是西藏高原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集高海拔、強震、峽谷風、強雷暴、強紫外線、高地熱以及極端溫度等多種惡劣環境條件于一體,屬於目前國內外最高海拔、最複雜艱險的電氣化鐵路。同時也是國內首次制定高原地區複雜自然環境條件下牽引變電所設備選型及佈置標準化方案,實現牽引供電系統無人值班無人值守。
生態綠色長廊
沿線處於高原高寒地區,生態環境敏感脆弱,設計中高度重視生態環保,積極開展生態恢復科學研究,成功打造了高原鐵路綠色長廊,為後續類似艱險山區鐵路生態恢復工程提供可供借鑒的經驗和案例。
拉林鐵路通車後,將有效改善沿線地區居民的出行條件,拉薩至林芝的出行時間由原來公路的5小時縮短至3小時,山南至林芝的出行時間由原來的6小時縮短至2小時。同時,拉林鐵路對促進沿線國土資源開發,增強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助推旅遊業再攀新高,帶動西藏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西藏人民生活水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鐵二院副總經理、川藏鐵路勘察設計總指揮部指揮長秦小林表示,中鐵二院通過拉林鐵路的規劃建設,攻克了一系列複雜艱險山區高原鐵路建設的技術難題,為接下來川藏鐵路的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技術經驗和借鑒,也讓複雜艱險山區鐵路勘察設計技術水準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開啟了高原鐵路規劃建設的新時代。隨著拉林鐵路通車,由中鐵二院作為勘察設計總體單位的川藏鐵路也邁入全新征程,在國鐵集團帶領下,中鐵二院將高舉中國中鐵“開路先鋒”旗幟,繼續挑戰生命禁區、築夢雪域高原。
《拉林鐵路通車有感》
中鐵二院三代人的夢想實現了
寫給舉世矚目的拉林鐵路勝利通車紀念
滄海桑田起群山,巍峨浩翰入雲端;
風光雨雪夾雷電,雅魯藏布墜深澗;
天塹自古橫梗阻,萬物脆弱絕人煙;
研究歷時七十年,前仆後繼三代肩;
越是艱險越向前,一腔豪氣衝雲天;
開天闢地號令響,七年攻堅改人間
高鐵巨龍穿山水,威武妖嬈履平川;
二院業績驚四座,勘察設計更領先;
中華兒女齊努力,百年征程譜宏篇。
(選送單位: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