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上陣科技下田 儀隴全力打好小春生産“主動仗”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14 08:10:03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勇旗合作社的農機在地裏作業
11月9日,儀隴縣復興鎮大紅壩農村社區,勇旗專業合作社的兩台大型拖拉機正在地裏作業,一次性完成除茬、淺耕、開溝等多項工作。
小春生産是來年農業生産的重要開端,是奪取夏季糧油豐收的關鍵。儀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搶抓農時節令,全力抓好小春生産,高標準、高品質完成秋冬種植任務,確保來年豐産豐收。
機械化生産 紮緊“糧袋子”
儀隴縣勇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勇旗介紹,合作社于2021年與大紅壩農村社區達成合作,為該社區整治土地600余畝。整治完成後,當地百姓願種則種,其餘土地由合作社進行管理。合作社還免費為百姓提供機械耕收服務。
據介紹,鄭勇旗于2009年起在該縣種植蔬菜、水稻、油菜、小麥等作物,今年計劃種植油菜近3000畝、小麥1000余畝,另外還預留了300畝種植時令蔬菜。合作社已購置大小農機100余臺,修路去雜、機耕機播、機防機收、烘乾等農業生産環節均採用機械化作業。“相比人工種植,成本低,效率更高。”鄭勇旗如是説。
據悉,儀隴縣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1000余家。各合作社農機數量不一、型號不一,資源較為分散。為整合農機資源,該縣今年成立了儀隴縣豐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由縣屬國企四川德懋農業發展公司運營,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通過資源整合,農機按需調配,讓大業主、種糧大戶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産,降低生産成本。預計今年小春生産機械化率達80%以上。”聯合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聯合社還鼓勵大業主對農戶進行幫助,在耕種、收穫環節為其提供免費服務,進一步提升全縣農業機械化水準。
農技服務 端牢“油瓶子”
“大家栽油菜苗的時候,要注意栽種的密度,肥料要用泥巴蓋起來,油菜苗要避免直接接觸肥料,泥巴不要壓太緊……”眼下正是油菜移栽的有利時節,在新政鎮安溪潮村,當地村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加緊油菜移栽工作。
“當前正是油菜最佳栽種期。栽種時,一定要抓好油菜育苗移栽和直播關鍵技術,根據田間濕害情況,開好背溝、邊溝和廂溝,才有利於油菜根系生長和春季排洪,保持根系活力。還要抓好‘病、蟲、草、鼠、濕’五害防治。”儀隴縣農業技術推廣和植物保護中心副主任羅森介紹,為提高油菜種植的效率和品質,入秋以來,該縣農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傳授技術,力促油菜增産增收,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當前,全縣油菜種植正有序推進,計劃種植面積35萬餘畝。“明年3月油菜花開,5月油菜收穫。”看著剛剛種完的油菜地,羅森對明年油菜豐産信心滿滿。
“我們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根據不同地塊精準施策,指導群眾種植,提高播種品質,確保一播全苗。”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強化技術服務,加強對小麥、油菜、蔬菜等作物越冬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確保來年穩産增收。
規模種植 拎穩“菜籃子”
11月10日,在二道鎮童子橋村,石缸農業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雨楓正在田間查看萵筍長勢。
“今年種植了50余畝萵筍,這一批是9月底種植的,再過幾天就可以收穫了。”徐雨楓介紹,萵筍生長週期在75天左右,一茬萵筍收穫後,新的萵筍苗立即補上,這樣可以保證到明年3月左右可持續上市新鮮蔬菜。
據介紹,石缸農業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分季節露地種植甘藍、萵筍、黃瓜等蔬菜,每年産值在500萬元左右。合作社採用溫室育苗,保障青苗培育品質與速度;人工移栽,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務工增收的機會。
童子橋村現有兩家合作社,每年可向村集體支付6000元管理費用,還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近務工機會,實現了合作社、村集體、村民三方受益。
在金城鎮蔡廟村的商品蔬菜基地,建有近100個蔬菜大棚,種植時令蔬菜500余畝。村上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種植品種。菜農每天下午5時左右開始採摘,第二天一早,蔬菜就被擺上超市、農貿市場的貨架。
“我們堅持‘黨支部+農戶’的發展模式。黨員帶頭髮展蔬菜産業,吸引群眾參與。”蔡廟村黨支部書記何小平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蔡廟村的蔬菜不愁銷路。
“由鎮、村(兩級)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縣農業農村局提供技術指導及資訊服務,讓群眾的‘菜籃子’豐富起來,讓菜農的‘錢袋子’鼓起來。”儀隴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已完成蔬菜種植7.4萬餘畝。(張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