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陵:“嘉臨”情誼深 共譜“協奏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13 07:27:13 編輯:楊仁昌 點擊:

位於大通鎮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正在建設當中
這是一段跨越山河的深厚情誼。嘉陵江畔,以江為名的嘉陵區和素有“海山仙子國”之稱的浙江臨海市雖相隔千里卻心意相通。2021年4月,隨著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的推進,嘉陵區與臨海市結對協作,兩地幹部群眾跨越千里之遙,共同書寫著東西部協作的時代答卷。
産業協作 成果突出
6月8日,在位於嘉陵區大通鎮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幾幢兩色相間的高大建築矗立在公路旁,工人們正在各自施工點位有序作業。
“每天平均有近50名工人施工,建築主體結構基本完工,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左右,預計今年8月全面竣工。”施工方南充市嘉陵興瑞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羅丹説。
據悉,嘉陵區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大通鎮)是東西部協作項目中,單體最大的跨年産業項目,總投資近5000萬元,其中,東西部協作資金為2720萬元。
該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2萬餘平方米,新建冷鏈運儲中心10937平方米,對果品日清洗、日分選能力300噸;新建農産品初加工中心4060平方米,安裝智慧溫控烘乾設備,每日烘乾能力200噸;新建農業科技服務中心1569平方米,開展農産品電商大數據標準化建設,有效整合該區農業資源;新建農機服務中心920平方米,主要放置旋耕、播種、施肥、植保、收割和無人機等專業化農機設備,預計新增年作業面積1.85萬畝。
“項目運營後,可通過收取冷鏈烘乾費用、開展農機作業服務、農資銷售等方式,每年實現經濟效益200萬元以上。”據南充市嘉陵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項目部部長張遠航介紹,該項目能夠有效解決鮮活農産品運儲、加工難題,有效補齊嘉陵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短板。
此外,該項目對鄉村振興具有推動作用,農戶可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方式實現增收。據嘉陵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堅持就地就近用工,提供固定就業崗位30個,將定期對周邊群眾開展農業技術培訓。
嘉臨兩地堅持把強化産業合作作為推進協作的關鍵舉措,聚焦汽車汽配、化工輕紡等支柱産業,推動浙川東西部産業園竣工投用,主動承接東部産業轉移,促成實維儀器、超億消防等8家企業落戶嘉陵。
據了解,2023年,嘉臨兩地將重點圍繞汽車汽配、油氣化工、食品飲料、絲紡服裝、電子資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産業深化合作,借助嘉陵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浙川東西部協作産業園等平臺,持續深化汽車汽配、科研孵化等領域互利合作,引導東部高精尖特企業投資嘉陵,引進落實一批重大産業項目,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此外,圍繞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嘉陵區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嘉陵區凍幹生産線等協作項目,加快補齊農業産業鏈短板。
消費幫扶 助力增收
消費幫扶是東西部協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書寫兩地攜手共進的一篇大文章。自嘉陵區與臨海市正式建立結對關係,開展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以來,在兩地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臨海市與嘉陵區的消費幫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2022年,臨海方面幫助嘉陵銷售的農特産品金額達1.4億元,2023年,消費幫扶工作在既有基礎上乘風破浪,翻開嶄新篇章。
嘉陵區自然生態良好,農業基礎厚實,地方特産豐富,被譽為“中國桑茶之鄉”“中國蠶絲被之鄉”,臨海市位於東部沿海地區,消費市場大、優勢強,對優質農特産品有著旺盛的需求,如何實現優勢共用、互補共贏,讓嘉陵優質農特産品“走進”臨海百姓家,是兩地在東西部協作工作中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近日,臨海市消費幫扶工作組一行到嘉陵區對接2023年消費幫扶工作。期間,該工作組先後到銀海絲綢、順成紡織、尚好桑茶、綠盛農業等企業考察,與各企業就工會消費幫扶禮包産品選採購進行交流。
去年8月,臨海市商務局、臨海市總工會與南充銀海絲綢有限公司簽約採購蠶絲被1.5萬床,價值750萬元。今年,雙方再次“牽手”,該工作組在考察時,就選品、供貨等事宜與銀海絲綢進行了初步對接。
據了解,按照浙江省東西部協作相關規定,各級工會組織在發放職工節日慰問品時,每人發放價值500元的對口協作地區的特色産品。結對以來,臨海方面集中採購工會消費幫扶禮包2500余萬元。
“消費禮包”只是臨海市和嘉陵區共同推動消費協作工作走深走實的一個縮影。為把消費幫扶打造成為東西部協作“金名片”,兩地依託嘉陵特色資源,借助浙江市場優勢,多措並舉打出消費幫扶“組合拳”,全力推進“嘉物入臨”,採取了組建“産銷聯盟”、精選“消費禮包”、實施“雙線運作”三招,打通西部農特産品銷售渠道,開啟東西部消費協作直通車。此外,在浙江省級高品質步行街——臨海紫陽古街設立臨海嘉陵東西部協作消費專館,開展直銷活動,聯合阿里巴巴開展直播帶貨。
2021年以來,臨海方面幫助嘉陵銷售農特産品金額近3億元,尚好桑茶、銀海絲綢等“嘉陵造”産品在臨海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下一步,兩地將持續深化消費協作,推動更多嘉陵農特産品走出四川,走向浙江。
人才交流 持續深化
2022年9月,乘著東西部人才協作的“東風”,嘉陵區大通小學教師陳秋宇踏上了奔赴臨海市的交流之路。“我在哲商小學挂職任教,教數學。”擁有近15年教齡的陳秋宇第一次參加嘉臨人才交流項目,“我發現臨海的老師更多地採用鼓勵式教學,通過各種獎勵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這裡,我學到了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嘉陵區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推動兩地學校、教師之間加強交流互動,實現兩地教育優勢互補、合作共贏。2022-2023學年,嘉陵區選派4名教師到臨海市的學校挂職任教,臨海市選派3名教師到嘉陵區的學校支教。2023年以來,臨海市支教教師在嘉陵區開展專題培訓2次,培訓嘉陵區新入職教師、學校管理幹部以及小學語文、數學教師共計263人。“迄今為止,兩地結對共建學校10對,結對共建學校之間通過實地互訪、‘網際網路+教育’、建立同學科教師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合作與共用。”嘉陵區教育科技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嘉臨兩地堅持把人才交流作為深化東西部協作、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按需選派、對口安排”的原則,2022年互派黨政幹部4名、專業技術人才36名,互學互鑒教育醫療、鄉村建設等方面先進經驗;採取兩地培訓等方式,培訓鄉村振興幹部2期3953人次、專業技術人才9期1662人次。創新協作活動,開展“青春向南充”第二屆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打造賽事15個空間點位和4個文創點位。
此外,兩地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東西部協作,開展各種形式的幫扶活動,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
2023年,兩地將在前期幹部人才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教育、衛生、規劃、建設、旅遊、金融等領域,完善幹部人才交流機制,進一步加大挂職互派、考察鍛鍊、培訓培養力度,不斷促進兩地幹部人才交流互動。(趙煜 呂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