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貝”擎起萬源市蜂桶鄉“秦巴藥鄉”半邊天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13 12:01:08 編輯:尹嵐 點擊:
作為全國三大、全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區,萬源境內高山氣候明顯,森林植被豐富,中藥材種類多達1206種,被譽為“秦巴藥庫”。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土壤優勢,讓萬源萼貝等中藥材産業不斷做大做強,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産業。
 冬日裏的蜂桶鄉景色如畫
萬源市蜂桶鄉無疑在這方面成為大贏家,2021年、2022年先後成功創建為“萬源市縣級現代農業園區”“達州市現代農業園區”,2023年成功創建為達州市“秦巴藥鄉”。在今年5月8日,該鄉又從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得到一個好消息:千年萼貝終於有了自己的“身份證”,正式拿到進入中藥材市場的“金鑰匙”。
據萬源市蜂桶鄉黨委書記康政德介紹,萼貝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在組織專家對産于萬源萼貝進行基原鑒定時,經專家組綜合分析論證認為:根據《中國植物志》《中國藥典2020年版》及現有文獻資料,萬源萼貝基原為“川貝母”中的“太白貝母”,首次在學術上確認“萼貝”原植物為百合科植物太白貝母,對植物形態和藥用部位進行了系統描述。
蜂桶鄉地處川渝兩省市交界處,距萬源市主城區70公里,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4.7℃,屬典型的高寒山區和邊界鄉鎮。
以前,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是限制蜂桶鄉發展的主要因素。隨著2015年蜂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批,過去一直依靠自然資源供給的現象正在逐漸淡化,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村民漸漸將眼光轉向了發展與保護並存,依託獨特的氣候環境、地理位置,規模化養殖蜂桶藥蜂蜜,大面積種植川貝母、黨參、藥木瓜、百部等中藥材,持續推進中藥材産業高品質發展。
貝母又叫“蝱、莔、藥實”,最早記載于《詩經》,入藥最早記載于《萬物》。清乾隆六十年編《太平縣誌》記載:花萼山産貝母品質最好。有土諺:川貝甲天下,萼貝冠全川。“萼貝”早于“川貝”作為商品入藥。
 在花萼山下土生土長的“80後”青年項能鵬,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祖祖輩輩視萼貝為寶貝,那麼如何將野生貝母進行移植種養,將它作為一項産業發展,帶動鄉親們發家致富呢?從2014年開始,項能鵬先後到省、市有關科研機構和高校拜訪中藥材專家,為發展萼貝“把脈問診”。項能鵬的創業行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援,專門為他建立“專家工作站”,幫助其對萼貝進行基源鑒定、化學成分分析,傳授育苗和栽培技術等。2018年,在有關單位牽線搭橋下又成功通過技術成果融資,引進九州通資本,成立萬源市潤雨藥業有限公司。
 6000平方米的智慧化萼貝母育苗大棚
初冬時節,被群峰環繞的萬源潤雨中藥有限公司中藥材基地,清一色的大棚一字排開,棚內已有少許嫩芽從土裏探出頭來。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掏出一顆龍眼大小的植物,向來參觀的人群展示,“這一顆人工馴化的萼貝原源種,市場價值50—100元。”
 工作人員在展示萼貝原源種
“萼貝擴繁工作其實也就像是煎藥,火候把握是關鍵,既要保持藥理的原生性,又要實現産量提升,確實是個技術活兒。”萬源市潤雨藥業有限公司技術員張黎説。
“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萼貝育種。”據項能鵬介紹,“依託天然地理優勢,目前公司在蜂桶鄉自然保護區非核心地帶,建成自動化育苗大棚1.3萬平方米、育種基地100余畝,商品萼貝規範化種植基地2000余畝,通過科學的基源研究和野生馴化,成功進行了擴繁和栽培。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輻射帶動周邊150余戶村民戶均增收近1萬元,實現穩定增收。為當地培養萼貝種植‘土專家’60余人。預計2025年産值將突破億元,2030年産值達10億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在中藥材産業發展方面尤其如此。為破解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達州市政府與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專門簽訂了《推進達州市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戰略合作備忘錄》,積極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開展交流合作,成立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達州産業技術分院,籌建秦巴道地中藥材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創辦達州中醫藥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在校生已達6300余人,為中醫藥産業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全市設立了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為每個特色品種配一支專家服務隊,未來將建立中藥産業科技轉化孵化園,為更多的“項能鵬們”搭建平臺服好務。
 秦巴道地中藥材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走進基地
領導的關懷是創業者工作最大的動力。2022年6月18日,是項能鵬激動難忘的日子。這一天,達州市委書記邵革軍率隊在萬源市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調研督導“四心”作風問題教育整頓、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工作時,來到了項能鵬所在的公司,邵書記詳細了解萼貝種植、加工及銷售情況,希望企業立足本土生態優勢,運用好農業種植新理念新技術,持續加大科技攻關,豐富産品形態,聚焦特色産品持續把企業做大做強,更好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邵書記的一席話,給了項能鵬極大的信心和鼓舞。
“現在搞了中藥材基地,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自己還種點中藥材,收入比以前多多了。”在萬源市潤雨藥業有限公司務工的村民胡興連看來,過去是“靠山只吃山”,現在才曉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萬源市潤雨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項能鵬(左二)向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馬兵(右二)介紹中藥材基地發展情況
“近年來,蜂桶鄉在狠抓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基地建設的同時,依託萬源市潤雨中藥有限公司,大力發展中藥材初加工,建設冷儲庫房,新建中藥材初加工生産線3條及其配套加工設施,大力開發川貝母(萼貝)、藥木瓜、百部等中藥材加工産品,實現年加工量達100余噸,並與九州通醫藥集團、潤雨中藥有限公司等建立長期銷售合作關係;實施‘中藥材旅遊’農旅融合項目,打造萼貝花、木瓜花休閒長廊等觀賞旅遊業,年吸引遊客4000余人次,帶動銷售中藥材産品50余噸;主動銜接萬源市藥材企業、商人等到鄉收購,全覆蓋動員幫扶責任人開展消費幫扶、以購代銷等,持續擴增中藥材銷售渠道。”萬源市蜂桶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張慶説,該鄉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三網建設已完善,設施設備齊全。基地配套建設蓄水池、溝渠、智慧噴灌、資訊化監控等規模化設施設備,資訊化水準完善,充分保障企業及周邊農戶生産生活需要。轄區內中藥材種植基地于2021年納入全國中藥材品質追溯平臺、國家農産品品質追溯平臺。
萬源市蜂桶鄉道路兩旁獨具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宣傳牌
該鄉立足“一村一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結合村情實際,採取自主經營、生産服務、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其中新房子村自主經營特色農産品、中藥材銷售,並於2022年實施百部種植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預計2025年可實現集體經濟收入達60萬元;橋壩咀村、讓水壩村通過入股萬源市潤雨中藥有限公司分紅,以及木瓜苗、成品木瓜銷售、打造木瓜休閒長廊發展鄉村旅遊等,助推集體經濟壯大增收。2022年,三個行政村分別實現村集體經濟純收入2.37萬元、1.19萬元、1.25萬元,較2021年收入增速均達10%以上。
可以預見的是,通過産業帶動、示範引領,積極推廣“公司+基地+村集體+農戶”合作方式,建設一批種植技術先進、生産模式成熟,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板,該鄉將形成“一鄉一特色品種,一品種一示範基地,一基地一專家團隊”的發展模式,實現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3000畝,培育中藥材主要品種1-3個,培育種植技術能手30人,帶動11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蜂桶鄉黨委書記康政德(右二)向萬源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方波(右一)介紹“秦巴藥鄉”取得的成效
“我們主要是突出環境優勢,打好中草藥種植、土特産品牌培育、野生蜂蜜養殖、休閒康養這幾張生態産業牌。”蜂桶鄉黨委書記康政德説,以“秦巴藥鄉”品牌支撐,以中藥産業為紐帶,以助農增收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依託蜂桶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著力構建企業、村集體、農戶、科研人才“四位一體”利益鏈,通過産業示範帶動、中醫藥文化宣傳等,規範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中藥材之鄉和集休閒、觀光、避暑、康養于一體的旅遊度假目的地,為發展山區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李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