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劍閣縣武連鎮棗埡村寨子梁,滿山遍野綠油油地,獼猴桃樹枝上挂滿了“小果果”,成為林果産業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當地村民們説,開花季節,這裡漫山遍野的花兒競相綻放,成了一片花海,不少遊客到此觀花,讓“荒山”變“果山”,“一帶四園”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武連鎮棗埡村“一帶四園”的産業發展模式已建立,目前寨子梁産業帶已建立核桃産業園1500余畝、澳柑産業園200余畝、油桐産業園200余畝和獼猴桃産業園200余畝,採取“業主+農戶入股”模式運作,解決了村民就近就業80余人,有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裏,帶頭髮家致富,當起了新型“上班族”,讓鄉村振興煥發生機與活力。
“荒山”變“果山”,“一帶四園”多元産業促增收
有一棵百年的黃楝樹,豎有鄉村振興的招牌,這裡就是棗埡村村口。當地村民説,見到這棵黃楝樹,就説明到了村子了。一提起鄉村振興,當地村民豎起了大拇指!“這幾年來,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修通了道路,各種果園也相繼建立起來了,我們坐在家裏,就可以享受‘分紅’。”當地村民楊阿姨高興地説。
説話間,沿著楊阿姨的手指,極目遠眺,就是成片成片的核桃、澳柑、油桐和獼猴桃産業園區,金黃色桐樹葉連成一片,十分壯觀。“油桐又名油葡萄,出油率高,它與油茶、核桃、烏桕並稱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桐油還可用於醫治燙傷、燒傷,也可以用於工業。”當地村民李先生説,讓油桐樹變成更多群眾的“搖錢樹”。獼猴桃産業園裏,一簇簇獼猴果挂滿枝頭,隨風搖曳,業主張興龍就是棗埡村返鄉農民工。據介紹,2022年1月,該産業園區還專門建立了獼猴桃、澳柑滴灌技術網路,田間建立了輸配水管網。“現在家鄉變化很大,我也願意回到家鄉創業。”張興龍説,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與村民們一起,闖出一條屬於本村的致富路,讓村民的“錢袋子”更加鼓起來。
澳柑産業園裏,綠油油一片。據介紹,這是當地引進的澳柑良種,一個晚熟雜交柑桔品種,到挂果時,果園大地“黃燈”挂滿枝頭,碩果纍纍,多彩多姿。“這200余畝的澳柑,一點不愁銷售。”當地村民們説,過去這裡是一片片荒山荒地,如今一個個荒山荒坡被裝點成了一幅幅“綠色畫卷”。“果果”成熟時,專門有人到這裡“點樹”買水果,只要被看中的澳柑樹,整棵樹的“果果”全部會被買走,為助推種果致富振興鄉村經濟貢獻了力量。
修一條致富路,解決沿線近4000人出行難題
“有了這條‘致富路’,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走訪中,當地村民説,過去這條路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泥濘不堪,村民賣農副産品和運輸農資就成了大問題。“別小看這條水泥路,全村人都受益,我們對未來的生活更加有盼頭。”村民帖勇感激地説,2021年,當地以工代賑示範項目硬化産業帶道路6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進一步完善了寨子梁産業帶的基礎設施,構建了棗埡村産業園區交通大環線。同時,解決了公路沿線棗埡村、武五村、興隆村近4000人出行難、生産生活物資運輸難的問題。
現場觀察到,這條水泥路平均寬度3.5米,厚度為18釐米,貫穿在“一帶四園”特色産業園區中。“這條路修得很好,我們出門太方便了。”村民楊先生説,路好了,晚飯後,大家三五成群,每天都要到這裡散步,看著家鄉發生的變化,心裏特別的高興。
讓鄉村提“值”,為棗埡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據了解,武連鎮棗埡村位於劍閣縣武連鎮西部,距場鎮9.3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6戶1182人,其中已脫貧戶80戶182人。幅員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49畝,硬化道路里程數28.1公里,整治山坪塘80余口,現為鄉村振興重點村。
“寨子梁林果産業園建成後,採取‘業主+農戶入股’的模式運作,獼猴桃産業園業主張興龍為本村返鄉農民工”。武連鎮棗埡村文書帖濤説,目前,該園區內核桃、澳柑、油桐和獼猴桃均已挂果,預計産值120余萬元。棗埡村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與業主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解決本村常年務工人數80余人,其中已脫貧人口30余人,勞務收入30萬元,每人平均增收3750元。園區産生效益後,業主將部分收益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997元,利益聯結機制初見成效。
下一步,武連鎮棗埡村將充分利用鄉村振興重點村契機和綿廣復線交通紅利,進一步發展壯大産業和集體經濟。在原有産業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特色産業園區規模,並將建設一個5000余頭肉牛養殖園區,吸引業主前來投資。真正讓荒山荒地變成金山銀山,讓綠色生態成為發展最美底色,凝聚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蘇東華)