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601、602兩路公交車同時發車,忙碌地穿梭在主城區的兩條幹道上。與以往不同的是,當天這兩路公交車內多了一排排散發著濃郁中草藥氣息的防疫香囊。“這個既可以提神醒腦,預防疾病,又增加了節日的喜慶,謝謝縣中醫院考慮得這麼週到啊!”車上,乘客們個個喜形於色。
開通“中醫藥文化公交專線”
不只是在開江縣,達州主城區前年就開通了兩條“中醫藥文化公交專線”,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在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的倡導下,去年全市7個縣(市、區)一共開通了12條城區中醫藥文化宣傳特色公交專線,成為各地城區大街小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對一個地方來説,文化更是一種軟實力的體現。
近年來,達州市致力於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範市”,建設“中醫藥強市”,將中醫藥文化建設作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2021年6月7日,在全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上,達州市委書記邵革軍就響亮提出,“堅持中醫藥事業、産業、文化‘三位一體’發展新模式,奮力開創達州中醫藥發展新局面”。
作為在全省率先成立市一級中醫藥管理局的達州,“傳承創新”是中醫藥發展始終秉持的理念。在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以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服務群眾健康為己任,達州杏林繽紛,在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的道路上步履鏗鏘。
聚焦巴渠本土中醫文化發掘
達州加強古典醫籍文獻、醫家醫案、傳統制藥技術、炮製經驗等系統研究,繼承中醫理論精髓。民間偏方“蛇難爬”消腫散被列為第五次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大竹縣“羅氐掌門按摩技藝”第三代傳承人羅秀春創造傳統技藝和現代診療手段相結合的推拿按摩技藝被列為第五批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22年4月,“達州市野生瀕危中藥材資源保護與利用”正式納入地方立法規劃(調研類),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構築了一道堅實的法制屏障……
傳承岐黃醫術,呵護百姓健康。為推動中醫藥文化交流,達州市成立了中醫藥學會,下設4個專委會,搭建達州市中醫藥學術交流平臺。大力實施“名醫、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張大寧國醫大師學術傳承工作室”“胡昌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傳承工作室”相繼落戶達州。目前,全市已建立國家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15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專病)45個,全市現有中醫藥高級人才261人、省級名中醫22人、省級拔尖中青年中醫師11人,一代代中醫人薪火相傳,傳承創新、厚德奉獻。
在偏遠的宣漢縣廠溪鎮梨子中心校,學校老師每週都要帶領孩子們到大山裏尋找中醫藥寶藏;在渠縣聚元藥業公司“百草園”,一年一度的“牡丹節”成為當地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在通川區中醫院文化走廊,“仁、和、精、誠”4個字詮釋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機關,依託“中醫藥文化角”、編印《本草巴渠》畫冊、發佈抖音專題片的“形”,紮實樹立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魂”……
達州用一道道特殊的中醫藥方,讓文化浸潤心靈,在思想和靈魂中“固本培元”。全市中醫藥系統積極組織開展“中醫惠民護健康,我為群眾辦實事”義診活動,組織開展各類宣傳宣講200余場次,受益群眾數十萬人。通過小區燈箱廣告、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知識;通過中醫藥文化“進課堂、進社區、進院壩”活動,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
傳承創新始終堅持固守精華
傳承,是中醫藥文化的根基;創新,是中醫藥文化的靈魂。達州在推進中醫藥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固守精華,站位更高,視野更遠。
2022年11月18日,《達州市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開放發展引領地實施方案》出臺,在加大巴渠中醫藥文化保護傳承和傳播推廣力度的同時,提出“區域引領作用明顯增強,中醫藥文化開放合作進一步擴大”的目標,為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定下新的基調。
爾後不足半月,《達州市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認定評分細則》印發,通過初審和現場考核,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等5家單位被命名為“達州市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成為達州中醫藥工作2023年的頭份賀禮。
這份喜悅,不是悄無聲息,而是達州中醫藥文化厚積薄發的一次驚艷綻放,是傳承與創新煎制出的一縷縷藥香。比如,還有——
2022年,首屆“巴渠本草”中醫藥文化創意作品大賽成功舉辦,數百件作品熠熠生輝;2022年,達州市首屆“中醫藥文化宣傳周”圓滿收官,“五個一”活動精彩紛呈;2022年,“本草傳經·半月論談”活動有聲有色,機關文化建設創新出彩;2022年,通川區青寧雲門天寨榮膺“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再添一處承載中醫藥文化的心靈憩息之地。
道道氤氳的藥香,在巴渠大地升騰。沐浴著新時代的光芒,中醫文化在這裡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達州市中醫藥管理局 王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