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在渠城的大街小巷,穿梭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拿著手電筒,身著紅袖章,認真呵護著城市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他們就是由渠縣人大代表與轄區派出所民警、網格員共同組成的治安巡邏隊。
他們在社區、街道展開全面巡查,對商店等人員密集場所和學校周邊加強巡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繫群眾的“人熟、地熟”優勢,深入大街小巷摸排情況,切實維護夜間社會治安秩序穩定。
近年來,渠縣人大常委會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結合“平安夜巡”活動,創造性地開展人大代表“全天候”履職,推動各項工作走深走實。
“履職‘全天候’,服務‘零距離’,這是人大代表的職責,我們責無旁貸。”一名參加夜間巡邏的人大代表説,除此以外,巡邏隊還宣傳“防火、防盜、防詐騙、防溺水”等相關安全知識和法律常識,收集民情民意,為轄區群眾營造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
“零距離”服務,首先要讓老百姓感到“家站點”就在身邊,人大代表就在身邊。今年4月,渠江街道的地旺廣場設立鄰里代表聯絡點,固定每月5日由代表輪流到現場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近距離感受到代表履職的足印,成為縣人大常委會將“家站點”履職觸角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的一次積極嘗試。
為使民意表達渠道更加快捷暢通,渠江街道配套出臺了“人大代表進網格”參與基層社會管理實施辦法,並同步設置直通車小程式和微信群,向選民公開代表聯絡方式,讓群眾隨時隨地都能通過“雲平臺”,將心聲傳遞給代表。
一個個“家站點”就是一條條民情通道。通過這條通道,老百姓一個個微心願、小夢想被人大代表“無縫”傳遞給黨委政府。代表們説,“家站點”讓代表和群眾的心貼得更近了,一定要用好這個平臺,爭取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居民將久拖未決的舊改房頂漏水問題反映到我們這裡後,我們邀請人大代表和專家通過現場點評的方式,給施工隊提供專業指導,幫老百姓解決了後顧之憂”。在南門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縣人大代表寇小燕日常接待中聽到居民關於小區監控已“睜眼瞎”多年的抱怨後,多方溝通對接申請資金,組織居民代表商定分佈方案,最終促成小區視頻監控無死角、無盲區。
此外,為助推企業發展,渠縣還在渠縣經開區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絡站,60平方米的站內除了常規的代表活動室、選民接待室外,還特地設置了法企講堂,固定了5位來自法院、街道、企業界的人大代表常駐該站,並在這裡定期領銜組織法治宣傳、首席服務、企業發展論壇、老總茶會等活動,成為推動産業發展、提升經濟業態的一股重要力量。(彭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